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涛  桂成 《价格理论与实践》2023,(3):140-143+206
自2021年1月生猪期货上市以来,其价格发现功能对生猪市场进行价格预测以及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我国生猪期货为研究对象,选取2021年1月8日-2023年1月31日我国生猪期货和现货交易数据,对我国生猪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做初步分析,并且进一步通过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向量修正模型、GS模型分析以及方差分解分析方法实证分析我国生猪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结果表明:我国生猪期货在价格发现中起单向的主导作用,我国生猪期货对现货有一定的价格发现功能,但价格发现功能仍待提高。基于此,应完善生猪期货相关规则制度体系,强化生猪场外市场规范建设,推动生猪产业链上企业参与期货市场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价格监测中心对生活必需品价格和运行情况监测数据显示:近期生猪上市交易量增加明显,猪肉价格持续下降,供求矛盾突出,生猪价格跌势强于猪肉价格,养殖积极性受挫。我们开展深入调研.在认真分析生猪价格和运行情况的基础上,提出应对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利用描述性统计和ARCH类模型,研究了我国1997年~2012年生猪价格波动及其对生猪价格运行的影响.结论表明,生猪价格波动是生猪价格高位运行的重要原因,生猪价格波动受到通货膨胀和季节性因素影响,具有明显的平滑性特征,但非对称性特征不显著.因此,保持货币政策稳定、加强产销对接管理、防范生猪价格大起大落、统筹价格上升和下跌调控措施,是稳定生猪市场、抑制其价格高位运行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4.
生猪作为我国最主要的畜牧业生产部门,其价格波动对农业经济和居民生活影响很大。本文从生猪产业的特点和近十年生猪价格波动情况进行分析,对生猪价格大幅度波动的原因进行了阐释,并对抑制价格波动稳定生猪生产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晋昆 《致富天地》2007,(9):45-45
最近,全国各地猪肉价格又创新高,主要是“猪源”短缺造成的。由于五六月份生猪价格达到历史高值,不少养猪户纷纷抢着销售生猪,一部分尚未达到出栏标准的生猪提前出栏,造成7月以来猪源出现“断档”,推动生猪和猪肉价格不断创出新高。[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2007年5月以来,猪肉价格急剧攀升,最高涨幅在不到一年时间内达到100%,带动其他食品类价格不同程度攀升,一度使群众产生消费恐慌心理,生猪价格成为人们谈论的、政府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了稳定生猪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每头种猪国家给予饲养补助费50—100元,自愿交保险费8—12元,免收防疫费。  相似文献   

7.
张弛  王艺歌 《北方经贸》2011,(7):61+68-61,68
2011年一季度,黑龙江省生猪价格爱存栏数量、养殖风险成本、养猪成本等因素影响而呈上涨趋势,应对黑龙江省生猪价格的变化,应增强市场例控能力,适时推出生猪期货交易制度,建立生猪保护价制度,加大政府扶持及对市场供求的指导。  相似文献   

8.
2009年上半年.在国家启动生猪价格调控预案后,生猪及猪肉价格止降并有所回升。由于目前生猪供给仍然偏高,生猪及猪肉价格仍面临下降的压力。因此,应密切关注这次冻猪肉收储措施结束后,生猪及猪肉价格走势,及时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9.
我国生猪产业链各环节价格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横向角度分析了生猪产业链各环节价格的决定因素,从纵向角度探讨了生猪产业链价格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论表明,横向价格决定的差异性和纵向价格信息不对称是生猪产业链价格系统不均衡的主要原因。根据分析,本文从产业素质、价格预期和市场整合度三方面提出引领产业链各环节价格均衡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猪肉价格剧烈波动对城乡居民肉类消费产生了显著影响.为了弄清中国生猪价格与猪肉价格非对称传导效应,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实证分析了中国生猪价格与猪肉价格传导关系.结果表明:中国生猪价格与猪肉价格存在长期均衡正向关系,猪肉价格调控难度增大.非对称条件异方差模型(TARCH)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生猪价格与猪肉价格之间的传导具有双向非对称性特征,其原因是生猪价格和猪肉价格在传导过程中受到了产业链利益相关者议价能力差异、生猪供给与猪肉消费均衡的滞后性影响.  相似文献   

