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4 毫秒
1.
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前景广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后,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来,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步伐明显加快,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全面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进程,推动了对外开放的持续健康发展。实施“走出去”战略成果显著据统计,截至2002年底,我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非金融类)净额299.2亿美元,境外企业资产总额1171亿美元。其中,2002年对外直接投资净额27亿美元,约占当年世界跨国直接投资总流量的0.4%。截至2002年底,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累计完成营业额827亿美元,合同额1148亿美元;对外劳务合作累计完成营业额238亿美元,合同…  相似文献   

2.
"走出去"战略:完善政策加快实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正日益深化和加强,“走出去”战略恰恰顺应了这一大趋势,它将进一步推动我国对外开放持续健康发展。从微观层面讲,“走出去”战略亦可称为国际化经营战略,实施主体是各类企业。但从宏观层面讲,“走出去”不仅是企业战略,更是国家战略,中国通过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更大程度地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市场竞争。“走出去”战略主要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对外直接投资,或称为境外投资。第二个层次是国际工程承包与合作,包括对外工程承包和对外劳务合作。实施“走出去”战略就是鼓励和支持有比…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届二中全会上提出要有领导、有步骤地组织和支持一批有实力有优势的国有企业“走出去”。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 ,实施“走出去”战略 ,努力在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方面有新的突破。我省也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 ,对我省在“十五”期间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和我省经济实力的增长 ,大力发展对外直接投资 ,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 ,是新世纪初期我省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走出去”是我省企业适应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的客观要求。当前在世界经济日趋全球化的同时 ,…  相似文献   

4.
实施"走出去"战略成效显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我国的对外开放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发展对外贸易、有效利用外商投资、积极开展国际经济合作等措施大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日益提高,使我国具备了一定的国际竞争实力。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是世纪之交党中央总揽全局,根据国内外发展新形势做出的重大决策。朱基总理在九届人大三次、四次和今年召开的九届人大五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指出:应该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各类所有制企业,到国外特别是周边国家投资办厂和承包工程,带动国内技术、设备、材料和…  相似文献   

5.
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设想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即发展跨国直接投资战略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战略举措,有利于合理配置资源,优化产业结构,突破贸易保护壁垒,提高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本文阐述了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现状,从投资主体,经营方式,投资的部门、区位及技术方面系统地提出了战略设想.  相似文献   

6.
石油产业安全是政治和军事安全的基础,最近,中东局势紧张以及委内瑞拉罢工造成国际油价短期性动荡,使得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并引发了与石油相关产品的价格上扬,已给我国交通运输、冶金、渔业、轻工、制造业等相关产业带来了程度不同的影响,给经济的发展带来隐忧.我国对于能源安全已极为敏感,这要求我们对石油安全战略给予更多的关注,用全新的视角审视我国的经济和政治安全.  相似文献   

7.
当前,企业发展面临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企业"走出去"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必然趋势和迎接全球化挑战的重要选择。本文综述企业实施海外扩张,进行跨国投资和经营的模式,提出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对策和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曾慧萍 《发展研究》2002,(12):27-28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党中央在世纪之交作出了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对外开放重大决策.二十年来,福建在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以及对外投资上已有了初步的发展,但从整体上看,"走出去"的步伐落后于"引进来".只有"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更广泛地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在更高的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在更广阔的空间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才能争创福建对外开放的新优势,实现外向型经济新格局.  相似文献   

9.
杨沐 《经济问题探索》2006,(12):145-147
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国境线长达4060公里。“走出去”加强与周边、东南亚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无论是对于促进本省经济的发展、推进云南与全国同步建设小康社会,还是促进与合作对象的共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大湄公河次区域开发合作、南向互  相似文献   

10.
全面推动"走出去"战略加速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取得新进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业务的促进、服务、保障、监管体系日趋完善,境外投资进一步便利化。全年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业务均创历史佳绩,“走出去”各项业务快速增长。对外直接投资:建规立制促进发展2004年,是我国大力推进对外投资便利化,并取得重要进展的一年。商务部根据《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在2003年行政审批改革试点的基础上,商务部出台了《关于境外投资开办企业核准事项的规定》,并与国务院港澳办联合制定了《关于内地企业赴香港…  相似文献   

11.
2000年8月14日至1 7日,由中国经济史学会、华中师范大学联合主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与湖北大学协办的中国经济史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经济组织与市场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湖北武当山隆重举行.来自海内外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提交论文70余篇.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世界贸易组织建立和运作以来,区域贸易安排迅猛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下,中国积极参与和推进区域贸易安排是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新途径.应进一步加强区域贸易安排的研究,建立国家区域贸易安排运作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区域贸易安排计划,以提升中国经济的竞争力,迎接世界区域贸易安排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3.
和谐社会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的公平与效率、选择与激励、资源配置的社会价值总量最大化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平衡与协调等问题体现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从经济学的角度上来讲,构建和谐社会就要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基础上的社会价值生产总量最大化的同时,实现社会整体福利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4.
15.
黄宁 《经济研究导刊》2008,(14):186-189
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相互依赖理论以及“支配-依附”理论,研究能力结构对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通过对中国地区能力结构的差异分析和东亚其他国家能力结构的评价,说明中国能与东亚不同能力结构的国家开展持续稳定的经济合作,并通过实证予以证实。中国能够对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发挥重要作用,中国的参与是东亚经济合作的“稳定器”。  相似文献   

16.
从合作博弈角度看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洁  宋英杰 《当代财经》2007,(2):96-101
文章通过建立不合作模型与合作模型进行比较,得出合作博弈是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理性选择的结论.并用合作博弈模型提出几个命题,分析得到区域经济合作进行合作博弈需要满足的充要条件.结合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具体情况,文章对该合作博弈的充要条件,即经济互补性、福利收益-损失、利益分配合理性一一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归纳出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进行合作博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地处亚洲的经济实力最强的中日韩三国的经济合作倍受世人瞩目,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是推动东亚区域合作的关键环节。本文主要就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提出自己的设想并对可能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第九届年会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霖 《财经研究》2001,27(1):58-63
本文介绍了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第九届年会的中心议题及与会代表围绕中心议题所进行的学术探讨,同时还就与会代表提交大会的一些重要论文作了摘要性介绍。  相似文献   

19.
作为现代化工业设计不可或缺的平台,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辅助制造(CAM)软件是支撑工业发展的最重要的技术之一。长期以来,中国三维CAD/CAM软件市场主要被欧美软件所垄断。山东华天软件公司通过国际合作成功开发出我国第一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维CAD/CAM系统SINOVATION,一方面使国内企业的软件使用和维护成本大幅降低,另一方面也使制造业产品的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对该项国际合作项目进行了详尽介绍,希望该项目在技术和人才方面的合作经验能对国内其他企业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20.
15世纪末至 1 7世纪中叶 ,中英两国都处于中古向近代社会转型的重要变革时期。在这一时期 ,随着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到来 ,海外贸易势力的消长对社会转型的影响至关重要。中英两国虽然共同面临着发展海外贸易的历史性机遇 ,但是中国日益退缩而英国后来居上 ,从而深刻影响了两国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 ,其中的重要原因在于两国海外贸易商人主体权利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