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商业银行客户经理全面营销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制度创新,客户经理制已被西方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成功实施,并成为西方商业银行竞争优质客户、营销银行产品、增加盈利的全新的管理体制。商业银行的客户经理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负责对外联系、为客户提供一体化金融服务的业务营销人员。实行客户经理制是我国商业银行市场化经营的必然要求,是进一步转变经营观念、探索与国际市场按轨、  相似文献   

2.
浅议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营销渠道的创新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营销渠道的效率是决定一家银行竞争能力的一个主要因素,商业银行营销渠道的建设和管理成为赢得市场和客户的关键.本文阐述了我国商业银行营销渠道建设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创新商业银行营销渠道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银行经营理念创新和营销策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商业银行营销活动经历了从无到有、营销方式由简到繁的发展过程.借鉴发达国家银行经营的经验,我国商业银行应按现代市场发展的客观要求,转变经营理念,由产品为中心转向以客户为中心,实施持续关系营销法.  相似文献   

4.
大力提升竞争力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生存与发展的关键,而只有引入客户导向的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理念,建立以客户为导向并贴近市场的营销战略,才能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本文就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营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银行建立市场营销发展战略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5.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市场进入壁垒的减少和金融对外开放的扩大,银行业传统的竞争格局被进一步打破,市场竞争力度日益加剧。适应这种变化,市场营销作为银行经营管理的一种全新理论和方法,在我国商业银行中受到了普遍的推崇和积极的应用。但从其运用的现状来看,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还停留在产品营销、关系营销的层次上,还存在着一些认识和操作上的误区。因此,树立品牌营销理念,完善品牌营销战略,对于增强商业银行品牌的市场认知度,提升市场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客户经理制在我国商业银行实施已有几年时间,目前实施客户经理经营体制为银行的营销市场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但随着商业银行改革进程的完善,许多问题逐渐在商业银行营销工作中显现出来。因此,要充分发挥客户经理在银行业营销方面的工作能力,就必须对我国现有的客户经理体制进行更配套的改革,使商业银行营销向综合性服务、复合型营销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周红军 《云南金融》2012,(1X):114-114
客户经理制在我国商业银行实施已有几年时间,目前实施客户经理经营体制为银行的营销市场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但随着商业银行改革进程的完善,许多问题逐渐在商业银行营销工作中显现出来。因此,要充分发挥客户经理在银行业营销方面的工作能力,就必须对我国现有的客户经理体制进行更配套的改革,使商业银行营销向综合性服务、复合型营销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营销是买方市场的产物,是企业经营活动的终结点。伴随现代银行业的发展,银行营销的内涵与外延不断丰富与完善,逐渐成为银行应对内外部环境变化,持续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我国金融业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营销应该也必然成为银行价值链上作用更为突出的一环。然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营销管理现状与世界先进银行以及现实与未来竞争的需要还有相当差距。从战略的高度系统地开展营销管理与创新,是建成国际先进商业银行目标的重要措施,是必须尽快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9.
随着WTO过渡期的结束,境外商业银行不断在我国设立分支机构,商业银行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国有商业银行由于营销策略和管理手段相对落后,在与外资商业银行竞争中处于劣势,且差距在不断扩大.为了扭转这种不利的局面,提高国有银行的市场竞争力,国有商业银行有必要从根本上转变营销策略,由以银行为中心的营销策略向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市场营销策略转变.  相似文献   

10.
随着WTO过渡期的结束,境外商业银行不断在我国设立分支机构,商业银行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国有商业银行由于营销策略和管理手段相对落后,在与外资商业银行竞争中处于劣势,且差距在不断扩大。为了扭转这种不利的局面,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国有商业银行有必要从根本上转变营销策略,由以银行为中心的营销策略向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市场营销策略转变。  相似文献   

11.
在既有的 2 0多年改革中 ,中国银行业走过了一条从单一的国有金融产权完全垄断到多种产权形式初具竞争的渐进道路 ,其结构变迁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由于改革的路径依赖以及政府对银行业的严格管制 ,当前国有银行仍占垄断地位 ,非国有银行的竞争力明显不足 ,整个银行体系的经营绩效连年下滑。加入WTO意味着中国银行业将进入全面开放时期 ,不仅对外资银行而且对民营银行的进入壁垒将会逐步拆除。体制内外产权改革的并进将使未来中国银行业的结构走向多元化、多层次的竞争局面。  相似文献   

