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简论金融中介学说的发展轨迹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金融中介为什么会产生,或说现实中为何需要金融中介?金融中介存在的依据是什么?一直是金融学领域关注的问题。19世纪以前占统治地位的观点是“信用中介论”,认为金融中介是“存款人的集中”和“贷款人的集中”;19世纪70年代“信用创造论”的兴起,该理论认为,金融中介机构如商业银行不仅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而且创造信用,这一观点曾被熊彼特、哈耶克等人用来解释货币经济周期。本拟对金融中介学说的发展轨迹作一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
民主的四大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波 《开放时代》2001,(5):35-42
当代最卓越的民主理论家之一的罗伯特·达尔认为,现代民主的理论和实践有四大渊源:希腊的直接民主制、罗马与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城市国家的共和主义、代议制政府的理论与实践,以及政治平等理念。本文对这四大渊源作一评介。  相似文献   

3.
城市用地的区位是指特定地块的地理空间位置及其与其他地块的相互关系,区位论是关于人类活动空间及其在空间中相互关系的学说,是城市经济学领域里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20世纪50年代以来,区位理论的研究范围从单个经济单位到地区总体经济结构,形成融合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全部产业的综合性区域理论,它从区域整体出发,全面考虑区域内土地动态利用问题,依据最基本的区位原理确定区域内各种产业用地的空间布局及空间结构关系。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表明,城市本身即是各类非农业用地区位聚集的结果,即城市是各种非农业用地的区位聚集中心。  相似文献   

4.
自组织系统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开始建立并发展起来的一种系统理论。它研究的对象主要是自组织系统(生命系统、社会系统)的形成和发展机制问题,亦即在一定条件下系统是如何自动地由无序走向有序、由低级有序走向高级有序的。一般认为,自组织系统理论包括四部分:一是耗散结构理论;二是协同学;三是超循环学说;四是突变论。其中,突变论、耗散结构论和协同学又被某些人称为“新三论”或CDS理论。  相似文献   

5.
王汉章 《经济师》2009,(7):19-20
文章认为古代土地制度与财政现象联系密切,分析考证财政现象的起源应联系古代土地制度的变迁。通过考察“井田制”,对“井田制”提出了质疑;对“贡助彻”等财政现象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财政现象早于国家的产生,并指出土地财政的发展也是基于此,研究古代财政随土地制度的变迁而发展对今天的土地财政乃至公共财政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价值是劳动耗费价值对效用价值的关系──对劳动价值论和边际效用价值论的理论综合向国成自17世纪以来,在经济价值理论上,纷陈杂说,出现了诸如供求价值论、生产费用论、均衡价格论、“创新”价值论、知识价值论、劳动价值论、边际效用价值论等学说,但真正构成经济理...  相似文献   

7.
一、新制度经济学有关政府的理论(一 )政府的起源及经济人特征关 于政府的起源 ,在西方政治学中有两种代表性的理论 :契约论与掠夺论。契约论认为 ,政府是人们自愿订立契约的产物 ;人们通过自愿让渡部分权利而产生公共权力组织———政府来保护个人的生命、自由和财产 ,并获得某些公共服务。掠夺论则认为 ,政府是掠夺或剥削的产物 ,是统治者压迫被统治者的工具。因此 ,政府是一个阶级或集团的代理机构 ,其作用是代表该阶级或集团的利益压迫和剥削其他集团或阶级。新制度经济学认为 ,上述“两种理论都是不全面的” ,都不能涵盖历史和现实中的所有政府形式 ;从理论推演的角度看 ,政府带有契约和掠夺的双重属性。因此 ,新制度经济学倡导政府起源的“暴力潜能”分配论。在它看来 ,“正是‘暴力潜能’分配论使两者 (契约论和掠夺论 )统一起来。”若暴力潜能在公民之间进行平等分配 ,便产生契约性政府 ;若这样的分配是不平等的 ,便产生掠夺性政府。因为暴力潜能的分配决定了政府的性质 ,所以政府是一种在暴力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的组织。由于政府可以理解为在暴力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的组织 ,它和另一类组织———企业一样 ,也要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它的行为也...  相似文献   

8.
在讨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起源上,有两个学派值得关注,即资源学派和能力学派两大理论派别。从20世纪2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是这两个学派的共同起源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这两个学派则分别强调能力和资源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而分道扬镳。一、能力学派与资源学派的起源及演进20世纪20年代,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在其著作《经济学原理》中提出企业内部成长论。1959年艾迪斯·彭罗斯在她的《企业成长论》一书中深入研究企业成长问题并提出了企业内在成长论的思想,她认为被新古典企业理论视作“黑箱”的企业资源和能力是构成企业经济效益的…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渐开始关心一个问题,那就是企业到底是谁的?针对这个问题主要有两种观点,第一观点认为股东作为企业的投资者是企业的最终所有者,所以企业应该是股东的,企业的价值体现在股东价值最大化:这种观点在资本劳动雇佣经济时代是毫无疑问的,资本家投资购买设备、雇佣工人,资本的投入者是企业的所有者,企业是权益资本投入者的企业。这种观点在财务会计理论中体现为业主权论(Proprietary Theory),该理论在传统的财务会计实务中是居于主导地位的。在业主权论下,收入表示为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费用则表示为所有者权益的减少,复式记账体系中,它可以直接增记或减记资本或者所有者权益账户。第二种观点认为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它的价值不仅体现在股东价值的最大化上,还应该包括关键相关利益者的利益,在财务会计理论中体现为企业论(Enterprise Theory)。  相似文献   

