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粮食连年丰收出现的粮食阶段性过剩给各地政府和部门事带来诸多烦恼,昔日是“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如今变成“手里有粮心里发慌”。虽然有人认为即使国家仓库时没有粮食,农民手里“还有不少4000亿公斤存粮”,只要拿出1/3就足以在歉年情况下保证城市的粮食需求,还有人把制约农民增收,加重国家财政负担的罪状统统强加于“粮多为患”,但在绝大多数的中国人告别贫困实现小康的时修,笔者还是要特虽呈请国人,要居安思危,善待粮食,这是一个老粮食工作者在学习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文件时得到的最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寿县是安徽省六安市粮食生产大县之一,每年粮食总产量在160万吨左右,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粮食生产先进县”。自2005年国家对粮食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以来,该县粮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视农民为衣食父母,严格执行政策,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大力开展优质服务,吸引农民售粮;改变收购方式,发挥主渠道作用;加强组织领导,做到有效收购,连续六年收购托市粮均在25万吨以上,居全市首位,做到了政府满意,农民实惠,企业获利。  相似文献   

3.
虽然有部分“不怕粮少,只怕粮多”的“恐粮症”患者仍未摆脱“粮多为患”的阴影,但作为在粮苑“跌打滚爬数十年,甜酸苦辣都尝遍”的“职业病”缠身者,还是想面对世界最大人口大国的吃饭大事,念一句“阿弥陀佛,善哉‘粮心’”。因为至今我们只听到过不少国家因粮食短缺,有大量常年处在饥饿中的百姓,而还从未听说世界上那些人均占有粮食远超过中国的粮食大国,会因粮多而陷入终日烦恼的境地。  相似文献   

4.
所谓“账面富、账户穷”说的是粮食购销企业通过近几年的改革,大部分摘掉了亏损的帽子,账面上逐渐有了盈利,有的盈利还较多,可账户上却没有自己可支配的资金,甚至连最基本的工资也不能按时足额发放给职工。那么,是什么原因使企业出现这种怪现象呢?财政方面:粮食企业是一个特殊行业。“民以食为天”;“有粮则稳,无粮则乱”。这都说明粮食的重要性。国家为了掌握粮源,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由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再由财政给予粮食购销企业进行补贴,购销企业主要是政策性收购业务,因而补贴收入在许多国有粮…  相似文献   

5.
当前,农地“非粮化”造成的粮食隐性损失已远超耕地“非农化”造成的显性损失。通过分析可知,农地“非粮化”是既定约束下农地经营主体追求收益最大化的结果,也是地方政府“寻租创租”的结果。为此,一方面,应该提高粮食的比较收益,完善精准补贴,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另一方面,增强农地利用监管力度,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引导土地有序流转,从而保证粮食生产,保护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6.
第34个“世界粮食日”到来之际,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粮食局联合有关部门以“节约一粒粮,我们在行动”为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宣传活动。“世界粮食日”当天,在柯桥区平水镇举行2014世界粮食日宣传活动暨农用科学储粮仓赠送仪式;组织粮油经营户开展放心粮油让利展销,以低于市场价向广大市民提供放心粮油;开展爱粮节粮宣传,现场向广大农民朋友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介绍粮油质量鉴别小窍门,发放爱粮节粮使用手册。  相似文献   

7.
笔者近60年粮食生涯里,虽一直期盼农民“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又辛酸的粮食,能卖得一个好价钱,也不断吁请社会和消费者,要以科学态度善待粮价,以感恩之心,宽容以粮为首的农产品价格;但面对今年初某资深粮食专家力主将“高粮价”作为“强农兴粮富民”的战略举措,[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声音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中国的粮食储备是充裕的”;“要在三亩地里种出四备地的粮食”;“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不会推动物价上涨”。  相似文献   

9.
在粮食收购工作中,加强对粮食收购企业执行最低收购价政策情况的监督检查。要按规定及时启动最低价收购执行预案,广泛宣传最低价收购政策,公布最低价收购粮食的委托收购库点。督促企业积极挂牌收购,并做到政策、价格、等级、标准“四公开”,及时向农民结算售粮款,让农民卖“明白粮”、“放心粮”。坚决查处不执行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拒收限收、压级压价等损害农民利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研究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首先要研究粮食生产领域。近年来,粮食出现了结构性的相对过剩,流通不畅,价格低迷,影响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因此,有人认为种粮比较效益低下,种什么都比种粮食强,于是改种两季为一季,挖鱼塘,栽经济林,发展经济作物,认定“种田饱肚,养猪过年,出门打工才赚钱”;有的主产区认为粮食种得多,成本付出  相似文献   

1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被视为“天大的问题”。这虽然是人所共知的道理,但在当前农业结构调整、一些地方盲目大幅度调减粮食面积的时候,仍有重提的必要。   以高邮市减粮的力度看,着实令人吃惊:有的乡镇退耕面积占总面积的 1/3以上,仅保留人均口粮田的 0.5亩, 2/3的农户不种水稻,全镇粮经比例达 3∶ 7;有的乡镇调减粮食面积达 50%以上;有的地方干脆提出实现“无粮镇、无粮乡”的口号。似乎种粮越少越会发财。这样刮风的势头怎能不令人担忧。   农业结构调整,适度减少一些…  相似文献   