12.
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监管有效性及其前提条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资本充足问题一直是各国商业银行外部监管和内部控制共同关心的问题.<巴塞尔协议>出台以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激励缺乏,而外部监管又流于形式,资本充足率持续下降.本文从国有悖论、监管宽容和实证推算三个方面重点对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监管的有效性进行分析,认为当前对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监管是无效或低效的.但在我国已经加入WTO的宏观背景下,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资本充足监管又是必要和必须的,而前提是对不良贷款进行二次剥离和彻底改制,以建立起现代商业银行制度,从而为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有效监管奠定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13.
国有商业银行上市与信息披露机制完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中国加入WTO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积极准备股改上市的背景下,建立和完善适应资本市场要求的信息披露机制意义重大.对照国际银行业的通行标准和资本市场的监管要求,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机制仍存在较大的完善空间.本文在归纳巴塞尔委员会和国内相关监管部门对上市银行信息披露要求的基础上,指出国有商业银行应尽快完善对风险管理定量信息、非财务信息、公司治理信息和表外业务信息的披露,充实会计报表附注的披露要素,并妥善处理信息披露与商业秘密保护的关系;通过完善信息披露机制,树立与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和市场地位相称的上市公司形象.  相似文献   

14.
我国商业银行营销战略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银行业WTO承诺期的临近结束,银行业对外开放程度和市场运作化程度将会越来越高,日益变化的竞争环境要求商业银行必须以顾客为导向,实施市场营销战略。本文通过对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实施营销状况的分析,总结出我国商业银行在商业化经营、市场化竞争的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深层次的原因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营销战略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王瑞华 《金融论坛》2006,11(12):10-15,49
本文从对国有商业银行向现代商业银行转型过程中员工的压力问题调查出发,分析了当前员工压力的特点,包括几乎所有的员工都有压力,压力与职务成正比,压力呈现不确定性,释放压力的渠道狭窄。然后,在借鉴香港及国外商业银行对员工压力管理的加压、减压措施和员工帮助方案(EAP)等做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转型期国有商业银行员工压力评估和管理架构,制订出《员工压力评估表》和《员工压力管理架构》。最后提出国有商业银行员工压力管理的具体途径:一是高度重视员工压力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减压和加压措施;二是采取专业手段,科学管理员工压力;三是提升自身调适能力,使员工能够主动适应压力。  相似文献   

16.
In light of a reformed and liberalized banking sector in China, this article sets out to examine the role of socio-demographic factors and customers’ banking experiences and priorities in customers’ selection of banks. As state-owned banks have long dominated the banking industry, the article also investigates the receptiveness of the Shanghai Chinese towards newer commercial banks, such as the joint-stock banks, and the penetration of foreign banks into China's banking industry. Comparing customers who use state-owned banks only and those who patronize joint-stock banks, it is found that education, income, age, occupation sector and location of hometown affects customers of state-owned banks only. Further, it is also found that state-owned banks remain dominant despite the opening up of the banking sector, and perception towards state-owned banks remains favourable.  相似文献   

17.
林谦 《金融论坛》2004,9(5):30-34
导入品牌战略管理、创新品牌营销手段、树立品牌核心价值和创建品牌企业文化,是国内银行业在入世后进行市场竞争的重要特征.作者回顾了深圳银行业品牌竞争从法人品牌竞争到产品品牌竞争再到客户品牌竞争阶段的发展进程;同时,分析了深圳银行业中国有商业银行、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三大竞争群体所实施的差异化竞争策略;进而从操作层面提出了将品牌策略纳入银行整体战略、建立专业的品牌管理部门、明确并全力维护品牌的核心价值、推行产品全面质量管理、建立协调的品牌体系和全面整合品牌的沟通和营销等六大品牌竞争策略.  相似文献   

18.
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现状及生产率变动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庞瑞芝 《金融论坛》2006,11(5):10-14
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和Malmquist指数对我国28家三类商业银行2000~2004年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以及全要素生产率变动进行了测算。结果发现,三类商业性银行的效率存在差异:国有商业银行的规模效率最低,并且呈规模报酬递减;股份制商业银行效率略高于国有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效率由相对最低转为相对最高。总体上看,银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呈上升趋势,技术效率呈下降趋势,规模效率无明显变化。本文的主要结论是:规模是影响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效率差异的主要因素,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受信息技术发展的推动以及宏观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对于国有商业银行来说,加入WTO后如何确定产品创新的战略目标和策略,发挥核心产品的优势为客户提供满足个性化需求的金融产品,从而赢得客户、扩大市场份额,是一项重大课题。本文从混业经营制度下的商业银行产品创新入手,分析了国内分业经营制度下,商业银行产品创新存在不能有效利用各要素市场,不能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无法适应市场竞争的不足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国有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目标路径和步骤;在混业经营制度下的产品创新战略定位选择;国有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策略,包括机制创新、队伍创新、平台创新和产品创新。  相似文献   

20.
国有商业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实证分析和政策建议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银行体系的脆弱性是事关一国金融发展和金融安全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体系脆弱性问题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Logit模型对影响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稳健性的宏、微观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得出以下结论:(1)宏观经济因素对国有商业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影响比微观因素显著;(2)宏微观因素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就如何有效控制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体系的脆弱性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包括:保持适度经济增长、加快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步伐、制定科学的货币政策和完善金融监管体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