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7月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明细,最高27%最差-39%:7月,银行理财产品的表现仍然平淡无奇。低收益的理财产品继续占据了半壁江山,但令人触目惊心的是,负收益产品范围日益扩大。市道不济无碍发行规模。从7月份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来看,  相似文献   

2.
银行理财产品的法律性质不能一概笼统而论,应当针对银行与客户之间风险和收益分配原则的不同进行具体分析。银行理财产品中,理财顾问服务属于咨询服务合同法律关系;保证收益和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属于附条件的借款合同法律关系;而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则属于信托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3.
白利倩 《理财》2014,(2):62-63
在实际运作中,其实大量的理财产品银行的实际收益都要高于预期,但银行不会轻易地告诉客户,因为这部分收益多数情况下是隐身存在的。这些隐身的收益通常来讲就是银行从每一款理财产品中收取的一定比例的手续费。  相似文献   

4.
客户遭遇“零收益”之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柏 《金融博览》2008,(3):18-19
从2007年年底开始,各家银行陆续公布了2007年推出的各款理财产品收益,多家银行的挂钩型理财产品收益率为零。近两年发售火暴、势头强劲的银行理财产品,开始面临一场“信任危机”。一向被认为风险较低的保本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为何频现零收益?银行该如何面对?客户应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5.
张先生属于保守型的投资者,这几年他的资金几乎都是以存银行为主,前年的时候,他看到银行发行的外币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比银行储蓄高出很多,于是便把到期的外币买成了理财产品。但后来由于汇率的变化等原因,银行的理财理财产品并没有实现“预期收益“,实际拿到的收益几乎为零。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从此之后他再也不敢购买银行的理财产品了。  相似文献   

6.
《中国投资管理》2009,(3):32-32
一.不要对理财产品的收益预期过高。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只是一个估计值,不是最终收益率。银行产品推销员的口头宣传不代表合同内容,合同才是对理财产品最规范的约定。投资者购买银行理财产品需要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不要对理财产品的收益预期过高,切莫陷入“预期收益”误区。  相似文献   

7.
吴辉 《投资与理财》2013,(23):56-56
临近年末,银行资金紧张状况难以缓解,银行揽储压力依然较大,高收益理财产品仍是银行的揽储利器。因此,银率网分析师建议,有闲置资金的投资者可重点关注城商行、股份制银行的高收益理财产品,5%至5.5%的高收益理财产品应较为容易购买到。  相似文献   

8.
月度新闻     
银行Bank银行理财产品9成实现预期收益据普益财富最新统计显示,5月份有461款银行理财产品到期,到期年收益率在5%以上的理财产品近140款,市场占比为29%;91.45%实现了预期收益,这  相似文献   

9.
“冲时点”银行理财产品隐退江湖了,随着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季末冲高的现象的弱化,短期理财产品的发行也越来越少,银行为保存款,从而拉长了理财产品的期限,开始主推收益高的中长期理财产品,致使银行理财产品出现了收益率普涨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2004年是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开元之年,当年12家商业银行共发售银行理财产品123款。时至2010年,就有约90家商业银行共发售10000余款银行理财产品,发展速度可谓“超常规”。然而,银行理财产品的零收益、负收益和高额负债等现象,却似乎在暗示着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和投资者之间正经历着“七年之痒”。  相似文献   

11.
《中国投资管理》2011,(6):36-36
细节一:认清产品类型 目前银行理财产品分类方法不同,种类也很多。银行理财产品往往分为保证收益型和非保证收益型。此外也分为固定收益型和浮动收益型。投资者在选择银行理财产品时,应首先再清楚产品类型、风险多大、什么样的情况会导致亏损,同时再结合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等因素,选择适合的理财产品。  相似文献   

12.
张先生属于保守型的投资者,这几年他的资金几乎都是以存银行为主,前年的时候,他看到银行发行的外币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比银行储蓄高出很多,于是便把到期的外币买成了理财产品.但后来由于汇率的变化等原因,银行的理财理财产品并没有实现"预期收益",实际拿到的收益几乎为零.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从此之后他再也不敢购买银行的理财产品了.  相似文献   

13.
《投资与理财》2014,(4):35-35
与春节前相比,节后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回落较小,各家银行近期新发的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率仍保持在5%-6%。在业内人士看来,超过6%的收益,在2014年可能成为银行理财产品的常态。  相似文献   

14.
银行理财产品购买说明书越来越完善,但对产品在运作中的收益及到期收益情况却是少披露甚至不披露,却成了投资理财者心中永远的硬伤。尽管银监会理财产品"8号文"重点指出要银行披露部分类型产品的详细情况,但多数商业银行仍我行我素。笔者注意到,仍有不少银行理财产品到期收益无处可查。  相似文献   

15.
理财     
《财会学习》2013,(7):38-39
银行理财产吕选购细节最近,频繁收到银行理财产品推销信息,在股市不景气的情况下,有想法将部分投资转移到银行理财产品。但是,怎么在这么多银行理财产品中选择合适的理财产品?(吉林省张斌)专家:银行理财业务从存贷款业务脱胎而来,安全稳健是其主流产品的主要特征。在股市跌跌不休、基市萎靡不振、金市前景难料的环境下,银行理财产品不失为一个不错的投资选择。银行理财产品的设计初衷是风险收益水平界定于定期存款与股票之间的多样化投融资工具,即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比股票低,收益比同期限同币种的定期存款高。银行理财产品本质上是金融投资产品,并不是储蓄存款。是投资就必然有风险,理  相似文献   

16.
王大贤 《金融博览》2010,(16):35-38
当下,很多人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印象是:低风险,收益率高于定期存款。这种印象总的来说没有错,但银行理财产品绝不是俯首可摘的牡丹,也可能是长满了尖刺的玫瑰。这几年发生的银行理财产品“零收益门”、“负收益门”就是最好的警示。那如何善用门道购买理财产品呢?  相似文献   

17.
《中国金融家》2011,(8):158-159
201l年作为“十二五”开局年,上.半年金融局势跌宕起伏。 关键词:加息,银行理财产品井喷2011年不断的加启、,实实在在的让银行火了一把,银行理财产品大放异彩,不论是发行量还是收益率都突飞猛进。中国建设银行的理财专家告诉记者,银行理财产品的设计以稳健为主,投资工具的风险较低,所以银行理财产品零收益、负收益的比例很低。  相似文献   

18.
银行理财产品是银行发展中间业务和稳定客户的主要渠道,因此,2007年的银行理财产品将会以更高的收益,更为创新的设计来吸引客户.需要提醒投资者的是,银行理财产品在提升收益水平的同时,风险也在逐步增大.  相似文献   

19.
俗语说,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银行的理财产品同样也有风险,在股市大幅动荡的大环境下,一些银行的理财产品不仅不能实现预期收益,甚至零收益或亏损,投资者在选择银行理财产品时,往往会听信银行促销人员的一面之词,而对产品不甚了解.  相似文献   

20.
《现代金融》2012,(12):55-55
首先,正确理解“预期收益”。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只是一个估计值,不是最终收益率。在当前弱市环境下,投资者购买银行理财产品需要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不要对理财产品的收益预期过高,切莫陷入“预期收益”误区。其次,关注产品期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