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和东盟是重要贸易伙伴,伴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的建立,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关系更加紧密.本文利用学术界最新改进的贸易引力模型,对1995-2009年中国向东盟出口农产品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东盟农产品关税税率的下降导致中国向东盟的农产品出口增加,农产品关税税率下降1个百分点,中国向东盟的农产品出口大...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对引力模型加以改进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各省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增长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①中国省份地区生产总值对中国各省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影响明显,东盟GDP影响并不明显,第三方GDP及其关税税率变化显著影响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且对中国从东盟进口农产品的影响大于中国对东盟出口农产品的影响;②中国省份之间农产品贸易的加强导致了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减弱;③中国各省份与东盟之间的农产品竞争力水平对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产生了正向影响;④不能把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增长归功于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和中国加入WTO,两者对于促进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作用较为有限,因而不能忽略世界经济增长对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增长所产生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共建“一带一路”中,中国与东盟国家优势互补,东盟各国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合作。文章基于2002—2020年中国出口东盟各国的农产品数据,分析了中国对东盟国家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构建拓展的贸易引力模型,研究中国对东盟各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潜力。结果显示,中国对东盟国家开展农产品贸易的潜力较大,未来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相似文献   

4.
黄勇  牛惠亭  李谷成 《农业技术经济》1985,(收录汇总):113-129
中国—东盟自贸区是中国最早建立、进展最快、效果最实的自贸区,其建立与发展对推动中国农业对外开放格局、拓展农产品多元化进口渠道及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采用反事实的合成控制法评估CAFTA战略对东盟整体和各成员国的农产品贸易效应,并通过生存分析进一步评估CAFTA战略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效应的持续性。研究发现,合成控制法较好地复制了CAFTA战略实施之前中国与东盟双边农产品贸易情况;CAFTA的建立对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产生了贸易促进效应;但CAFTA战略对不同成员国双边农产品贸易效应不仅大小不同,甚至方向相反。进一步的生存分析发现,CAFTA战略实施延长了中国对东盟农产品贸易效应的持续期。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对中国东盟农业合作进展与合作内容进行较系统的分析,并结合现实情况综合分析了中国东盟农业合作对双方产生的影响,认为加强农业合作有利于创造一个“双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6.
7.
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是中国和东盟合作的五大重点领域乏一,基于农业在中国和东盟大部分国家经济中的重要位置,双方始终都将农产品贸易作为开展合作的重点.本文在对当前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格局进行分析后,提出中国应该如何进行选择才能使该格局更有利于中国.  相似文献   

8.
中国与东盟农产品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本文阐述了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的现状,采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对中国和东盟各国农产品的出口比较优势进行对比,并通过对主要农产品的分类型计算,分析了中国与东盟国家不同类型农产品的出口比较优势。本文认为随着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的种类将呈现多元化;中国与东盟主要农产品比较优势呈现互补;尽管中国在农业上的比较优势不及东盟主要国家,但在农产品加工方面却显示出了非常强大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9.
CAFTA实施十年来,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快速增长,对贸易效应及其来源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政策参考价值。本文基于贸易效应测度和分解两步法,从农产品总体和分类产品两个层面定量评估CAFTA的事后贸易效应,探讨其对我国农业的影响。结果表明,CAFTA对双边农产品贸易的推动作用明显,增长主要来自贸易创造;占我国从东盟进口70%的重点产品表现出明显的贸易创造效果,CAFTA贸易效应的产品结构性特征显著;CAFTA建设中快速的贸易开放在带来较大贸易利益的同时并未对国内产业造成冲击,未来应优先选择贸易结构互补的国家开展自贸区谈判。  相似文献   

10.
偏好差异对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边境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构建全球一般均衡模型,使用2007年区域间投入产出数据考察本土偏好和地区偏好对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边境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地区在农产品的消费中存在显著的本土偏好;本土偏好的存在增加了双边农产品贸易边境效应。中国国内3个地区在农产品的消费中存在明显的地区偏好;地区偏好的存在减小了双边农产品贸易边境效应,即增加了双边农产品贸易流量。  相似文献   

11.
中国商务部已制订《农产品出口“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到2010年使国内农产品出口总值达到380亿美元,实现年均增长7%的总体目标。商务部对外贸易司有关负责人在“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统计学会经济形势报告会”上指出,从量上看,这一目标并不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产品出口日本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运用引力模型分析了日本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经济影响。研究发现,日本蔬菜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制定越严格,我国蔬菜出口的阻力就越大,同时,由于与日本的标准相差甚远,我国蔬菜无公害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我国农产品出口日本没有发挥应有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我国农产品贸易带来开放环境和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其中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存在就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在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下,我国农产品的出口额减少,生产成本增加,并导致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下降、农民生产积极性降低等。但从长远看,它有利于国内农业生产的产业化经营、技术革新、结构调整、战略转型,从而融入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14.
2001年~2009年,中国农产品出口哈萨克斯坦一直保持着较快增长,年均增长率为24.9%。本文运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将中国农产品出口哈萨克斯坦的增长分解为市场需求效应、产品结构效应和产品竞争力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市场需求效应和产品结构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哈萨克斯坦具有正向增长效应,而产品竞争力效应则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哈萨克斯坦具有负向增长效应。  相似文献   

