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内在的动态演进路径,本文从比较优势理论出发对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动因进行分析,得出放宽假设条件设置、深化理论分析内容、进行实践检验辨伪、推进理论动态研究等可推动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并据此提出可以从假设条件、论证体系、实证检验、动态分析等方面人手进行经济学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2.
江苏苏南地区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之一,已进入工业化后期,传统农业已限制了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发展都市农业成为苏南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运用SWOT分析方法,分别对苏南发展都市农业的内在优势、劣势、外在机遇、挑战进行分析,提出了苏南发展都市农业的总体目标、战略重点、功能定位、发展模式和战略措施等。  相似文献   

3.
农业合作社作为一种准一体化组织具有双重特征,既能发挥集体组织的优势,有效地规避外部机会主义风险,又能利用独立经营的优势,但也存在高组织成本的不足.扬长避短,有效利用农业合作社这种组织形式是提高我国农业生产效率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4.
城市化进程中制度影响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进程受到制度安排的影响,不同制度安排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力的作用有很大差别,如果存在刺度约束,城市发展则会由于人为因素而受到遏制。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制度安排经历了多次变迁,不同制度安排下表现出了不同的制度绩效。城市化的历程表明,城市化的意义不单单在于推动城市进步,重要在于设计一种合理的制度安排推动农村和城市的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5.
我国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表现出与通常意义上所认识到的二者之间关系不同的特征。从长期来看,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是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量,而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效应不显著,说明我国城市化的质量不高。从短期来看,在修正机制作用下,城市化水平的提高速度在由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的均衡水平上上下浮动,这是与城市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城乡差距扩大,这个问题如果解决不好,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矛盾就会更加突出,从而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针对这一问题,文章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运用变结构协整理论研究我国农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关系,采用循序检验法确定变结构点,发现在1961年和1980年农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均衡关系发生突变;对1952~2003年的数据进行变结构协整检验,得到两段变结构形式,表现为参数变结构的水平趋势项飘移型和状态开关型协整关系,最后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主成分分析在多指标评价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因为这种方法能消除样本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通过提取少量具有代表性的主成分来反映样本的主要信息。皖北六个城市的经济发展问题一直困扰着安徽省,文章利用皖北六个城市2011年的12个经济数据构建成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对这六个城市经济发展现状给出了综合评价,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专业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相关关系的实证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专业市场与加快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紧密的相关关系,发展专业市场有利于促进宏观经济的良性增长。加快中国经济增长,应当同时要注意加快发展专业市场,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中国经济的良性增长。  相似文献   

10.
指出建立农业保险制度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但由于农业保险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和双重外部性,在没有政府补贴的情况下,出现了市场失灵,供给和需求均不足,导致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缓慢甚至萎缩。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不仅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同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也有较大的差距。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完善我国农业保险制度:加快农业保险的相关立法;加大对农业保险的财政支持力度;加快农业保险经营体制改革步伐;建立健全农业保险服务体系;建立有效的农业风险分散机制。  相似文献   

11.
农业经济政策的执行效果对于农业经济问题的正确解决,以及政府的权威及威信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并且由于农业产业本身的一些特点及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研究农业经济政策的失效问题已成为当前学术界及政府管理部门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农村劳动力素质与农业经济的发展存在必然的联系,两者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关系。本文以广东省河源市的实际数据为基础,通过经济学、统计学的数据分析来剖析两者的内在关系,从数理上明确了两者的相关性及相关程度,为进一步研究如何通过提高河源农村劳动力素质来促进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奠定了科学的理论依据,也使得两者和谐发展的对策具有理论上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加快,城市发展模式和道路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针对我国经济体制转型的特定国情,城市发展的动力模式也呈现出与之相适应的态势。因此,研究经济转型期中国城市发展的动力模型对于当前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借鉴了系统论和结构耗散论,构建了经济转型期中国城市发展的动力模型,该模型由四个系统组成:市场化为基础的源动力系统;政府推动的外生动力系统;资源要素的能量系统;城市内空间外区位系统。进而运用该模型对珠三角、长三角城市发展模式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