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汪晖 《中国报业》2013,(5):71-71
每一次城管登上媒体,总夹带着明显的“冲突”元素。城管事件舆论场显现三种畸变的“心”。首先是“底层心态”,小贩与城管队员分别处于生计与公权力的末端,冲突中双方都持有弱者的逻辑;其次是公众赋予舆论场的“疑心”;第三是对城管作为变异公权力“先人为主”的舆论偏心,其背后是不信任的底色。  相似文献   

2.
前阵子我穿过上海市郊路口一处流动夜市,忽然远方一阵骚动,如潮水般越来越近,“城管来啦!”有人大喊.“现场顿时鸡飞狗跳,逃的逃,收的收.”“兵荒马乱”中,只见旁边一满脸横肉的小摊主手持菜刀,对着伙计们大喊:“你们先走,我殿后!”那形象简直堪比烈士就义时的悲壮.结果,小贩们逃到路的另一侧,那是本区城管管辖不到的地方,城管也就作罢了. 在不明真相围观的台湾人眼里,城管真的很好用,抓小贩用城管,驱逐乞丐用城管,扫荡非法工厂用城管,强拆行动也能用城管——城管一出动,人人闻风丧胆.  相似文献   

3.
范佳丽 《商界》2004,(12):56-58
许多人卖了一辈子臭豆腐,到老仍然是街头挑着担子吆喝的小贩;而这个“死”过一次的年轻男人,只卖了2年臭豆腐,就成7号称“中国第一臭”的千万富翁。  相似文献   

4.
张柳 《现代商贸工业》2014,(12):164-165
近年来,新闻媒体总会有城管与小贩的冲突报道,每每都会引起人民的关注,甚至是对城管执法的批判,城管执法一时间成为了热点问题,鉴于此,应该从立法,监督制度和经济等角度缓解城管与小贩的矛盾,分析城管执法困难的原因以及出路。  相似文献   

5.
特许趣事     
《连锁与特许》2005,(12):8-9
开分店一天早上,一酒店的伙计去挂招牌,一不小心,招牌摔成两半,老板很生气地说:“你怎么这样粗心,该死!”伙计却不慌不忙地说:“老板,你快要开分店了,这是很好的预兆呀!恭喜你!”于是老板转忧为喜,笑了起来。推销一个卖辣椒的小贩见一个湖南口音的人走过来,忙大叫道:“要买辣椒的赶快来,不辣不要钱!”湖南客人买一斤走了。这时一个上海人来买,小贩又喊了起来:“我这辣椒,一点不辣,还带甜味。”上海客人正要买,湖南人果然拐回来说:“你这辣椒是甜的,我不要。”小贩辩道:“这辣椒是变味辣椒,爱辣的吃了辣,喜甜的吃了甜。”一位过路的广东人听…  相似文献   

6.
毋郁东 《商》2013,(8Z):142-142
小摊小贩是指未经过工商登记注册,无固定的经营场所,利用路边空地、广场等公共空间从事小规模商业经营者。小摊小贩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个群体,他们的经营一方面便利了广大市民的生活。另一方面也解决了他们自己的生计问题,缓解了就业压力。但是,小摊小贩目前的处境却十分艰难,与工商、城管等管理部门间的矛盾使他们的经营活动困难重重,在此情况下,确立小摊小贩的合法商主体地位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正> 著名作家林清玄在《嫌货才是买货人》中写到,一次到市场买水果,在一个熟识的水果小摊贩前遇到了一位难缠的客人。这位客人拿起水果左看右看,说:"这水果这么烂,一斤也要卖50元吗?"小贩说:"我这水果不错的,不然你去别家比较比较。"一斤40元,不然我不买,"客人回答道。小贩还是微笑着说:"先生,我一斤卖你40元,对刚刚向我买的人怎么交代呢?"可是你的水果这么烂。"不会的,如果是很完美的,一斤可能要卖100元了,"小贩依然微笑着,而且保持得和第一次的微笑一样亲切。  相似文献   

8.
何志毛 《网际商务》2004,(11):39-41
即使是广州的10月,风起时,也生寸寸凉意。街头巷尾,《华为真相》的盗版书卖得仍然热火,小贩们狐假虎威地介绍:“这可是中国最牛的公司啊,看了它的真相,自己开公司准成!”  相似文献   

9.
卖蛋乎?养鸡乎?张春熙四五十年代,在我国的贫困乡村,村民们大都养鸡,为的是生蛋卖钱,购买油盐酱醋,换些针头线脑。有出售的就须有收购的,否则形不成“流通领域”,于是走村串乡的小贩们成了这个不小的领域里的“生力军”。他们或用钱收蛋,或以物换蛋,得了蛋再到...  相似文献   

10.
巧做小玩具     
小欧 《三联竞争力》2006,48(2):56-56
曹明仁最开始从帮一个小贩录卖早点的吆喝声中发现了商机,每次收费20元,虽然拉到的客户并不多,但他觉得并不是小贩们经济能力承受不起,关键是担心花冤枉钱。  相似文献   

11.
1京华时报2006年8月18日悲剧唤起对现行城管制度的质疑北京市海淀区城管监察大队执法人员李志强,8月11日遭遇无照商贩暴力抗法,被刺殉职。据《东方今报》8月11日报道,河南省平顶山市63岁的市民孙留根,8月10日因责问正清查小摊小贩的城管为何不文明执法,遭到城管队员群殴、谩骂后,仆地而亡。另北京电视台8月13日报道,仅今年上半年,全市城管队员就遭遇暴力抗法事件76起,89人受伤。小贩暴力与城管暴力冲撞的悲剧,唤起社会对现行城市管理制度的质疑。2法制日报2006年8月10日管理理念执法理念不及时更新暴力难免是什么原因导致一些商贩和城管队员…  相似文献   

