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本文以1978-2007年中国经济为考察对象,分析宏观经济要素的波动性和协动性,归纳总结中国经济周期的特征事实.本文研究显示,运用奇异谱分析方法分析GDP增长率和其他经济要素增速的波动,发现存在着三种类型经济周期:9.3年左右的朱格拉周期,4.8年左右的政治经济周期和3.5年左右的基钦周期,而不是单一经济周期.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研究发现,9年左右朱格拉周期,深层次原因在于外部因素(净出口和外资)周期性冲击,而非是通常意义上的固定设备更新投资;4.8年左右的政治经济周期,与政府官员换届效应关系密切.此外,城市化和科技资本存量的增速,分别存在15.1年和26.4年周期振荡现象,二者水平提升将有助于延长经济周期.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根据中国1978年到2008年宏观经济数据,运用HP滤波算子从中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分离出增长部分和周期波动部分,讨论了中国的真实经济周期。并讨论了HP滤波算子的平滑指数λ分别取不同的值λ=6.25和λ=100,相应地,分别得到不同的真实经济周期并进行比较分析;然后讨论了各产业国内生产总值的周期波动与总产出的周期波动的协动关系;最后,本文还分析了就业与总产出周期波动的协动关系。  相似文献   

3.
先行指标体系由于在反映经济景气状况上具有先兆性,成为研究和预测经济周期波动的一种重要方法.从经济运行先行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来看,主要包括确定基准循环指标、遴选先行指标体系、编制经济运行先行指数三个环节.本文从这三个环节对国际通行的研究方法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4.
我国宏观经济景气监测预警指标体系构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宏观经济景气监测预警的发展历程宏观经济运行是具有周期性的,在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种状态中循环往复,所以通过相关数据和经济表现对经济景气进行必要的预测就成为可能。景气监测预警体系就是利用经济周期理论全面客观地判断经济运行是处于过冷、过热还是稳定,是扩张还是收缩。从而预示经济的下一步发展趋势,为个人、企业、政府提供有益的经济景气信息。早在上世纪初,西方经济统计学家就开始经济景气指标的研究。早在1909年美国巴布森统计公司就发布了巴布森指数。美国布努克达尔经济研究所也于1911年编制发布景气指标。对后世影响较大还是哈佛指数,哈佛指数1919年开始在《经济统计评论》上定期发表。由于哈佛指数曾一度对宏观经济景气作出了十分准确地预测,它曾风行一时,但是它未能预测出震撼资本主义世界的大危机,之后虽然几经调整效果仍然不佳,最终于1941年中断使用。哈佛指数失败后,美国经济周期波动监测研究工作的中心转移到美国经济研究局(NBER)。由于NBER的扩展指数不能表示经济周期的强弱程度,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提出了合成指数法。1975年,美国商务部在《商情摘要》上逐月发布修订后的景气指数。新的监测系统是由不同层次的景气指数构成...  相似文献   

