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限制开发区域中森林生态功能区的利益补偿机制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生态功能区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限制开发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大小兴安岭森林生态功能区、长白山森林生态功能区、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样性功能区、秦巴生物多样性功能区、藏东南高原  相似文献   

2.
国务院于2010年颁发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是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和生态功能定位角度,对我国国土空间布局作出战略调整,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大类。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将被限制、禁止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对这些地区来说,  相似文献   

3.
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区域利益是客观存在的,良好的区域利益协调机制有利于区域利益的协调和主体功能区建设的顺利推进。河北省主体功能区建设中面临着区域主体不成熟、地方政府理性的有限性、区域主体参与性不强和区际间区域利益关系尚未理顺等问题,需要着力构建一个包括协调目标、协调内容、协调主体、协调程序、协调手段及实现途径等在内的完善的区域利益协调机制,并通过成立专门的协调机构、推进区域治理主体多元化、构建区别对待的政府绩效考核机制与区域利益补偿机制等途径实现区域利益的有效协调。  相似文献   

4.
我国湿地生态保护与利益补偿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世界上湿地类型齐全、数量较多的国家之一,除香港、澳门和台湾外的31个省(区、市)湿地面积达到3848万公顷,其中,天然湿地占94%.我国湿地面积绝对数量大,占世界湿地总面积的10%以上,位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湿地生态功能区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限制开发区域中的一种类型,其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与其他限制开发区域既有共性,又有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5.
实施差别化财政政策 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这是对以往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的财政体系的完善,反映了按照不同发展功能区域,实施差别化财政政策的新思想.  相似文献   

6.
基于西部生态补偿视角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财政转移支付是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生态环境的建设和改善发挥了显著作用.但是仍存在着诸多局限性。纵向转移支付方式使中央财政压力巨大.资金使用效率和可持续性较低等。构建以生态补偿为目标的横向转移支付意义重大.本文以公共财政和生态补偿理论为基础.阐述了建立横向转移支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了我国生态补偿领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西部生态补偿视角下横向转移支付制度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从实行至今已近20年的时间。文章通过对我国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分析研究,理清了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进一步改革的思路,尤其在后危机时期,充分运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可以有效发挥其激活消费、扩大内需、保增长促发展的财政政策效应。  相似文献   

8.
"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了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明确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的发展方向和实行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提出了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建立限制开发的水土流失防治区生态补偿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水土流失形势严峻,水土流失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1/3以上.建国以来,虽然成立了专门的水土保持机构,组织编制和实施了全国和重点区域的水土保持规划,建设了一大批水土保持工程,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退牧还草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等,但水土流失在局部地区仍非常突出.我国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过程中,在限制开发的水土流失防治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有利于建立保障水土流失治理成效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推进主体功能区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现通过对当前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恢复补偿机制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讨论了矿产资源开发和生态恢复补偿机制的相关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建立完善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目标要求,必须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完善、制度统一、分配科学、管理规范、信息透明的转移支付制度,并把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作为改革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编制好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合理地确定省内各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并按照功能定位制定实施有针对性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体系,对于明确省内各区域发展方向,规范空间开发秩序,逐步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婷  田静  罗锐 《企业导报》2012,(10):275
"十一五"以来,榆林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但煤炭等资源的开采对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影响。这就需要当地政府采取一定的措施,制定相应的生态补偿机制,防止公共产品使用过程中"公地的悲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作为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重要政策之一,产业政策供给直接决定主体功能区空间管制能力的持续增长。限制开发区域作为主体功能区划的一种类型,其主体功能是提供农产品和生态产品,保障国家农产品供给安全和生态系统稳定,是用自身的限制开发来保障更大区域的生态功能和农业功能,尤其需要科学、完整、具有可操作性的产业政策支撑。我国西部地区限制开发区域分布广泛,在对其施加主体功能限制的条件下,差别化的产业政策应体现在:处理好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因地制宜地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引导和鼓励产业向发展条件较好的区域集聚;对妨碍主体功能的产业和企业进行有序退出;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产业组织,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合理产业布局。  相似文献   

15.
2010年1月将迎来西部大开发十周年。近十年来,西部大开发取得了巨大成效,西部地区经济加快发展,基础设施明显增强,生态环境得到了更有力保护,老百姓也得到了更多实惠。为了迎接西部大开发下一个十年新的更大发展,我们特开设"西部大开发十年"专栏,请有关各方专家、学者、官员进行持续深入探讨、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同时,我国各地区福利补偿机制却有一些不同,并且福利水平的差异也在逐渐扩大,这种差距的逐渐扩大,给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影响社会的稳定,甚至对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反作用,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根据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福利补偿机制。本文主要对我国开放经济下的区域公平福利补偿机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亟须建立和完善草原生态补偿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建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一)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 我国拥有天然草原近4亿公顷,居世界第二位,占国土面积的41.7%,面积大约是耕地的3.2倍、林地的25倍,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绿色生态屏障,与森林一起构成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地处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上游或发源地的草原,不但直接影响流域的生态环境,而且在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方面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区域之间差距也迅速拉大,区际关系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今后一段时期是我国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阶段,如何更好地协调区际利益关系,是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中之重。一、区际利益关系的内涵和特点(一)区际利益关系的内涵区际利益关系,主要是指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一般包括财政税收、对口支援、区域生态补偿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我国区域发展的能动性  相似文献   

19.
广义的生态补偿,包括污染环境的补偿和生态功能的补偿,即包括对损害资源环境的行为进行收费或对保护资源环境的行为进行补偿,以提高该行为的成本或收益,达到保护资源的目的.狭义的生态补偿是指生态功能的补偿,即通过制度创新实行生态保护外部性的内部化,让生态保护成果的受益者支付相应的费用.本文从我国生态工作的不足之处着手,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0.
“十一五”期间,我国不仅提出了主体功能区的概念,而且在2010年底颁布实施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为促进区域健康发展,构建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创造了良好的规划基础和舆论氛围,并在探索相应的配套政策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促进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进一步贯彻落实,并由此推进我国区域发展理念和区域发展格局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