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物流外包关系的定义出发,从静态与动态两个视角,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关系营销理论以及整合理论的角度对现有的有关外包关系的前因变量与绩效结果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整合理论对物流外包关系变量交互作用的探讨、物流外包关系演化的前因和结果变量、不同文化背景下物流外包关系的影响变量以及基于我国情景物流外包关系演化变量的实证研究是未来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戴玲艳 《经济师》2010,(3):110-111
文章对物流外包可能产生的合作风险问题进行了探析。首先,根据物流外包的定义得出企业与第三方物流公司的战略联盟关系;其次,分析了物流外包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风险,物流外包合同条款不完善,供应商垄断问题以及物流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同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3.
物流外包作为一种基于合作关系的动态的、开放的、复杂的运作模式,其外包风险时刻存在.因此,将物流外包与风险管理相结合,加强对物流外包运作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对于企业降低风险,减少损失,提高物流外包的价值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企业外包物流的选择与合作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通过对第三方物流的分析,指出了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之间的关系正在从简单的储运合同/分销阶段向物流业务外包方向发展。笔者分析了企业使用外包物流的主要原因,探讨了企业选择合适的外包物流的关键因素以及企业如何更好地与外包物流进行合作关系的管理。  相似文献   

5.
企业物流外包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物流外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同时也面临着业务受控、商业机密泄漏和人力资源方面的风险。文章从企业长远规划的视角,提出企业物流外包的策略,即选择适合的物流供应商、建立双方信任合作关系,以及建立物流绩效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6.
卢志舟  郝玉龙  张仲义 《生产力研究》2007,(11):111-112,123
物流外包是研究现代物流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运用交易成本理论提出了企业物流外包的边界条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企业物流外包与资产专用性的关系,并建立了相应的模型,通过对模型的研究,分析了中国目前企业物流外包出现困境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分工理论出发,利用超边际分析法,构造了一个物流外包选择模型,并对模型有关参数进行分析,希望得到一个较有说服力的物流外包的形成机制理论,以便为物流外包的实践提供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8.
第三方物流合作风险的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第三方物流合作风险直接关系到企业物流外包策略的实现。分析了第三方物流合作风险的几种形式,提出了一种把模糊评价和灰色系统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并举例进行了说明。这种评价方法结合两种评价方法的优点,使评价结果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9.
根据核心竞争理论,企业应当把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与供应商外包关系的研究已经成为学界和经济界的研究热点.但主要针对产品、IT、物流以及人力资源等领域,对于生产性服务行业的外包供应商研究很少涉及.在对传统供应商选择经典理论的23个指标分析整理的基础上,结合生产性服务行业的特殊性,调整形成新的指标体系.并通过因子分析法,得出生产性服务行业外包供应商选择的关键要素,结果可以支持对生产性服务外包供应商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物流外包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及其风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分析了物流外包双方间的相互关系,外包过程中的悖逆选择和败德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外包风险,并从信息披露、价格补偿和全面监控等角度对物流外包中的风险规避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倾向于将物流外包,以此来增强自身企业的竞争力。物流外包是企业提高物流速度,降低物流成本的有效手段。物流外包的主要特征体现在关系合同化、功能专业化、服务个性化、信患网络化以及价值增值化5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供应链管理下物流外包风险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广 《技术经济》2007,26(8):28-30,38
结合了现代企业理论中的交易费用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供应链管理理论,对物流外包风险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提出了供应链环境下物流外包风险分析的四阶段模型,同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规避策略。  相似文献   

13.
由于物流外包中物流需求方与物流服务商之间的签约后的信息不对称,带来了第三方物流中的道德风险。物流需求方通过对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监督激励能够有效地减少服务商的机会主义行为,提高服务商的服务水平,克服第三方物流应用中的负面效应。本文基于物流外包中第三方物流的违规动机和外包的风险,运用非合作博弈论的理论和方法,构建了第三方物流的监督博弈模型,并应用混合纳什均衡模型对第三方物流的监督问题进行了定量分析,详细分析了物流需求方和服务商的决策行为,求出了混合战略纳什均衡点,得出了制约博弈双方决策行为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了对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有效监督的若干建议,为物流需求方提供了有效监督决策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朱要武  葛岩  丁玫 《经济师》2006,(8):161-161,164
现代物流与流通产业的关系日益密切。商业流通企业通过实施物流外包业务,借助第三方物流(物流外包)服务来创造更多价值,将有助于其核心竞争力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5.
毛家宁 《当代经济》2010,(6):112-113
本文从云南煤炭生产的特点和煤炭物流的现状出发,论述了自营物流与物流外包的优势与劣势,分析了煤炭物流外包的优势与劣势,阐述了煤炭企业外包的困难,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探索构建支撑云南煤炭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物流运作体系。  相似文献   

16.
马燕陈伯施  曾建平 《技术经济》2004,23(10):62-64,F003
<正>1.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制造企业专注于他们的核心业务而纷纷将其他的一些非核心业务,如物流等外包 给第三方,并已成为一种流行的趋势。在实施外包策略时,跨公司问的协调活动变得日益重要。这种变化打 开了一个研究企业间合作,企业间关系如何形成、如何管理,企业间的业务操作是如何协调等的新领域。近  相似文献   

17.
物流外包作为物流模式中的一种主要形式,在降低物流成本、集中精力发展核心业务、提高顾客满意度和企业生产效率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企业物流外包也存在诸多风险,如造成内部员工的抵制、信息泄露和失去对企业物流业务的控制力等。分析企业物流外包的利益和风险,提出一系列防范管理风险的相关措施,为物流外包企业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刘彦平 《经济经纬》2006,(3):142-145
食品供应链的具体形态和结构受到各种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在食品供应链中发展物流外包,对于委托企业和供应链的整体绩效有着直接的促进效果。在食品供应链中的原材料供应、加工生产和销售等环节,物流外包均有着广阔的发展机会。食品供应链成员企业可以选择采取运输外包、配送外包、全部外包、合资和剥离等物流外包战略。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物资流通成本范围的理论分析,提出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的五种方法:坚持高质量和按时的物资供货方式,物流人员要参与工程技术设计,选择合适的供货方,改善与供方的关系和试行物流外包。  相似文献   

20.
基于交易费用的物流外包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物流外包是界于市场和层级之间的混合形式。通过物流外包企业可以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运作效率。物流外包成本由采购成本和交易费用构成。借鉴威廉姆森的启发性模型分析发现:只要资产的专用性不超过一定程度(文章中K^+点),则市场交易就有着明显的优势。随着专业化分工的加剧以度合作竞争的发展,交易的资产专用性程度提高,企业昔日的纵向边界不断被市场所取代。在新旧边界之间就成了物流外包的最佳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