5.
既有研究大多从宏观的角度去分析实体经济和股市的关系,极少从中观或微观的角度研究这一问题.本文以纺织服饰行业为例,采用相关分析、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从中观的角度实证分析实体经济和股市的相关性.结果发现:从纺织服饰行业来看,行业景气指数与股价指数表现出明显的同涨同跌性,行业景气决定了股价的走势,股价不能提前反映行业景气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从理论上来说,商业银行的贷款行为具有一定的顺经济周期特点:在经济景气上升的时候,企业总体的盈利性和财务状况好转,银行的贷款增加,进一步刺激了经济增长;在经济景气下降的时候,企业总体的盈利性和财务状况恶化,银行的贷款减少,进一步放缓了经济增长。但是,经济景气的上升不是无限度的,如果那样的话,对所有的人来说都是一个福音。经济增长总要受到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金融资源)的制约而不可能一路凯歌,任何国家的经济增长都要经历波段性的增长,有波峰也有波谷。在经济景气上升时发放的贷款尤其是长期贷款在经济景气下降时有可能…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动态因子模型计算了反映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景气缺口,并测算了景气缺口与通货膨胀率的滚动相关系数和景气缺口对通货膨胀的时变拉动效应。计算结果表明,我国通货膨胀具有顺周期特征,但顺周期性近期有所下降,景气缺口对通货膨胀的拉动效应减小。本文认为,在当前我国较高的通货膨胀水平下,维持当前紧缩的宏观经济政策仍然是合意的选择,但由于牺牲率较大,政策力度不宜继续加大以避免伤害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8.
以2007年7月1日至2013年12月3日为研究区间,基于DCC-MGARCH模型对美国次贷危机前后美国股市影响亚洲七国和地区的时变传染性进行实证研究,并从基本面因素与非基本面因素两个层面解释金融传染的内在机理。研究表明,次贷危机期间,存在着美国股票市场对亚洲七国和地区股市的时变动态传染机制,金融危机的传染提高了美国与亚洲各国和地区股市的协动性;亚洲各国和地区股市也存在显著的协动性与传染性,各国股市动态相关系数存在着显著的均值回归现象。  相似文献   

9.
以2007年7月1日至2013年12月3日为研究区间,基于DCC-MGARCH模型对美国次贷危机前后美国股市影响亚洲七国和地区的时变传染性进行实证研究,并从基本面因素与非基本面因素两个层面解释金融传染的内在机理。研究表明,次贷危机期间,存在着美国股票市场对亚洲七国和地区股市的时变动态传染机制,金融危机的传染提高了美国与亚洲各国和地区股市的协动性;亚洲各国和地区股市也存在显著的协动性与传染性,各国股市动态相关系数存在着显著的均值回归现象。  相似文献   

10.
雷文妮  李柔  崔小勇 《金融研究》2018,457(7):18-33
本文搜集并整理了1995年到2010年114个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运用离散因变量模型,发现出口产品多样性高的国家倾向于实施浮动汇率制,出口产品多样性低的国家倾向于实施固定汇率制,这与传统的最优货币区理论相悖。进一步研究表明,出口产品多样性低的国家,其与世界经济协动性高,倾向于实施固定汇率制;出口产品多样性高的国家,其与世界经济协动性低,倾向于实施浮动汇率制。殖民者早期的移民死亡率对当前国家的出口产品多样性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经济"新常态"趋势的加深,研究开放经济下考虑到不同经济周期阶段影响的我国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问题尤为重要。本文建立了包含汇率等七变量的MS-VAR模型,在区分不同经济增长区制的前提下,利用广义脉冲分析,探讨了开放经济下不同经济周期阶段我国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研究结果表明,非线性模型能够很好地拟合我国的经济周期波动,且货币政策效应在方向、目标变量以及经济周期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借鉴Alter、Beyer(2014)的思想,将各省份地区经济周期的波动性作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代理变量,将额外的溢出效应定义为传染性,并引入控制变量来控制共同因素影响,使用包含外生变量的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广义脉冲响应函数的变化来考察各省份之间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传染性。结果表明,我国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存在明显的非对称传染特性,实施传染的主要地区为东部经济发达的省份,受传染的主要地区为经济发展模式较为单一的省份。一些省份在一定区域内具有较强的交叉传染性。  相似文献   

13.
王致远 《中国外资》2011,(10):216-217
本文试图运用所学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中国东中西三大区域之间及每个区域内部各省份之间的经济增长状况进行单位根和协整检验,并根据Bernard&Durlarf(1995,1996)对收敛的定义,得出结论:中国东、中、西三大区域之间的经济增长不存在收敛趋势,从长期来看,各地区受三个或者两个(p-r)共同冲击的影响。中西部地区内部各省份之间的经济增长不存在收敛的趋势,而东部地区内部各省份之间的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收敛性。  相似文献   

