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结合20世纪以来发生的四次主要国际金融危机,从市场传导、金融传导、政策传导三个方面系统分析金融危机对贸易结构的影响和传导机理。  相似文献   

2.
文章主要讨论了在我国较高通货膨胀率和人民币汇率不断升值的环境下,汇率传导机制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文章通过设立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后得出结论:我国存在汇率传导的不完全性,人民币升值是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我国的通货膨胀率的变动不能完全由汇率变动来解释.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的扩大,汇率变动对国内物价水平的影响效果及其变化趋势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总结的基础上,本文利用2000年1月———2009年4月相关指标的月度数据,分别采用协整方法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实证考察分析了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变动对国内价格的长短期传导效果,并运用递归最小二乘法考察了人民币汇率传导效果在样本期内的动态变化趋势。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升值短期内对国内进口价格、企业商品价格和消费者价格具有紧缩效应,但长期间对消费者价格具有通货膨胀效应;近年来影响我国汇率传导效果的重要因素有2001年美国的9·11事件和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中国与前18大贸易伙伴的月度双边数据,计算了双边贸易收支的长期汇率弹性和收入弹性。结果表明汇率弹性有正有负,存在相互抵消现象,因而汇率对中国总的贸易收支影响可能不显著。另一方面,收入弹性普遍大于汇率弹性,再加上全球经济的长期增长幅度一般要超过汇率变动幅度,因此,中国和贸易伙伴的经济增长对中国贸易收支的影响要明显大于汇率,中国的巨额贸易顺差主要来源于中国和全球的经济增长而非汇率变动,因此以中国存在贸易顺差而要求人民币升值缺乏充分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文章分析研究的前提条件,是宏观经济条件保持稳定的情况下,排除其他影响因素,从传导作用的影响方面分析汇率波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从理论的层面分析,汇率对国际贸易的传导机制仅有两个渠道,分别是价格弹性渠道和风险偏好渠道。前者侧重于汇率水平变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作用,也就是货币贬值、货币升值对国际贸易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后者侧重于汇率变化所带来的汇率波动风险对于国际贸易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6.
亚洲金融危机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当前亚洲金融危机的发展趋势自1997年5月东南亚货币危机发生一年多来,一度波及到东亚地区,形成亚洲金融危机,其间经过国际社会的援助和东南亚、东亚国家的努力,整个亚洲金融形势渐趋缓和,特别是经济规模最大的印度尼西亚,苏哈托总统和平辞职,避免了国内政...  相似文献   

7.
亚洲金融危机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本文考察了东南亚各国的汇率制度及变迁,分析了导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汇率制度及政策方面的原因,即历次的制度变迁并没有改变其真天的政策及制度实效,东南亚各国实际上仍然实行的是具有致命性缺陷的美元钉住汇率制;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和论证了与东南亚国家相适应的“最优汇率制度”并试图论证和探讨与东南亚国家以及类似国家相适应的最优汇率制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汇率传递及其对贸易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赵大平 《世界经济研究》2005,104(9):37-40,47
本文首先介绍了汇率的进出口价格传递理论和汇率的国内消费价格传递理论,然后分析了这两类汇率传递对贸易平衡的影响。本文的分析得出,汇率变动对贸易平衡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汇率传递的速度和程度,以及两类汇率传递之间的关系。单从汇率传递来看,汇率变动对竞争性商品进出口的短期影响较大,长期影响较小;对垄断性商品进出口的短期影响较小,长期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人民币汇率一直是关注的一个焦点,近期汇率走势不断上下波动,势必将增加汇率弹性.本文就目前加大人民币汇率弹性的问题给出了具体的条件分析.  相似文献   

11.
二战后至今,日本利率政策总体经历了3个阶段的历史演进,这3次利率政策变革对中小企业融资模式产生了重要影响。普通银行、中小企业金融机构和政策金融机构等分别在不同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我国正值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中小企业融资难困境亟待解决,因而日本中小企业融资模式演进的经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应对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性金融危机,中日两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刺激性政策措施。通过对政策的具体分析并利用潜在变量——危机强度,研究刺激政策对金融危机和宏观经济的效果,结果得出,中日两国均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两国政府采取的经济刺激政策对应对金融危机均有所成效,危机强度的走势日本比中国更理想,中国的危机强度比较随机。中日两国的经济刺激政策都改善了GDP、就业、通货膨胀、贸易差额等主要宏观经济指标,但在中国出现了通货膨胀,在日本产生了经济衰退和通货紧缩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世界金融一体化已成为二十一世纪主要经济特征,并强烈的影响着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政策,关乎国家金融安全,而选择适当的汇率制度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杠杆。本文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出发,历史地比较地分析了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的选择要素、内在结构及其战略取向。  相似文献   