12.
近来“卖彩电不如卖大白菜”一说走红经济界,成了诅咒降价战,抨击“恶性竞争”、“无序竞争”的锐利武器。  相似文献   

13.
《商》2016,(6):236-237
沈阳小贩夏俊峰持刀杀死城管人员一案,城管与小商贩再次被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夏俊峰只不过是一个符号,寄寓着公众对社会生态的冷暖体认。在以往的关于城管与小商贩的研究探讨中,往往把小商贩视为弱势群体,把城管视为强势的执法者,站在群众媒体等立场上进行关于小商贩治理的问题研究,而本文将会站在城管自身的角度上对城管在小贩治理的执法中所产生的内心矛盾挣扎进行讨论,探讨城管内心挣扎的原因表现以及解决这些矛盾挣扎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笑一笑     
《光彩》2002,(3)
快嘴女人一个卖剪子的老头跟一位老太太讲价钱。卖剪子的说:“大嫂,我这剪子卖给你就是照本钱卖。若是挣你一点钱,我就算是你的儿子。”老太太有个儿媳妇,长得挺漂亮,听见卖剪子的说这话,噗哧一声笑了:“净想好事儿。”头一次看见一个妇人跑到法官那里,愤怒地说:“法官先生,有人骂我,说我像一头犀牛,我能不能控告她?”“当然能。她是什么时候骂的呀?”“一年以前的事儿了。”“那你早该控告她了。”“可是我昨天才第一次看见犀牛呀。”加深印象父亲教儿子,当教到“天”字时,为了加深孩子的印象,他就问:“你头顶上是什么?…  相似文献   

15.
从卖蛇药的还派生了一种卖蛇胆眼药的。北方人不相信蛇胆而相信熊胆,所卖的自然是“熊胆眼药”。卖药人吸引人围观的手法是“水上跑马”。即端一碗水,水面上浮着一些片状的东西,卖药人不停地敲打碗边,片状的东西便应声在水面上快速旋转。卖药人称其为“水上跑马”,说只有熊胆才能“水上跑马”。其实这片状的东西是染了色的樟脑精。卖药人还向围观的人们介绍:为什么称熊为“熊瞎子”。这是因为熊的视力不好,视力的营养全长到胆上去了,所以熊胆能治眼病。  相似文献   

16.
有一个国度,物产丰富,人民安乐。国王兴之所至,要派遣一位大臣,到其他的国家中采购此国所没有的物品。这位大臣去了许多国家,遍观市井,他遇见一位贤坐在市场中,摊位前却什么东西也没摆。便上前问:“没见您要卖什么东西,在这里空坐着干什么?”贤回答说:“在此卖智慧。”那个大臣又问道“您卖的智慧是什么样的?卖多少钱?”贤回答道:“我所卖的智慧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值500两金子。先把金子拿来,我就对你说出我要卖的智慧。”那大臣心想:“我国中没有卖智慧的。”  相似文献   

17.
“相识何必曾相逢。”香港小贩和您想象中的是否一样?在享誉世界的“购物天堂”香港,商业广场、超级市场、名牌名店在商界唯我独尊,却难屈尊下嫁到大街小巷与平民打成一片。相形之下,香港的小贩占据、出没于僻街小巷,货品朴实亲和,价格平易近人,颇受普通市民的青睐.香港开埠以来就活跃着各种各样的小商贩。他们身徽门寒,质朴憨厚,几乎遍布香港的各个角落,难以计数。若以性质定论,香港小贩大致可分为持牌小贩、无牌小贩和鬼佬小贩。经港府批准领到营业执照并按规定摆卖的小商贩称为持牌小贩。他们又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固定摊位持…  相似文献   

18.
于魏华  丁扬 《现代商业》2012,(33):49-50
据报道,2011年9月,深圳城管协管员龚波在"执法"时被小贩刺死。事后,警方发现,龚波竟是某涉黑犯罪团伙骨干,他们披着城管外衣,对辖区商贩敲诈勒索收取保护费。该事件将深圳的"城管外包"制度推上了风口浪尖,一时间引发公众对城管服务外包的质疑,学术界也开始探讨源自西方的公共服务外包制度为何在中国遭遇水土不服。本文从深圳城管外包争议入手,对我国外包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公共服务外包制度在中国未来的发展前景,为优化政府职能实现方式、提高政府管理服务水平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管贩"矛盾是今年最热门的社会话题之一.无论是5月31日和7月17日发生的"延安城管踩人事件"和"临武城管打死瓜农事件",还是9月25日沈阳小贩夏俊峰被执行死刑,每一次都引起了社会的广泛讨论.流动摊贩和非法经营的罪与罚,部分城管执法方式的恶与狠,已经成为国人心中难以抹去的灰色印迹.  相似文献   

20.
一个手提一篮青菜的小贩可以不遵守农贸市场的规定,看到工商干部来了就跑,但你要在农贸市场占有一个固定摊位,卖更多的蔬菜,那么你就必须遵守规则。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已经无法再在世界经济中扮演小贩的角色,只能在遵守游戏规则的前提下,去换取更大的铺位。———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1999年11月15日,旷日持久的中美世贸谈判终于落下帷幕———中美两国代表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达成双边协议。这意味着中国扫清了“入世”路上的最大障碍,中国“入世”已指日可待。中国加入WTO总的来说是一件好事。如若不然,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