14.
杨音 《中国证券期货》2012,(10):196+281
在经济一体化的今天,经济协动性是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事实.而近年来,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双边贸易联系愈发紧密.本文选取日本与印度作为东南亚国家的代表,通过HP滤波法求得中国与印度的经济协动性更高.接下来文章以贸易成本作为经济联系的衡量指标,通过实证模型研究了影响中国贸易成本的因素.其中国家类型对中国贸易成本影响最大,国家距离和相交边界其次,关税对于中国贸易成本的影响较小.本文就影响因素对中国开放经济提出了制度、基础设施以及贸易壁垒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从理论上来说,商业银行的贷款行为具有一定的顺经济周期特点:在经济景气上升的时候,企业总体的盈利性和财务状况好转,银行的贷款增加,进一步刺激了经济增长;在经济景气下降的时候,企业总体的盈利性和财务状况恶化,银行的贷款减少,进一步放缓了经济增长。但是,经济景气的上升不是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试图运用所学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中国东中西三大区域之间及每个区域内部各省份之间的经济增长状况进行单位根和协整检验,并根据Bernard&Durlarf(1995,1996)对收敛的定义,得出结论:中国东、中、西三大区域之间的经济增长不存在收敛趋势,从长期来看,各地区受三个或者两个(p-r)共同冲击的影响.中西部地区内部各省份之间的经济增长不存在收敛的趋势,而东部地区内部各省份之间的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收敛性.  相似文献   

17.
2003年中国货币政策:评论意见与调整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稳定取向、积极操作、市场原则1998年以来,我国政府确立了扩大国内需求的长期政策指导方针,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拉动了国有投资需求与非国有投资需求、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以及国内需求与国外需求,有效促进了经济增长。从2002年起,中国经济增长速度逐季加速,经济景气强劲复苏,重新进入经济周期扩张阶段。2003年,中国经济继续稳步扩张,即使受非预期的非典疫情的负面影响,仍然表现出高经济增长与低通货膨胀相配合的良好格局。预计2004年,中国经济景气将能够实现从经济萧条到经济繁荣的经济周期形态转换,即实际GDP增长速…  相似文献   

18.
明确省际经济与金融的关系以及经济增长中金融因素的促进作用是我国经济学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采用面板数据检验方法研究我国省际间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高度相关的关系,东部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大于西部地区,西部地区金融相关比率的系数大于中部地区。我国大部分省份实际利率和经济增长之间并不相关,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我国名义利率没有完全自由化,实际利率影响储蓄进而影响资本投资和经济增长的效应没有显现。各省的自发经济增长水平存在显著的差异,说明各省的经济基础、技术、制度、文化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存在明显的省际差异。  相似文献   

19.
《中国城市金融》2008,(9):74-74
我国最新一轮经济周期起始于2000年,与历史上其他周期相比,它带有更为鲜明的“国际色彩”,具体表现在:一方面,世界经济的回升和快速增长的国际需求消化了国内的“过剩”产能,延长了中国经济景气上升期;另一方面,受次贷危机和高通胀的影响,世界经济已经先于国内经济进入了调整期,出口需求的下降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下拉作用。  相似文献   

20.
2004年分行金融研究处尝试构建辖区中观经济金融分析框架,先后完成了《货币政策:统一性前提下部分内容的区域差别化研究》、《关于过热行业和宏观调控的几点思考》、《我国(1953--2004)各省与全国经济景气同步性研究》、《投资推动和结构优化: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一个实证分析》、《结构差异:西部与全国工业化的一个比较研究》、《西部开发与东北振兴:两大区域经济结构的比较与支持政策的思考》、《1998年以来货币政策在陕西的传导效果研究》等一系列报告。同时,加强地方经济金融运行分析,完成了《西北五省区经济金融分析报告》和《西北五省区1-3季度货币信贷调查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五省区全年的经济金融运行情况进行了总体分析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