15.
TBT规则及其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影响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TBT的定义“贸易技术壁垒(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TBT)”一词,正式出现于世界贸易组织的《贸易技术壁垒协定》(WTO/TBT协议)中,但该协议并没有对技术壁垒进行明确的定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贸易技术壁垒就是技术性贸易措施(Donna Roberts,Timothy E.Josling,and David Orden,2000;叶柏林,2002;郭从彭,2001等)。但也有很多研究者根据研究的需要对贸易技术壁垒进行了定义。如高文书(2003)认为所谓贸易技术壁垒就是指,由于各国的标准、技术法规、合格评定程序、检验检疫措施等技术性贸易措施的体系不同,或水平不同,或信息不足,或不能相互协调,或歧视性制定和实施而给国际贸易造成的障碍。  相似文献   

16.
一、法国食品进口程序(一)一般程序考虑到法国流通渠道的多样性,对于新的出口商来说,很重要的是选择适合其产品的进口方法。法国的购买商一般喜欢通过中间商(批发商、代理商)来购买。食品进口到法国需要经过以下的步骤:1.清关。办理清关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公司,他们应该能够向进关口岸的海关当局呈交与进口食品有关的必要文件(如商业发票,提货单,货物原产地证明书,卫生检疫证明)。中国出口商的清关过程可委托给法国运输商或法国的进口商或批发商来完成。清关应该在进入口岸或飞机场的海关办理处完成。所有装船单据应该用法语。2.有些产品在…  相似文献   

17.
崔海默 《山西农经》2021,(7):29-30,33
国际商品贸易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提高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在“一带一路”大力提倡农业对外直接投资、中国与东盟多年农业贸易往来的背景下,分析2010—2019年中国对东盟的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和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额数据,探究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对东盟的农业对外直接投资能够正向影响中国-东盟之间的农产品贸易额。根据这一影响,提出了增加东盟FDI和农业FDI总量,以加强两个经济体贸易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为应对SPS措施对新疆出口农产品造成的影响,目前主要采取推进标准化出口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和与周边国家进行技贸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新疆出口农产品的品质,但目前的应对中存在企业获取贸易信息渠道不畅通、出口产品品种结构不合理、精深加工不足、标准化意识淡薄、农产品出口认证滞后等问题,建议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优化出口农产品结构、推进标准互认与多边互认以及加快培育复合型人才队伍,以降低SPS措施对新疆出口农产品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中国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之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戎杰 《南方农村》2009,25(4):60-63
中国农产品(含食品)安全问题是目前较为敏感且备受关注的话题。由于近期国内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国内外普遍认为中国出口农产品也同样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事实上,就中国出口农产品而言,由于受到进出口双方严格的质量监测以及相关管理措施的约束,其质量整体上优于大多数农产品出口国家。  相似文献   

20.
基于CMS模型的中国茶叶出口东盟增长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叶是中国极具传统与规模优势的产品,进入21世纪以来东盟在中国茶叶出口市场中地位日益凸显,对中国茶叶出口东盟展开研究已成为中国茶叶出口研究的一个重点,而如何把握中国茶叶出口东盟的增长因素则成为此项研究的一个难点。文章在分析中国对东盟茶叶出口贸易增长、市场结构及产品结构现状基础上,运用CMS模型对中国茶叶出口东盟增长因素展开研究。研究发现结构效应及其细分下的增长效应、市场效应、商品效应对出口增长起正向带动作用,结构交互效应则起阻碍作用,其中结构效应、增长效应、市场效应为主要影响因素;竞争效应及其细分下的整体竞争效应和具体竞争效应对出口增长带动作用愈减,且具体竞争效应近阶段起阻碍作用,其中整体竞争效应是主要影响因素,中国各类茶叶产品在东盟市场均具有竞争力,其中绿茶竞争力水平有所降低,红茶基本保持,茶制品逐步提升;二阶效应在其细分的纯二阶效应和动态二阶效应共同作用下对出口的增长由阻碍作用转变为正向带动作用,纯二阶效应在各阶段起正向带动作用,动态二阶效应不断提升,在近阶段起正向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