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过去一段时间,由于一些国家经济持续增长,贫困人口大大减少,但是经验表明,经济增长并非是根除贫困的灵丹妙药,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必然地导致贫困人口数量的下降,这是因为大多数的经济增长都是不"平衡的",富人、开放地区以及新兴产业增长速度较快,而穷人、落后地区和产业往往受惠极少,这种分配上的不平等常常让增长的减贫效应事倍功半,甚至还可能使贫困人口意外地增加.本文利用世界银行提供的有关中、印、俄、巴四国的数据,利用面板数据的模型,将收入增长、收入分配差距方面的变化对贫困人口数量的影响量化,进而从经验上证明,惠及穷人的"亲贫式"增长才是根除贫穷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益贫式增长是对穷人有利的经济增长,它关注穷人在经济增长中的受益程度,被认为是有效减贫的最佳经济增长模式。益贫式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是减贫的最大动力,但是经济增长是减贫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高速的经济增长必须配合更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才能实现贫困快速下降。实现益贫式增长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通过经济增长直接提高穷人收入;另一种是通过政府公共再分配使贫困人口从经济增长中间接获益。本文通过对益贫式增长的含义及其实现路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和总结,以期为学界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叶敏 《经济学》2010,9(1):495-508
企业家能力与物质资本的结合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而这两种要素禀赋可能由不同的个体持有,因此,只有在个体间合理分配这两个要素的报酬,经济才能增长。本文给出微观机制来表明企业家能力异质的一群个体如何形成金融中介联盟,并在个体层面引进无穷期动态拉姆齐模型,个体通过优化自身的选择而促进整个社会的经济增长。我们还给出了富人扶持穷人的价格涓流效应和反哺涓流效应,来描述金融中介对经济增长以及收入分配影响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反哺与分配:金融中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家能力与物质资本的结合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而这两种要素禀赋可能由不同的个体持有,因此,只有在个体间合理分配这两个要素的报酬,经济才能增长。本文给出微观机制来表明企业家能力异质的一群个体如何形成金融中介联盟,并在个体层面引进无穷期动态拉姆齐模型,个体通过优化自身的选择而促进整个社会的经济增长。我们还给出了富人扶持穷人的价格涓流效应和反哺涓流效应,来描述金融中介对经济增长以及收入分配影响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转轨时期的中国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了中国20年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格局演变历程,认为尽管中国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但由于收入分配不公所导致的社会不稳定因素也在加剧。笔者结合西方发展经济学关于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从中国国情出发,批判了"增长主流论"的观点。认为为实现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动态协调发展,我们在用财税手段对收入分配差距进行调整的同时,也必须对权力机构、垄断、教育制度进行改革,以寻求标本兼治之策。  相似文献   

6.
在投资和外贸出口都面临发展约束的情况下,提升消费、扩大内需时经济增长的拉升作用成为新形势和新格局下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所在.扩大内需的关键在于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和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前提则在于理清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的传导关系.本文尝试选择一个新颖的视角,即基于需求的研究框架,综合分析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主要思想综合为:收入分配在给社会总需求带来"激励效应"的同时.也同样带来了"抑制效应",其经济影响取决于两者的净效应.  相似文献   

7.
高云虹  刘强 《财经科学》2011,(12):90-98
本文基于对贫困的分解,运用贫困弹性的动态特征,选取《中国统计年鉴》相关年份城市住户分组数据,深入分析收入增长和收入分配因素对中国1991-2009年间城市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的影响。结果表明:(1)高速的经济增长对我国城市绝对贫困率下降起决定性作用,但收入分配恶化对城市相对贫困率上升有显著影响。(2)收入水平越高,则收入因素对城市减贫的促进作用越强,且分配因素所引起的贫困变动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等,则收入因素对城市减贫的促进作用越弱,且分配因素所引起的贫困变动越小。因此,我国今后的城市减贫,应在继续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的同时,以改善收入分配不平等为重点。  相似文献   

8.
经济增长、收入差距与农村贫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同时发生的居民收入增长和收入差距扩大对农村贫困减缓具有不同的影响。本文在住户调查数据的基础上,讨论了不同时期经济增长和收入差距对于农村贫困减缓的作用大小,估算了不同年份经济增长和收入差距的贫困减缓弹性,并根据Shapley分解讨论了分项收入对贫困程度的影响以及分项收入不均等性的贫困减缓弹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们对贫困内涵、贫困的性质和原因的认识日益加深,反贫困战略也从片面强调经济增长向经济增长与公平分配并重的方向转变。换句话说,反贫困战略日益重视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有效的反贫困战略是:既实现惠及贫穷人的经济增长,又实现有利于经济增长的再分配;而增加贫穷人的受教育机会,提高其知识水平,使贫穷人享受基本的医疗保健,改善其健康状况,解决穷人的基本生活需要,改善其营养条件,是再分配战略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文章讨论穷人经济学与西奥多·舒尔茨的穷人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西奥多·舒尔茨最初讲的是解决农业的贫困问题,而文章认为穷人经济学更具有普遍意义。正像温总理所说的"世界大多数是贫困人口,如果你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那么你就会懂得经济学当中许多重要的原理。"温总理是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穷人的经济学"的。这是一个关乎社会发展公平与和谐的问题,是对传统经济学以增长方式带动效率提升的"富人理论"的一种修正。  相似文献   

