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甘肃省农产品地理标志主要分布在中草药、果业等特色农业产业中,其对本地区农业产业发展、区域品牌的建立以及地方知名度的提高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甘肃省农产品地理标志申请及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制约着地理标志产品品质的提高和信誉的树立。立法层面逐步整合工商、农业、质检三套地理标志保护制度,执法层面建立协作运行机制,加大宣传,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名研究农业知识产权的专家,刘丽军表示,地理标志是产品来源的一种标识,最早源于欧洲,是国外为了宣传、保护其特定地域的产品而进行的一种知识产权保护。地理标志申请应当是农业产业化进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一种对农产品进行品牌经营和保护的重要手段。但是,当前我国各地在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申请中存在一定误区。刘丽军表示,地理标志的申请目的是保护特定地域的产品品牌,该产  相似文献   

3.
“中国地理标志”作为来源于特定区域的产品品质和相关特征,主要取决于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因素,并以地域名称冠名的区域性公共品牌,它对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由于中国地理标志品牌构成复杂,利益相关者众多,其治理具有较高的复杂性与多态性。本文在对“中国地理标志”品牌特征进行分析基础上,按照多案例研究思路和扎根理论分析方法,归纳了核心企业主导型、无组织型和政府管理型三种中国地理标志品牌治理模式,并对不同模式内涵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中国地理标志品牌改善治理的相应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4.
刘秀 《特区经济》2010,(10):161-163
地理标志保护涉及的产品主要是农产品,因此地理标志是涉农的知识产权。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知识产权保护是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必然选择,对于弘扬农业资源文化、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激发农民本地自豪感、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非凡。地理标志专门保护制度正成为中国保护地理标志知识产权、提升特色农产品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于今年3月1日正式生效,其保护的550个地理标志产品覆盖地域范围广、产品种类多,主要涉及农业和制造产业.协定是我国近年对外商签的首个重大、全面、高水平的地理标志双边协议,对于保障区域特色品牌、促进中欧贸易投资与合作、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我国应借协定生效之机,打造特色化中国品牌,提升中欧...  相似文献   

6.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于2011年第2期上刊发了《区域产业品牌化战略研究》一文,其中存在两点值得商榷之处:首先在阐释地理标志时,错误地使用了原产地的相关理论;其次,将区域内地理标志权的保护和产业集群的发展局限于品牌推广,同时未能有效解决原文中提及的“公地悲剧”问题.在就相关问题提出质疑和商榷的基础上,我们建议区域产业聚集区应通过集体商标、原产地标记注册的双重保护来解决“公地悲剧”等问题,以实现区域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机制和政府引导的双重作用下,各地出现了一批以空间邻近性和产业关联性为基本特色的产业集群。随着集群的发展,在一些区域出现了产业集群整体品牌现象。区域品牌是以所在区域与产业集群名称为标志的集体公有品牌,是产业集群的商誉总和,其内涵是一种共同的声誉。区域品牌具有区域性、公共性与效应持久性等特性,其根本属性是公共性。区域品牌一旦形成,集群内的任何企业都能享受到区域品牌给它带来的利益。从现实看,区域品牌往往以集体商标和地理标志的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8.
农产品地理标志是一种优质的区域品牌,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以农业农村部注册登记的农产品地理标志为基础数据,运用ArcGIS制图、泊松回归等方法,实证研究山东省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山东省不同种类农产品地理标志空间分布上呈现出空间非均衡状态,不同地市之间差异较大,总体呈现出东多西少的分布格局。自然条件对于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空间分布影响最大。山东省各地政府应该结合国家相应的政策法规,出台一些有针对性的规章制度来推动当地农产品地理标志产业的发展,因地制宜,逐步优化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空间格局,要加强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利用,发挥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品牌效应,帮助农民增收增产,促进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臧兴东 《特区经济》2010,(10):259-261
地理标志制度有两项重要的功能:一是通过产地名称授权许可保护特色产品品牌;二是通过强制性质量技术要求保护特色产品品质。地理标志与特色产业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其作为一种地域性、独特性及制度赋予的特定权利,对特色产业具有聚集效应,可以引导和开发地理标志产品的产业集群,同时该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又将会保障、提升地理标志产品的质量、信誉与品牌。本文从产地名称保护与产业品牌导向发展、标准化体系与产品品质保护、产业集群与特色产业规模发展等三个方面分析特色产业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0.
谌飞龙 《发展》2007,(11):111-111
"土特产"品牌一般以"地名 特产"的形式存在.目前,国内研究"土特产"品牌的视角包括原产地保护、地理标志、区域历史品牌等、其侧重点分属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不同学科,主要表现在原产地研究侧重于经济学的国际贸易、区际贸易领域;地理标志研究侧重于法学中的知识产权(商标权)保护研究;区域历史品牌侧重于管理学中的公共品牌(即公共物品)维护利用.  相似文献   

