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新兴国家汇率制度转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新型市场经济国家的汇率制度转型的研究,分析了汇率制度转型前宏观经济的状况,认为:自愿转型对经济没有负面影响,而危机推动的转型会对经济产生较大的负面冲击。并总结了对我国汇率制度改革值得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文章采用带符号约束的因子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模型(FSR-BVAR),检验了引入汇率预期后实际汇率波动对宏观经济目标影响效应的变化,对比分析了实际汇率和汇率预期对宏观经济目标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汇率预期对宏观经济调控具有引导作用,汇率升值预期对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和就业具有正向引导,对物价水平具有负向引导;引入汇率预期,实际汇率波动对稳定物价水平和促进就业的有效性显著提升,对促进经济增长有效性无明显变化,对平衡国际收支有效性有所下降;在预期引导下,汇率预期对促进经济增长和平衡国际收支的调控更有效,实际汇率波动对稳定物价和促进就业的调控更有效;汇改后,预期引导下的实际汇率对经济增长、物价水平及国际收支的调控能力显著提高,对就业影响效应减弱,而汇率预期对经济增长、价格水平及就业水平的调控效果减弱,对国际收支影响效应增强。  相似文献   

3.
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制度开始实行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从此人民币汇率开始了浮动的历程.本文首先对我国现行汇率形成机制的内容和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然后在此基础上根据相关汇率理论和中国实际情况分析得出自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现时走势为"升幅可控、波幅较小"的缓步升值态势,并对宏观经济增长差异、国际收支状况、外汇储备、利率差异、物价变动水平等影响人民币汇率走势的重要囚素进行分析.最后对人民币升值的正负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马家慧 《广西经济》2023,(4):114-120
通过使用东盟五个国家2000—2021年的面板数据,讨论内在经济增长以及汇率制度选择对一国外汇储备积累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增长对外汇储备规模的影响呈正相关关系;随着东盟五国汇率制度浮动程度或灵活性的提高,一国外汇储备水平也随之增加,说明即使逐步放宽对汇率的管制,东盟五个经济体依然会持有更多的外汇储备;对外债务规模也与外汇储备正相关;而金融开放度与外汇储备显著负相关,说明资本管制程度更高的经济体会持有更多的外汇储备。总结东盟五国现状以及研究结果可以推断:目前这五个国家储备资产规模较大,国内经济增长和汇率制度选择是导致外储不断增加的重要因素,为预防过多储备带来的负面效应,东盟五国应优化外汇储备结构、促进储备多元化,并建立安全有效的金融网络。  相似文献   

5.
周颖 《亚太经济》2006,(2):53-56
本文集中考察的是菲律宾汇率制度和国际收支的情况。分金融危机之前和危机之后两个阶段来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菲律宾的汇率制度有待于进一步优化;菲律宾经常项目收支长期大量逆差资本项目的开放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不应盲目地过早开放。  相似文献   

6.
国际和国内的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宏观经济政策的实现必须同时满足四大目标,包括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以及国际收支平衡。而一国为实现这几个目标,利率与汇率政策是必然被应用到的重要工具,二者在控制通货膨胀、引导资源有效配置、防范金融风险和协调国际收支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同时二者之间的关系也成为了宏观经济领域研究的热点话题。利率与汇率同属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本文首先针对两者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现实经济环境,选取具有近几年来具有代表性的利率及汇率指标,运用Eviews软件中的结构化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人民利率与汇率进行实证分析,以更好的解释两大宏观经济杠杆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和外汇储备大幅增长导致了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形成。目前我国已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且已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因而外汇市场供求和国际收支状况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逐步加大。本文基于外汇供求模型构建了我国国际收支影响人民币汇率形成的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出口、外资流入和外汇储备变动对汇率的影响比较显著。最后基于上述分析对如何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汇率制度与经济绩效关系研究表明,一是汇率制度与通货膨胀之间呈现出十分复杂的关系,不同的汇率制度表现出的通胀水平存在着明星的基异;三是汇率制度与货币危机之间没有明确的对应关系,何种汇率制度更易促成货币危机,只有结合汇率制度特征和特定的经济环境与金融制度背景才能加以判断,三是汇率制度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汇率制度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取决于特定的经济和金融发展水平。并且,笔者从制度理论角度对汇率制度与经济绩效关系做出进一步阐释。在此基础上,引申出入世后现阶段人民币汇率翻度应是货币当局在实际中重归真正的管理浮动汇率制。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当今 185个国家 (地区 )八类汇率制度进行了考察 ,总结了影响汇率制度选择的主要经济因素 ,即GDP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开放度。并在分析中国汇率制度历史变迁的基础上 ,根据汇率制度依存的经济因素分析 ,探讨了中国汇率制度的改革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使用121个国家30年的面板数据,从外汇储备占GDP的比重、外汇储备占外部资产的比重以及外汇储备占外部负债的比重3个角度度量一国的相对储备规模,讨论内在发展阶段以及汇兑安排对一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水平对外汇储备相对规模的影响呈倒U型特征;金融发展水平与外汇储备相对规模显著负相关;金融开放度越高,外汇储备相对规模越低;实行固定汇率制度以及中间汇率制度的经济体,其外汇储备相对规模更高。结合回归结果、优势分析以及中国现状可以推断,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汇兑安排是导致外汇储备规模高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