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农业持续发展的思路国家统计局《关于199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中指出:“全年农业总产值8008亿元,比上年增长3%……但农产品流通体制还不完善,农业发展不稳定问题依然存在”。这说明农业生产虽有较大增长,但其发展具有不稳定性。农业发展的不稳定性与生态环境基础脆弱密切相关。正如十三届八中全会的“决定”所指出:“人口增长过快和耕地减少的趋势尚未有效控制。农业投入不足,物质技术基础薄弱,综合生产能力不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我国农业发展之所以会同时呈现农业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恶化两种态势,其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在发展农业生产时,没有处理好农业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高质量推进数字农业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也是河南省由农业大省迈向农业强省的必由之路。文章结合河南省县域数字农业发展实际,从推进数字农业新基建、加快数字技术与农业发展的相互融合、整合农业数据资源3个方面提出提升数字农业发展水平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以来,数字经济的热度居高不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数字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提出了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目标。文章分析了数字经济对农业生产环节、物流环节、销售环节、售后服务环节产生的影响,探索了数字经济如何赋能农业生产方式变革,对推进数字经济与农业融合路径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吴桥路径     
通过调查我们感到.吴桥发展高效规模农业的成绩是实实在在的.吴桥的实践不仅给人以振奋.更能给人以鼓舞和启发第一.发展高效农业与突出工业“第一方略”、与招商引资“第一要事”并不冲突目前,有的地方和同志认为,抓工业、抓招商是头等大事.发展高效农业不仅分散精力.而且一时难以见效.政府又得不到什么实惠.因而对发展高效农业不那么热心吴桥的实践证明.  相似文献   

5.
农业是乡村建设的基石,以数字技术促进农业发展、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数字农业发展为数字乡村建设指明了方向,数字乡村建设为数字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文章以宿迁市堰下村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数字农业发展和数字乡村建设互促机制成效,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期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和数字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数字经济有助于城市内劳动收入更加平等吗?本文基于农业转移人口和城市人口收入差距视角,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和相关城市层级宏观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会扩大农业转移人口与城市人口之间的劳动收入差距,这一影响在不同收入阶层的农业转移人口和城市人口间基本显著存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农业转移人口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且更倾向于参加非正规就业,导致劳动收入低于城市人口,同时在就业过程中数字经济对农业转移人口存在就业歧视;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通过资本生产率上升、产业智能化、产业结构转型挤压了农业转移人口的相对劳动收入,政府数字化治理能力提升反而加重了农业转移人口和城市人口间的收入差距。本文认为,政府应积极提升农业转移人口数字技能,在引导数字资本创造就业岗位的同时,有效破除户籍壁垒、公共政策供给不均的制度现状,以缓解数字经济引致的城市内劳动收入不平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马克思产业资本循环理论为基础,从融合的基础设施条件、融合发展的主体和环境以及融合发展的过程三个维度,深入分析数字经济与农业融合发展的逻辑。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数字经济与农业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2011-2020年中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使用层次分析法与CRITIC权重法相结合的主客观组合赋权法、Dagum基尼系数测算与分解、Kernel密度估计、Moran’s I指数分析等方法,对数字经济与农业融合的发展水平、区域差异、时空演化以及空间关联进行了测度与分析。研究发现:中国数字经济与农业融合发展水平在研究期内逐步提升,但整体水平较低;数字经济与农业融合发展水平在四大经济区域和三大粮食功能区存在明显差异;数字经济与农业融合的基础设施条件、融合发展的过程、融合发展的主体和环境三个维度的指数值从高到低依次递减,且融合发展的过程维度的指数值增速最大;数字经济与农业融合发展水平的区域总体差异存在扩大趋势,区域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各区域内大部分省份之间数字经济与农业融合发展水平的差距逐渐扩大,但极化现象明显减弱;数字经济与农业融合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但该特征仅在东...  相似文献   

8.
现代农业经济的表达,多用农业产值和人均收入这两个数字。这两个数字比较直观,可比性强,便于统计,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呆板,只是自身纵向的比较,缺乏横向与其他数字模块的比较;二是容易出现虚假,人为加大数字,而农户个人也由于对收入、产值、利润的概念模糊,产生数字的含混和不清。由此可见,应该辅之以其他说明性数字来表明农业经济的真实状况和所处位置。   1.非农业人口与农业人口的比例。这里用了非农业人口这个概念,并没有用城市人口这个概念,主要是考虑县以下及乡镇中非口粮自产自足人口,并不在城市人口统计之中…  相似文献   