10.
王志平 《经济师》2000,(10):75-76
知识经济的兴起 ,改变着企业所运用的经济资源的形态和结构。在不少企业中 ,实现存在的无形资产和智力资本已经取代了实体性、货币性资产和资本的主体地位。但是 ,现行的会计体系未能及时反映这样的变化。于是 ,希望改进会计方法的呼声悄然响起。一、复式记账会计——高寿 5 0 0岁虽说会计活动的出现已有几千年 ,但现代意义上的会计却是同西方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与发展同步的。公元 130 0年 ,复式记账法在意大利北部城市首先使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是 ,1494年 ,一个名叫巴其阿勒 (L.Pacioli,145 0 - 15 2 0 )的威尼斯修道士 ,在他的传世名…  相似文献   

11.
从"国企"改制透析"国银"改制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湲 《当代财经》2002,(4):28-31
明晰的金融产权结构和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是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的基本要求;而资本充中率则涉及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目前面临的诸多问题。我国银行与证券业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回归既是国际潮流,也是国有商业银行经营制度变迁的最终选择。我国银行业与证券业混业经营应选择选择的混业经营模式,即这种混业经营模式巳不再是单纯地追逐利润,而更多的是竞争所迫或业务开拓所需,具有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国实行的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根据不同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关系,以及这些不同生产要素在财富的生产中所作的贡献产生的一种分配形式。“要素所有权”是生产方式的前提和起点,它决定生产资料和社会成员在各生产部门间的分配,是“按要素分配”原则存在的依据,“要素贡献”是按要素分配原则的最终决定因素。在按要素分配理论中,正确认识“要素所有权”与“要素贡献”两者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是理解按生产要素分配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徐翔 《开放时代》2011,(3):46-60
"家国论"可谓儒家政治学说最根本的部分,它往往也被认为是中国民主政治进程的最大障碍。本文由乔治·莱考夫的道德政治论出发,借由其关于基于家庭的两种道德模式——"严父模式"与"慈爱父母模式",考察儒家(孔孟)的"家—国"观。作者试图指出,儒家的家国观以及以此为基础的"民之父母"观念更接近莱考夫理论中反权威的"慈爱父母模式"而非"严父模式"。由此,作者尝试从权利和道德两个面向重审"国之本在家"的意义,及其可能启示的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14.
为了保证“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中国传统的政府推动型城市化呈现出两种特征,即政府的“全能”与城市化的“失灵”。政府的“全能”表现为行政干预因素在对城市规模确定、城乡要素流动和城市化道路选择等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城市化的“失灵”即表现为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曲折、城市化进程缓慢、城市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的要求和低于世界同等发展中国家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新经济"是伴随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而出现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新经济"与"知识产业"和"知识经济"息息相关,它们一脉相承,有着继承和演进的历史关系。"新经济"之新主要呈现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四个方面。新技术是"新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新产业是"新经济"的主要载体,新业态是"新经济"的经营状态,新模式是"新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产业联合、业态融合等方式形成的新的商业模式。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偏私或偏公的观念,已难以对所有权社会化的趋势作出合理的经济学解释.所有权本身的逐渐衰落和约束的逐渐弱化,使得所有权发生着深刻的变革.超越"公"与"私",实现公与私观念的更新,建立现代社会化的产权制度就成为所有权变革的价值取向.这对于深化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从复杂性科学角度出发,阐述“三个代表”在探索中国社会系统演化中的复杂性思维,指出“三个代表”为中国社会系统自组织进货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张宁 《经济学家》2003,(2):78-87
本文探讨了全金融的基本概念,指出了全金融运作模式和全金融产品的基本特征。作者认为,全金融具有目前任何金融混业经营运作模式或单个金融机构所不具备的强大金融功能,是世界金融未来的新形态;全金融运作模式是世界金融未来的主导运作模式;全金融产品是全金融运作模式生存和发展的微观基础,是世界金融未来的主导产品形式。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许成安同志《对“价值”和“剥削”范畴内涵的探讨》一文的主要观点提出了质疑:一是许文在“价值”的内涵方面要人们“温习”所谓的马恩的两段话,一段根本不是马克思的话,而是被马克思批判的阿·瓦格纳的话,一段虽是恩格斯的话,但其本人后来已多次作了自我否定。许文提出这两段话表现出了调和不同价值概念的倾向,显然无助于“深化价值理论研究”。二是许文对“剥削”范畴的理解偏于文化、道德、法律乃至“词性”,而未作为经济学范畴来认识,同时对剥削在今天的历史正当性缺乏应有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对“价值”和“剥削”范畴内涵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价值理论研究的前提是对价值范畴进行定义。经济学说史上的四大价值理论对价值范畴内涵的解释是不同的。深化价值理论研究应该重视对马克思和恩格斯有关“价值是从一种比较中或关系中得出来的”思想的研究。而允许并鼓励私营经济发展,则需要对剥削范畴的词义性质进行界定,无论从我国的传统文化还是从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的出发点来看,剥削都是非正当的和值得谴责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