11.
顾松年 《江南论坛》2002,(10):15-16
苏锡常地处长江三角洲,是紧靠上海的江苏繁华地区,在这个地区建设都市圈,曾有人发出疑问:“该不该圈住苏锡常?”我认为,关于建设苏锡常都市圈的必要性及其意义,在江苏省里有关文件以及一些专家意见中已说得比较清楚,并且这一决策已在付诸实施中,目前值得一探的不是“该不该圈”而是“怎么样圈”才能使之顺利实施的问题c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出现了将我国公有制形式与公有制实现形式混同的情况,这在理论和实践上都站不住脚。股份制“姓公”或“姓资”关键要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里。对于理论界和媒体对马克思著作和中央有关理论指导的误解,需要引起重视,有必要澄清理论是非,以避免理论误导可能产生的多种混乱和消极后果。  相似文献   

13.
"人口红利"效应与中国经济增长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中国经济"增长奇迹"源于多种因素,"人口红利"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当前,我国的人口红利主要表现为较高的劳动人口比例和劳动力配置效率.但人口红利并非可持续.长期看,随着我国人口出生率下降,劳动参与率将下降;短期看,我国城乡劳动力流动障碍依然存在,不利于劳动力配置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因此,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消除城乡劳动力流动障碍,是实现我国"人口红利"效应最大化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许成安同志《对“价值”和“剥削”范畴内涵的探讨》一文的主要观点提出了质疑:一是许文在“价值”的内涵方面要人们“温习”所谓的马恩的两段话,一段根本不是马克思的话,而是被马克思批判的阿·瓦格纳的话,一段虽是恩格斯的话,但其本人后来已多次作了自我否定。许文提出这两段话表现出了调和不同价值概念的倾向,显然无助于“深化价值理论研究”。二是许文对“剥削”范畴的理解偏于文化、道德、法律乃至“词性”,而未作为经济学范畴来认识,同时对剥削在今天的历史正当性缺乏应有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共和国一甲子探讨“中国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维  玛雅 《开放时代》2009,(5):126-139
人民共和国已经度过一甲子时光,来到了一个新三十年的十字路口。中华民族向何处去,是保持伟大复兴的强劲势头,还是东施效颦,从此走向衰败和被奴役之路?“正题”与“反题”的争论方兴未艾。“合”题应该在“中国模式”之中。中国的成功挑战经济学的“市场与计划两分”,挑战政治学的“民主与专制两分”,挑战社会学的“国家与社会两分”。总结中国模式能够提供新鲜知识。促进我国学界对本土文明的自觉,促进“中国话语系统”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 ,山西经济要实现腾飞 ,关键是使用好人才。从现实和长远看 ,山西人才资源开发战略的实施 ,最终目的是使用。如何用好人才 ,这就需要因事用人 ,量才使用 ,知人善用 ;需要用当其时 ,适时开发 ,用而不疑 ,放手使用 ;需要确立竞争激励淘汰机制 ,激发人才活力 ;需要竞争上岗 ,科学评价 ,严格奖惩 ,建立科学动态的用人机制等。  相似文献   

17.
一家庭企业的生命力很强,但生命周期却很短。据美国布鲁克林家族企业学院研究,“有70%的家庭企业未能传到下一代。88%未能传到第三代,只有3%的家族企业在第四代及以后还在经营。”美国麦肯锡咨询公司的研究结果也差不多:“所有家族企业,只有15%的企业能延续到第二代以上”。改革开放后,我国出现了大量的民营企业,但其平均寿命很短。掘统计,我国每年新生15万家家族式民营企业,同时每年又死亡10万家,有60%的在5年内破产,有85%的在10年内死亡,其平均寿命只有2.9岁。但是,世界上也有一些家族企业的寿命很长,有的有活到几百岁迄今还充满生机与活…  相似文献   

18.
保险是分散风险的经济保障制度,中国是一个巨大的保险市场, 1995年 10月 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生效时,全国有近百万家企业和 1亿多居民投保财险, 3亿多居民投保寿险。随着养老、失业和医疗三大社会保险项目的推出,中国的保险市场令西方国家的跨国公司更加眼红。例如德国安联保险集团主席 1999年 1月 25日在上海说:在未来几年内,日本以外的亚洲寿险市场的保费收入将达到 700亿美元,年均递增 10%,而中国市场的增长速度将超过这一幅度。在中美已达成的贸易协议中,中国必须同意今后在发放保险业许可证时不能再有无经济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韩林合 《开放时代》2001,(3):99-103
作为新兵穿上了军服。我的技术知识大概不会派上用场。为了摆正我在这里的位置,需要非常好的心情和哲学。今天当我醒来时,就如同是一场梦一样,我好象突然又令人不解地坐在了中学的教室里。就我的地位而言,我也不无滑稽。我是以几乎令人滑稽的微笑来做那些最为低贱的差事的。没有进行工作。①这是性格的耐火试验(Feuerprobe),因为为了不丧失自己的好心情十精力,这需要极大的力量。( 14[ 10. 8. 14]) 夜里1点钟突然被叫醒。中尉质问我,并让我立即去探照灯处。“不要穿衣服”。我几乎光着身子跑到指挥航楼上…  相似文献   

20.
靳涛 《经济学家》2007,(5):18-26
本文通过对中国经济转型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实证研究,发现经济增长是直接推动经济体制转型深化的内在动力,而经济转型虽然对经济增长有长期的影响作用,但这种作用却不是决定性的.在制度与增长二者关系中,制度虽然是影响增长的长期重要因素,但这种影响却不是决定性的;而恰恰相反,增长对制度的影响却是决定性的.这说明制度创新在增长的大背景中更易达到,而中国改革成功的经验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