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全世界高度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因生态环境导致的生态纠纷亟需生态法治,生态法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法治意识建设尤为重要。对大学生进行环境法治意识教育,提高大学生生态环境保护的法治意识,培养具有生态法治意识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本报告调查了海南省大学生生态环境法治意识现状,分析其存在的原因,并提出了提高大学生生态环境法治意识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针对河北省生态环境问题和环境教育现状,在对石家庄市的环境意识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就如何开展和加强环境教育、促进河北省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生态环境道德是指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于自然生态与利益关系的言行的规范 ,其核心是人类应该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相处 ,共同发展。生态环境道德教育是教育人们形成一种新的道德价值观 ,正确处理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实现人口、经济、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从人与自然的辨证关系中出发,使人的实践符合大自然的规律,把建设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文明和有利于人们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有机结合,围绕“以人为本”原则,坚持和谐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决策上转变战略思想,优化城市规划蓝图,用生态规律看待城市发展问题,处理好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等之间的关系,更要处理好建设与保护、建设与发展的关系,健全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法制体制,强化环境管理,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全民环境意识,构建和谐生态城市。  相似文献   

5.
生态意识是一种反映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新的价值观,是现代社会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急切地呼唤人们提高生态意识。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他们今天的生态意识状况在很大程度决定着未来的主流社会生态意识。因此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培养是历史赋予高等教育的神圣使命。本文就如何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意识教育提出了一定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海岛旅游者环境教育模式构建——以大连市海王九岛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岛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海岛地区生态环境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针对海岛旅游者进行环境教育势在必行.以大连市海王九岛为例,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统计分析目前海岛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环境态度、环境行为及环境教育需求,进而构建海岛旅游者环境教育模式。该教育模式以政府、海岛景区人员、导游员和海岛居民为教育实施者,在游前、游中、准游后、全游后分别对旅游者进行包括环境知识、环境意识、环境行为3个方面内容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在地理教学中加强生态环境意识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教学在生态环境意识教育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有丰富的生态教育内容。文章讨论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以及通过第二课堂实施对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8.
经济的不断发展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环保意识的增强,在生活中人们逐渐在重视生活环境问题。生活居住小区是人们休息生活的地方,所以生活中居住小区对城市生态环境有着重要作用,但人们对小区的园林绿化同样重视。本文将阐述小区园林绿化的意义并结合小区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给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9.
教育生态理论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和教育生态环境之间构成了密不可分的生态联系。从深层逻辑而言,研究创新创业教育的生态环境,不仅仅是解决已存在的创新创业教育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优化事理环境、探寻地理环境、融合人文环境以及稳定心理环境,构建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环境,生成和谐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从而突破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桎梏,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社会的发展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传统的教学目的外,大学英语教学应尽可能满足社会其他需求,以增加其教育附加值。因此,本文分析了当今社会生态形势、环境问题以及我国大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探讨了通过大学英语教学活动对我国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加强大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增加大学英语教学的附加值。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人类学在中国异军突起,以崭新的学科视野参与中国教育改革实践中逐步形成中国特点的学科意识,转变传统的教育研究范式和教育学科体系,推进中国教育学科转型,在创新中国教育模式的实践中发展新的教育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12.
面对我国日趋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环境税的开征逐渐被提上议事日程,同时,环境税的税权划分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环境税的开征不仅可以提高破坏环境的成本,减少破坏环境现象的发生,而且可以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加强环境的治理和保护工作。运用博弈分析法能够更好地进行环境税税权划分,做好环保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专科体育素质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根据专科生的特点进行素质体育教育。体育在素质教育中具有其他学科教学不可代替的作用,能促使学生智力、体制的增强,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和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4.
所谓环境道德就是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于生态环境利益关系的规范。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迫切的今天,有必要把传统的道德约束力延伸到自然环境的保护领域,促使人们建立起环境道德体系,以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观念。在环境道德保障体系建设中,企业的环境道德建设始终是环境道德体系建设的主体。消费者的环保素质高低,是企业等社会组织环保素质的基础。广大市民应当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树立一种努力改善和爱护环境的信念和责任心。所以我们应该加强环境道德教育,促进环境道德建设,在全社会树立全新的道德价值观念和合理的利益理念。  相似文献   

15.
生态农村建设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举措,论文从农村的生态环境、基础条件和农民意识等方面,探讨了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加快农村生态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了加强乡镇企业环境综合整治、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发展生态农业、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等措施。针对我国农村生态建设的现状和特点,探索出一种适合我国农村实际情况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科技应用为支点,以政府干预为手段,以制度创新为引向,以法制完善为保障,以意识提高为导向的生态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6.
生态农村建设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举措,论文从农村的生态环境、基础条件和农民意识等方面,探讨了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加快农村生态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了加强乡镇企业环境综合整治、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发展生态农业、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等措施。针对我国农村生态建设的现状和特点,探索出一种适合我国农村实际情况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科技应用为支点,以政府干预为手段,以制度创新为导向,以法制完善为保障,以意识提高为导向的生态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7.
提到伦理,我们首先会想到道德底线,即人类将善良、良心、正义、义务等一切正能量的元素体现出来,而生态伦理学就是将这些元素运用到处理与自然、生态关系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道德价值和道德意义,让生态伦理学无形中在唤醒人们的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中发挥出关键和重要的引领意义。用新时代教育理念铸魂育人是当前教育的最高境界,如何将生态伦理观体现在新时代的教育过程中,让人类在学生时代就树立用道德和伦理指导自己的行为意识和思想,主动保护自己的家园,积极改善身边的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又积极的意义,而且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8.
生态安全是城市旅游赖以发展的基础,城市旅游发展与生态安全互相影响。旅游管理者乱作为、旅游企业追逐暴利、居民和旅游者个人不当行为都会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必须加强教育和引导,增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科学发展生态旅游,加强生态安全保护;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切实保护旅游景区环境。  相似文献   

19.
一、当前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根源剖析 1.村民生态环保意识薄弱。 环境意识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是随着环境问题凸现而产生的一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如果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环境意识可以理解为人与自然环境关系所反映的社会思想、理论、情感、意志、知觉等观念形态的总和。  相似文献   

20.
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依赖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而资源与环境的持续发展又是以生态环境的保护为前提条件的。教育和引导公民树立以家园意识、和合观念为主 ,物我共生 ,永续发展的生态文化新理念 ,采取推行产业生态化建设 ,建立有助于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的经济核算制度 ,构建与完善与集约型增长方式相适应的加强环保的法律等对策 ,是生态环保的重要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