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仁用杏、中药材立体种植模式对气象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仁用杏、丹参立体种植园内的光照强度、气温、相对湿度等气象指标,以不间种作物的仁用杏林和空白地的气象指标为对照。结果表明;立体种植模式能够改善林内的气象因子使其更有利于仁用杏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3.
山西省闻喜县卫村等村通过三年的试验,探索出了一套大田渗灌立体种植模式。该模式与地面灌相比可节水66.4%,节地3%~5%;与喷、滴灌相比可节能80%。现将该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利用马铃薯棵矮、早熟和喜凉的特性,可与甘蓝、茄子等蔬菜作物间作套种。此模式一般亩产马铃薯1000~1500公斤,甘蓝1500~2000公斤,茄子3000公斤。一、种植规格带宽80厘米,垄沟式种植,垄高15~18厘米,垄背宽20厘米,垄沟宽60厘米,垄上种一行马铃薯,株距20厘米,亩4000株,垄沟内栽两行春甘蓝,行距40厘米,株距40厘米,亩4000株。甘蓝收获后,栽一行夏茄子,株距40厘米,亩2000株左右。  相似文献   

5.
一.我市立体农业开发的实践与成就 近年来,立体农业的研究与实践,已成为发展生产力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实现现代化农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李根 《致富之友》2003,(6):29-29
番茄、冬瓜、青蒜、茼蒿立体间套种,一般每亩产番茄3000—4000公斤、冬瓜2000—3000公斤、青蒜1000—2000公斤、茼蒿500——750公斤。茬口安排:番茄于11月上旬育苗,2—3叶期移苗,2月中旬定植,四层覆盖.4月中下旬上市,7月上句离田;冬瓜于3月上旬育苗.4月上中旬套栽于棚架下内侧番茄中间,6月底7月上旬上市;青蒜于7月下旬条播,10月上中旬上市;茼蒿于11月上旬播种,覆盖棚膜,次年元月上旬至春节前上市。番茄选用早熟、抗病、耐低温、耐弱光优良品种,如西安早丰、合作-906、霞粉等。11月上旬建棚育苗.2—3叶期营养钵移  相似文献   

7.
高效立体种植是发展我国农业的一条有效途径。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白银市近年来的“双千田”建设项目的投入产出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白银市地处甘肃中部,是个农村经济不发达的农业区。长期以来由于农业以粮为主,加之人口增长过快,到1991年人均占有粮食只有293公斤,人均纯收入385元,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因而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是白银农业生产面临的两项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8.
范晓林 《山西农经》2021,(6):150-151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发展,绿色、环保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大方向,生态化建设成为农业发展的核心,其中农业气象服务在农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有效改善种植成果,提升种植质量。针对设施蔬菜种植的气象服务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气象服务对当前设施蔬菜种植的影响,并提出针对性的改善措施,希望提高农业气象行业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9.
龙都街道吕标位于山东诸城市西郊,该区域土壤深厚,地力肥沃,水浇条件较好。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一年两作为主,经济作物有蔬菜、花生、果品等。粮、菌、菜立体种植是近年来为了高效利用土地,增加经济效益,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研究推广的一种高产高效模式。  相似文献   

10.
论立体种植     
一、是不是方向? 近一时期,国内外有些人对以间套作为中心的立体种植有争议。究竟它有没有前途?我国以间套作为主体的复合立体种植出现甚早。公元六世纪农学名著《齐民要求》中已有桑间绿豆、小豆,大麻套芜菁的记载。至明末清初,间套复种开始盛行起来。  相似文献   

11.
夏树让 《农家之友》2003,(23):34-34
一、种、养结合1.形成种养自然生物链。利用立体农业技术,将种植美国提子和水蛭、鸡、蚯蚓巧妙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自然生物链,在有效的空间内创造生态立体效益。在3×2.5米的葡萄树行间,挖深1米、宽50厘米的沟,沟内放水,种  相似文献   

12.
1、立体种植是调整葫芦岛市种植结构,发展“两高一优”农业的客观必然,是市场经济的迫切要求。 立体种植可以通过作物间的间、套、复种实现一地多收,增加单位面积产出率。因此,要想让广大农民从心理上真正地认识土地,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大力发展立体种植,使农民从传统农业中解脱出来,向现代化农业转化。立体种植是融天时、地力、人智为一炉,集高产、优质、高效于一身,利用新品种、新栽培技术来实现“优质”和“高产”,依赖于市场来实现“高效”。因此,要想调整种植结构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唯一的有效途径就是在采用新品种、…  相似文献   

13.
春大豆间套早熟春马铃薯和早熟春糯玉米,春马铃薯和春糯玉米收获后再复种夏大豆,一年四种四收的栽培模式,比常规种植模式产生了更高的效益。1.选地、整地与施肥选择土质疏松、肥沃、蓄排水性能良好的沙壤土地块。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不同种植模式对高寒地区水、热、光和土地的利用效率,投入产出效益。结果表明:立体种植模式比单一种植模式表现了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一般以粮一菜复合型产值及效益最好,其次为粮一油复合型,最次为粮一粮复合型。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们通过走、访、查、看、汇的方法。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常量分析与现代分析相结合,筛选出了三种适宜鲁南旱区的粮棉、粮油、粮粮立体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6.
《农家之友》2014,(6):12-12
<正>今年的中药材产业有些特殊:终端用药单位实际需求不畅;中间流通市场销售疲软;下游种植生产却热度不减。中、上游冷、下游热,这一不对称的发展势头,让不少从业商家感到无从下手。市场的疲软的确出乎商家的意料,但结合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又有其合理的地方,商家大多也能认可和接受这一现实。经过多年的资金、经验积累,当前市场的从业者都已明显上升一台阶。虽然目前商家手中  相似文献   

17.
18.
对水田若干种植模式的比较与思考湖北浠水县政府研究室何光裕浠水县是湖北省的商品粮基地县之一。因县境内无霜期长,日照足,积温高,土地后备资源潜力大,水利灌溉条件好,故该县又是湖北省的重点农业开发区。耕地面积为90万亩,人均0.9亩。耕地中,水田占2/3,...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湖南省沅江市政府在实行棉田立体种植方面,由过去单一的棉花油菜问作套种模式,发展到多品种、多层次、多格局的立体种植模式,在保证皮棉产量110公斤水平的前提下,亩产值由1500—1600元,提高到2000-2500元,平均每亩棉田增收400~700元,已逐步成为棉区农民致富奔小康、发展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水稻种植模式变迁对中国南方地区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种植模式变化会直接影响中国南方双季稻区的水稻种植面积,并对产量产生影响。本文对中国南方地区水稻种植模式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回顾,对不同时期水稻种植模式变化对产量的影响进行了估计,并分析了种植模式变化的原因。结论表明,1997年后水稻种植模式变化是导致水稻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单产变化对水稻总产量的影响是次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