9.
为促进数字农业经济发展,构建数字农业经济新模式、丰富数字农业经济新形态已成为刻不容缓的社会命题。文章围绕数字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参照发达国家与我国地方数字农业经济模式下的实践成果,分析了数字农业经济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优化数字农业经济模式,促进数字农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数字技术作为生产要素应用于农业与金融,是具有革命性的创新。从农业的角度观察,数字技术有效克服了资源环境对农业发展的约束,对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意义重大。从金融的角度观察,数字技术改变了金融供需关系,传统的基于财产抵押获取金融供给的方式逐渐转变为基于信用获取供给,实现了供需平衡,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农村金融环境。本文着眼于数字技术对农业经济运行和农村金融事业发展的影响,基于实践和理论层面的观察,提出数字金融服务于农业强国应瞄准的关键领域,以及在数字金融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政府有所作为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业服务贸易的内涵、核算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数字经济赋能农业服务体系的有利条件下,农业服务贸易已成为顺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培育中国农业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的重要增长点.当前对农业服务贸易的研究和统计核算仍处于初步探讨阶段.论文从概念界定、内涵分类以及统计核算等方面构建了农业服务贸易的内容体系,分析了中国发展农业服务贸易的必要性,并在对比国内外农业服务贸易...  相似文献   

12.
荷兰的农产品出口名列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法国,其中蔬菜、鲜花、奶酪等均居世界出口第一,农产品的出口创汇占全国出口创汇总额的1/4。该国农业的骄人成就归功于高水平的教育、科研与生产的紧密结合、工厂设施技术的应用和完善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农业协会、农业合作社和农民联合会)。荷兰农业中最能给人以深刻印缘的是设施农业的高投入、高产出和高效益。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数字经济加速向我国农业农村领域渗透,为农业经济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良好契机。农业数字经济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被社会各界公认为数字经济下一片有待深度挖掘的蓝海。当前我国数字经济与农业经济的融合发展还存在着一些现实的堵点,而国际上农业经济数字化转型的典型模式可为我国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十四五”时期,我国应从推动地方政府加快国家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的落实、完善乡村数字硬软件基础设施的建设、构建服务于培养数字农民的人力资源体系、加快农业经济数字化转型的科技攻关步伐等四个方面寻求突破路径。  相似文献   

14.
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发展数字化农业已成为当前乡村振兴中的热门话题。数字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一种高级形式,发展数字农业是实现农产品精准化、智能化、绿色化生产的重要抓手,对我国数字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5.
贾晶 《农业经济》2023,(10):23-25
数字技术为我国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数字经济生态下,农业发展迎来了新的发展目标与发展契机,充分利用数字技术,融入现代化农业市场,对我国农业高质量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分析数字经济生态下农业发展的现实问题,新的发展目标及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6.
温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过去一年的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作了规范性的总结。此前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从12个大的方面比较详尽地展示了一年来的丰硕成果。无论是听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还是读统计公报,都会令国人喜笑颜开,甚至是心花怒放。因为在这“十一五”的开局之年,国民经济稳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大幅提高,中国社会在大踏步前进。透过一串串令人心旷神怡的数字,会听到中华民族正在向伟大复兴目标奋进的铿锵锣鼓。  相似文献   

17.
在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日前举行的“数字农业论坛”上,上海交大与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同组建的“数字农业联合实验室”揭牌成立。据了解,“数字农业联合实验室”将在3S技术  相似文献   

18.
保障二十一世纪我国的国家安全,首先要保证我国16亿人口的食物安全。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农业科学技术,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数字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以及“数字地球”的重要内容,将是二十一世纪农业的重要标志,也是  相似文献   

19.
王景  曾丹丹  孔露露 《山西农经》2023,(21):163-165+187
针对我国数字农业发展中数字农业人才供需不匹配问题,通过分析发达国家数字农业人才培养中多样化的农业教育模式、专项的数字技术培训和政府扶持农业转型政策经验,对我国数字农业人才培养提出建立高素质农民教育体系、构建高效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以及政府对数字农业人才培养的一系列支持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分析渭南市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现状,将盐碱地治理蕴涵的农业文化、生态环境教育资源融入其中,为渭南市特色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生态环境治理保护与产业的融合发展提出可借鉴的思路。[方法]利用渭南市统计年鉴、中国休闲农业年鉴、渭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通过RMP分析方法,从旅游资源、旅游市场和旅游产品方面讨论渭南市盐碱地特色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的条件和可行性,并提出可实施的盐碱地特色休闲农业旅游产品。[结果]渭南市农业资源良好,盐碱地改良技术成效显著,在盐碱地改良的基础上发展旅游切实可行。根据渭南市盐碱洼地和盐碱滩地提出水塘养殖体验游和科教文化体验游,在盐碱地改良利用的基础上,为渭南市休闲农业旅游增添农业文化和生态环境教育内涵,从而提升科教型休闲农业旅游的竞争力,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结论]在我国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在挖掘农业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内涵,明确以农业为基础的产业定位,坚持以生态教育为导向的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