14.
本文旨在检验人民币实际汇率弹性在国别间的不对称性.文章以中国与G-7各国1990--2005年季度贸易数据为样本,采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RDL)和Pesaran等(2001)边限检验(the bound test)方法,对中国与G-7各国双边贸易方程进行了协整估计.结果显示,对应于不同的贸易对象国,人民币实际汇率弹性存在明显的不对称性,这种不对称性既取决于国别间进出口需求的差异,也取决于国别间人民币相对价值的不对称性变化.得出的结论是,仅靠汇率干预非但不能纠正我国总体外部失衡,还有可能导致外部失衡的结构性或总体性恶化.  相似文献   

15.
自泡沫经济崩溃以来,日本财政赤字危机日渐严重,虽然2006年稍事好转,却于全球金融危机中,再次深陷财政危机的泥沼。2011年,日本政府为东海岸地震而额外增加的财政支出又使日本雪上加霜。日本陷入财政危机困境的原因主要在于:经济景气、人口老龄化、制度因素、欧美反衬因素、公共投资乘数下降以及维持庞大公共支出规模等6个方面。文末预测日本在今后的几年中,仍无法阻止国债余额的增长,赤字财政危机状况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构造一个基于金融环境约束的开放经济体跨期模型,对不同汇率制度面临不同名义冲击下的经济绩效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由于浮动汇率对于宏观经济的冲击吸收能力依赖于该国金融环境的发展条件,因此新兴市场的汇率制度退出和转轨决策应当着眼于克服金融约束的关键性门槛.本文的跨国经验分析也进一步证实了模型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人民币汇率调整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军 《新疆财经》2006,(1):23-26
我国长期实施汇率低估以及固定汇率制度,使我国的经济结构遭到扭曲,产业结构不能得到优化,影响了国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升。中国人民银行于2005年7月21日宣布,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人民币汇率制度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并且使人民币升值1.9%。这一决定的实施能够使汇率水平逐渐向均衡汇率水平靠拢,汇率的形成机制逐渐得到完善,而且能够使我国经济结构进行有序调整,使我国的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8.
胡冬梅  袁君宇 《南方经济》2019,38(11):94-112
文章扩展了Yang(2007)的厂商定价模型,对汇率传递非对称性、特点和成立条件进行理论分析,发现对称传递需要满足严格的条件,而现实中更常见的是非对称汇率传递。在一定条件下,商品需求弹性越大,越可能呈现出口国货币贬值传递率高而升值传递率低的特点。利用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国出口日本的966种商品价格数据,发现汇率波动向价格传递具有非对称性:(1)人民币升值时,日元价格上涨较少;而贬值时,价格下降较多。我国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较大,在日本市场上面对的是一个强竞争结构。(2)若月度升值超过一定幅度(测算约为2.43%),传递率又会有所上升,说明尽管日元价格易跌难涨,但在升值导致成本上涨较多、明显挤压利润时,厂商不得不适当提高日元售价。采用2000年至2018年9月日本从中国进口单位价值指数进行稳健性检验,得出类似结论。现阶段稳定的人民币名义汇率对我国出口企业是更为有利的。  相似文献   

19.
“三元悖论”与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三元悖论”从宏观上揭示货币政策独立性、汇率稳定、资本自由流动三大金融目标之间的相互制衡关系, 是汇率制度选择问题的一个基本理论分析工具。我国现行的汇率制度实质上是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在金融进一步开放的背景下,其弊端日益凸现,改革现行的汇率制度势在必行。我国现实经济条件决定了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近期目标只能是建立汇率目标区,长期目标则是建立浮动汇率制。  相似文献   

20.
日本金融危机长期化与复杂化的原因透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刘刚 《现代日本经济》2007,153(3):21-24
素来以金融“立”国、金融“强”国著称的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却遭遇世界近现代金融史上持续时间较长、损失较为惨烈的“滑铁卢”,虽然看似偶然却又事发必然,所有这一切都是由于长期隐藏在日本政治、经济、历史和文化之间的潜在矛盾集体爆发综合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