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权威信息     
财政部:印发《革命老区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6月7日,财政部印发《革命老区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同时废止2009年7月30日公布的《革命老区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根据管理办法,中央财政在年度预算中安排革命老区转移支付资金。省级财政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可在年度预算中安排一定资金,与中央财政补助资金一并使用。革命老区转移支付资金不要求县级财政配套,不得为其他专项资金进行配套。  相似文献   

2.
最近,财政部颁发中央对地方一般性税收转移支付办法,主要内容是: 一、支付原则。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的分配将依照影响财政收支的客观因素,采用统一规范的方式操作。地方标准财政收入根据地方相关税种的税基和税率计算,并适当考虑实际收入情况确定。  相似文献   

3.
财力性转移支付是我国中央财政向地方财政转移支付的重要方式之一,其主要目的是平衡各地区间财力差距,促使地区间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本文主要对这种转移支付方式的内容、结构、数量规模进行描述。财力性转移支付在平衡地区间财力上作用明显。但是由于财力性转移支付在全部转移支付中所占比重仍然很低,因此还难以解决地区间公共服务不均等问题。因此,建议要持续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清理、归并和规范专项转移支付。  相似文献   

4.
财政转移支付作为财政管理体制的制度性调整,对于弥补体制缺陷、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近年来,鄞州区财政转移支付规模逐年增加,区对镇乡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也从初期的单纯以财政困难程度为依据,到建立转移支付制度,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可用财力状况、基础设施差异等因素,实施了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  相似文献   

5.
财政转移支付是实现各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手段,本文采用基尼系数分析了财政转移支付的横向均等化效应。认为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具有一定的均等化作用,但转移支付以后地区间财力差异依然较大。就此提出实现均等化的相关政策建议,包括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和比例,控制专项转移支付的规模,逐步建立以一般性转移支付为主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6.
正编辑部: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增长机制,重点增加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把革命老区列为重点增加转移支付地区之首,不应该只是在语言上对老区的一种安抚,要体现首位优先和占比最  相似文献   

7.
蔡澜 《中国集体经济》2012,(6X):117-118
随着《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以及《实施细则》的实施,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主体地位得以明确,风险管理进一步加强,第三方支付行业正式被纳入国家监管体系。但是,第三方支付领域在沉淀资金及其孳息的归属及支付安全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仍存在一定问题,文章就上述问题展开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财政转移支付是1994年实行分税制以来平衡中央-地方以及区域间财力不均的制度,我国专项转移支付又始终占据着财政转移支付的重大比重。专项转移支付在确定资金转移地区,资金转移项目以及每个专项拨款多少的标准是如何确定的?这些都取决于专项转移支付的决策过程。文章通过多源流分析视角来探析我国财政专项转移支付的决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了解我国财政专项转移支付的决策过程。  相似文献   

9.
2012年上半年,是一个还愿的季节。新中国的建立,是无数先烈的生命换来的。60多年过去了,弹指一挥间。共和国没有忘记,那些历史上的荣光与梦想。今年上半年,国家从出台《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到《革命老区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到《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其间隔时间之短、内容之广、分量之重,足可见党中央、国务院对于解决老区发展问题的慎思、明辨与笃行。  相似文献   

10.
我国财政转移支付最主要的目标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和服务水平应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影响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公共服务应优先提供,影响人们起点公平的公共服务应达到较高水平.我国应建立以纵向为主、纵横交错的转移支付模式,转移支付方式要根据转移支付目标而定.我国目前转移支付效果不太理想,改革的方向是:以一般性转移支付为主,完善标准支出计算指标体系;制定专项转移支付分配指标体系;取消税收返还.  相似文献   

11.
自西部大开发实施以来,中央在西部地区累计投入财政性建设资金5500亿元、财政转移支付资金75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资金3100亿元,总计1.61万亿元。  相似文献   

12.
1999年以来,我国中央对地方财政转移支付资金逐年增加:2000年投入800亿元,2001年多于1000亿元,2002年的投入超过4025亿,2005年中央财政安排各类财政转移支付补助7330亿元,加上税收返还和一些体制性补助,用于推进地区均衡发展的资金超过10000亿元(吴睿鸫,2007)。然而,我国实施了多年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实现均等化目标方面的效果并不明显。[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历年数据,首先分析贵州省民族地区目前的财力水平和转移支付现状,再利用转移支付前后的变异系数来评估和测算转移支付的财力均等化效应,发现过去的财政转移支付具有一定的财力均等化效应,但是转移支付的绩效在下降,最后得出要大力发展经济、加大转移支付规模、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比重等结论.  相似文献   

14.
自上世纪90年代我国建立了以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为主体的转移支付体系之后,政府间转移支付规模呈现爆炸式增长特征,通过转移支付有力地缩小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转移支付制度还存在着较大差距。本文拟在总结发达国家转移支付制度经验基础上,分析我国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在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后建立起来的。它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协调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随着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在财政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大,它的制度缺陷也逐渐暴露出来。  相似文献   

16.
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的效率因子:以湖北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波  陈明 《山东经济》2009,25(1):80-86
作为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1995年起,我国中央和地方转移支付制度都逐步引入了激励和约束机制,既体现在转移支付测算以标准财政收支为基本依据的方法体系中,也体现在直接设置的各项相对独立的激励性和约束性指标之中,一定程度上赋予了转移支付制度新的内涵。但是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政府间一般性转移支付的主体还是均衡性转移支付,主要侧重于实现公平目标,在收入激励、支出约束及促进改革和发展方面缺乏鲜明的导向和具体的安排。本文探讨了效率因子引入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完善和改进,并且基于对我国省级财政转移支付的形式和特点的研究,重点对湖北建立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案例进行剖析,最后提出进一步提高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效率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2012年上半年,是一个还愿的季节。新中国的建立,是无数先烈的生命换来的。60多年过去了,弹指一挥间。共和国没有忘记,那些历史上的荣光与梦想。今年上半年,国家从出台《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到《革命老区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到《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其间隔时间之短、内容之广、分量之重,足可见党中央、国务院对于解决老区发展问题的慎思、明辨与笃行。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的现状,分析了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五个矛盾。在此基础上,作者分别从确立我国转移支付的目标、基本原则和基本形式,完善转移支付内容,加强对转移支付的监督和管理,以及我国转移支付立法的配套措施等方面,就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立法提出了自己多方面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由于难以清晰划分政府支出责任和收入归属,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立法面临困难。可行选择是:法律条文在划分政府支出责任和收入来源方面仅做笼统规定,而把更大精力放在加强转移支付资金管理上。从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入手开展转移支付立法,可以跳出“行政性分权”窠臼,加快公共财政制度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20.
为了顺利地推进和实现取消农业税这一重要举措,本文提出需要解决的五个方面问题及相关的政策建议。一是全面考虑支撑农村公共服务的税收、收费等收入的规模,统筹考虑各级财政转移支付的承受能力;二是在重构地方政府管理级次的同时,注意农村基层政权的稳固;三是需要严格农村公共财政资金的管理和监督;四是需要尽快完善政府闾财政关系和转移支付制度;五是需要加强对统一城乡税制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