11.
刘兰凯  梁静 《科技和产业》2020,20(10):86-94
从区域品牌建设主体视角出发,通过扎根理论进行质性编码,开发区域品牌信任维度量表,包含政府制度信任、政府扶持信任、行业治理信任、企业规范信任、企业意识信任五个维度。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对量表进行信度及效度检验。提出区域品牌信任应从政府、行业协会以及企业合力构建,优化政府职能,加大制度保护力度;行业协会应约束企业集群,联合多部门协同治理;企业塑造良好形象,增加顾客与品牌间的情感交流。  相似文献   

12.
肖文金 《特区经济》2011,(8):222-224
区域品牌是产业集群发展的产物,是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我国工程机械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形成了明显的产业集群现象,产业区域竞争优势开始显现。如何利用当前国际国内工程机械发展的有利市场环境,建立我国工程机械产业区域品牌,其战略运作模式是政府引导、企业自主、行业管理,可从区域品牌观念、政府重点扶持与服务、战略管理与营运体系、行业管理、集群创新与扩散等方面推进工程机械产业区域品牌战略模式实施。  相似文献   

13.
任赟 《世界经济研究》2012,(12):72-77,86
战后日本进入经济快速增长期,环境污染事件频发,环境问题使日本曾经是世界上的污染大国。通过国家、地方政府、企业、群众的共同努力,时至今日环境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环境技术得到广泛的推广,产业结构向耗能低、污染少的产业转移。这些成果的取得主要是日本科学合理的环境政策以及严格、彻底、有效地采取措施落实各项环境政策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日本地方政府先于国家制定区域环境政策和环境标准,对国家层面环境政策和环境法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同时,日本地方政府结合区域产业发展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环境监督和管理,为日本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做出巨大贡献。目前,我国许多地方政府对国家环境政策采取抵制的态度,阻挠或干预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分析日本地方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的作用对我国地方政府在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中的职能转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基于产业集群的农产品区域品牌生成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吉多  朱清海  李雪 《乡镇经济》2009,25(1):103-107
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对推动农业产业集群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作为农产品区域品牌的生成主体,可从提升农业产业集群竞争力、环境竞争力、整合营销等角度为构建农产品区域品牌提供力量源泉,并推动农产品区域品牌按照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的路径不断演化。  相似文献   

15.
张晓涛 《特区经济》2009,(11):228-229
本文深入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FDI对我国民族品牌产生的消极影响,强调了民族品牌是促进我国经济腾飞的重要保证,提出了"中国人用中国品牌"的观点,建议政府运用法律支持、政策保障、舆论宣传等手段扶持民族品牌发展,倡导全社会形成"以用国货为荣"的民族意识。  相似文献   

16.
李友谊 《特区经济》2006,(5):289-290
我国现行农村集体土地制度存在不少弊端和缺陷,这些问题只有靠制度改革且制度必须法律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改革农村集体土地制度,需要从基本原则入手,以科学确定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并健全其治理机构为核心,全面革新和完善包括配套法律制度在内的农村集体土地法律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7.
楼屹 《特区经济》2013,(9):90-93
本文通过财政分权改革的框架下分析中国财政体制的经验研究,总结了财政分权改革进程中各阶段的改革特征,并对现行体制所引发的问题进行归纳。中国由于缺乏法律的保障、地区发展不平衡、事权和财权划分不规范和地方政府预算软约束等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需要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体制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18.
袁俊  吴殿廷  肖敏 《乡镇经济》2008,24(2):74-77
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种新的世界遗产类型。文章首先讨论了农业文化遗产地保护与发展的三个方面的矛盾;指出生态旅游是打开农业文化遗产地保护与发展困境的钥匙,并具体分析了生态旅游对农业文化遗产地经济发展和遗产保护双重作用的机制;最后,从生态旅游规划、遗产保护监测体系建设、社区共建及法制建设管理四个方面对农业文化遗产地生态旅游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政府的适时介入、适度干预是强化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必然之需。但是,政府对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干预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这种干预起到了提高农村财务人员素质、规范农村财务管理以及从源头治腐等积极效应;另一方面,这种干预也引发了侵害集体财产、增加基层政府财政压力等负面效应。当前,亟须对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政府干预的路径进行优化:一是要明确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政府干预的基本原则,二是要解决好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政府干预的四个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20.
易元红 《改革与战略》2011,27(12):177-179,186
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武汉城市圈集群式民营企业在技术创新能力、竞争能力、政府服务需求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文章建议,通过构建制度化的区域合作机制、创新金融体制、提升创新能力、建立服务体系、培育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等途径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