11.
熊达 《四川物价》2005,(9):13-13
为应对因生猪疫情所导致的生猪及猪肉价格暴跌,其他畜禽产品价格暴涨局面,维护市场价格秩序和社会稳定,7月27日,内江市中区政府组织召开了加强疫情期间市场价格监测工作的会议。会议就如何做好疫情期间本区市场价格监测工作,作了紧急动员和安排部署。  相似文献   

12.
进入5月份以来,广东各地猪肉价格出现了明显上涨。本文对导致猪肉价格上涨深层次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增加母猪生产、加强防疫工作、适当增加储备、免或减半运猪入粤车辆通行费、建立生猪生产保险制度、建立健全生猪价格调节基金,降低规模养猪户用电价格等稳定猪肉价格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3.
2010年以来,我国部分地区出现粮食、蔬菜等农产品价格快速上涨价格异动现象,广西受自然灾害和外地价格波动传导因素的影响,也相继出现农副产品价格波动情况。与此同时,生猪价格则持续下跌,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根据中央及广西的有关会议要求和文件精神,为加强价格调控,保证市场供应,稳定市场价格,进一步做好当前粮食、生猪等农产品市场价格监测预警工作,自治区价格监测分局于6月24日赴玉林市开展了粮食、生猪、蔬菜等农副产品价格情况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生猪价格大起大落的"猪周期"现象,近几年来一直存在,不仅影响到生猪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也成为价格主管部门调控监管的难题。山东省威海市物价局对开展生猪目标价格政策性保险,加强对养殖户生猪价格进行间接调控和监管情况进行了调研,得出的结论是:确有必要,切实可行。对生猪目标价格采用政策保险,达到了间接调控和监管生猪价格的目的,从而保证了生猪的市场供应,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肉贱伤农,肉贵伤民"现象,达到了熨平生猪市场价格曲线、稳定市场物价,保障群众生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四川物价》2010,(5):19-19
今年以来,我县生猪价格走势和全国一样,出现持续下跌趋势。对此,我局积极组织人员对全县生猪及猪肉价格走势及生产形势进行了调研,对生猪及猪肉生产与价格运行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猪肉生产国,猪肉是我国民众最为偏爱的肉类品种,占国内肉类消费量的比重超过60%,生猪产量也占畜禽产量的60%以上。2007年以猪肉价格领涨拉动CPI直线上升,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一场结构性通货膨涨,给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较大影响。因此,加强生猪价格及其趋势的监测分析,是价格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分析、展望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以来,中国生猪价格波动经历了三个半周期,呈现出价格波动周期日益延长、价格波动幅度前窄后宽、传统消费旺季作用逐渐消退等特征。其中既有生猪养殖自身规律、规模化养殖比例提升等内因的影响,也有上游行业价格变动、生猪疫情等外因的影响。综合来看,2019年非洲猪瘟疫情发展、规模化生猪养殖场补栏、气温条件变化及冬季的猪肉旺季消费等情况会对后续的生猪价格波动走势产生较大影响,至2020年春节前生猪价格持续走高。应通过加快生猪养殖产业结构升级、加强生猪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推进生猪产业链市场化发展等措施,有效减缓中国生猪价格周期波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华商》2011,(7):8-8
据商务部重点监测的食用农产品价格数据显示,仅今年6月份,猪肉价格相比较5月就上涨了13.3%,上半年上涨51%。从发改委监测的生猪出场价看,自2010年6月至今,生猪价格已由每公斤不足10元的低点上涨到了今年6月22日的18.94元,一年涨幅接近90%。根据农行战略管理部估算,猪肉价格占CPI权重达4.29%,因此其价格走势对研判下半年物价走势具有重要意义(7月5日新浪财经)。  相似文献   

19.
成容 《四川物价》2010,(5):16-17
2010年伊始,我县生猪猪肉市场价格低迷,近期仔猪、生猪、猪肉价格跌落比较明显,造成仔猪市场的滞销,养殖农户特别是养猪大户反应极为强烈,部分养猪户开始宰杀母猪、存栏生猪,对今后生猪市场影响相当大。为了控制江安生猪生产价格的下滑局面,县物价局密切注视生猪生产价格波动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加强了价格监测预警,  相似文献   

20.
近期猪肉价格不断攀升,肉价反常地在淡季暴涨。在我县这个生猪主产区,这轮涨价时间之快、涨幅之大,历年罕见,引起了政府和广大居民的普遍关注。针对当前猪肉价格上涨情况,我们对养猪专业户和高县市场情况进行了走访调查。本文通过对生猪价格上涨原因的分析,预测猪肉价格走势,并提出建议。[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