12.
要树立正确的粮食安全观,做到居安思危,坚持以自力更生为主解决粮食安全的方针,推进“生产、流通、消费”三者联动,实现粮食经济的良性循环。实现口粮自给应作为各级地方政府长期的工作目标。粮食安全的核心,在于人们的口粮上。江苏人民口粮的主体是稻米,只要抓住稻米,粮食安全就基本落到了实处。实现口粮自给,要严格保护耕地,坚决煞住、严肃查处乱占乱圈耕地的现象;要落实党扶持粮食生产的各项优惠政策,尤其要充分发挥粮食直补的作用,加大对粮食产业的资金投入,增加粮农收入,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优化粮业结构和品种结构,走“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粮食发展路子,大力推进粮食产业化经营,积极培育粮食市场,让天下“粮仓”为我所用。尽快出台“粮食安全法”,依法治粮,构建和谐坚实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3.
江西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近几年来,我省粮食生产持续增长,出现了大量的粮食“过剩”积压,农民一直被“卖粮难”所困扰。尤其是1996年至1997年度,情况更为严重:全省粮食总产量突破350亿斤大关,扣除农民“三留”200亿斤,粮食商品量达150亿斤...  相似文献   

14.
一月要闻     
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开展放心粮油进农村活动,“世界粮食日模范女农民”称号授予彭阳妥生莲,确保“四条红线”山东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启动,北京市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改革政策出台,河南粮改重点突出产权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5.
一、调整粮食供给政策(一)适度控制年度粮食总量在粮食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如果仍然激励农民增加产出,势必加剧供求矛盾,促使粮价下滑,导致农民增产不增收。这种过量产出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也非常大。因此适度控制粮食产出是必要的。国家应利用当前粮源充裕的有利时机,加大退耕还林、还湖、还草、还湿地的力度,鼓励农民休耕、轮作,对农民休耕的粮地给予合理的经济补偿。(二)加快调整粮食种植结构要适应市场对粮食品种日益多样化、优质化的要求,从三个层面调整粮食结构:一是由“二元结构(粮、经)”向“三元结构(粮、经、饲)”转变,把饲料作物…  相似文献   

16.
解决温饱问题以后,粮食问题便进入了一个怪圈:粮食减产,引起物价上涨,于是就开始采取措施抓粮,经过2~3年的努力,粮食渐渐抓上去了,丰收了,就又开始放松粮食生产,出现“卖粮难”,“谷贱伤农”,挫伤农民的积极性,然后粮食产量又开始下滑,下滑到一定程度,就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紧张。25年中,已如此往复多次。粮食生产之所以  相似文献   

17.
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历程,经历了“双轨制”、定购统销、粮价和经营放开、“两条线”运行之后,现在又面临“四分开一并轨”的改革。这次改革的目标,是培育多元化的粮食流通渠道,形成“一主多辅”的粮食流通格局,建立起国家宏观调控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粮食市场体系。本文试就此项改革与粮食部门的外部环境,谈一点粗浅看法。一、“一主多辅”是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必然改革开放十几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出现了三次增长高峰。第一次增长高峰是1984年,产量陡增与粮食部门仓容设施严重不足,出现了农民“卖粮难”;第二次是19…  相似文献   

18.
浅谈粮食企业与粮食收购“保护价”卿尚毅为了保护农民利益,提高其种粮积极性,在粮食丰收,粮价大幅下跌的情况下,国家出台对粮食收购实行“保护价”。这无疑是一件大好事。这不仅使农民能增产增收,而且国家给粮食企业一定的补贴,收粮单位也不会吃亏。但是,执行国家...  相似文献   

19.
浅析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对粮食主产区的政策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3月以来,我国粮食主销区相继取消粮食定购任务,粮食购销价格全面放开。就其内容而言,此次改革是中国粮食流通制度变迁中具有真正意义的市场化改革。虽然粮食主产区仍保留定购任务,但主销区的市场化改革必将对主产区原有的粮食模式产生深远的影响。一、粮食购销市场化的政策机制自1992年我国提出“粮食商品化、经营市场化”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方向以来,粮食购销体制开始由“双轨制”向“市场化”转轨。90年代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虽然对保护粮农利益、搞活粮食流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也随着出现了“卖粮难”、“地区…  相似文献   

20.
一、1997年粮食生产量预测1997年是“九五”计划的第二年,粮食生产能否在1996年丰收的基础上实现持续增产,关系到能否圆满完成“九五”目标。因此1997年全省农业工作继续贯彻“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方针,坚持增粮增收。(1)促进粮食生产的有利因素按照省委、省府制定的《四川五年粮食丰收计划》的发展思路和增产措施来抓粮食生产,在支农政策上仍然坚持:继续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增加对农业的投入;继续实行定购粮奖售办法;减轻农民负担、坚决制止农民负担反弹,强化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同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