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一、培育池选择 培育池的面积不宜过大,一般以1—3亩为宜,水深1.5米左右,池底淤泥少,以砂壤土为好,注排水方便。另外,要配备足够的饵料鱼培育池。鳜鱼池与饵料鱼培育池之比为1:1—2,饵料鱼培育池的条件与常规鱼种池相同。  相似文献   

2.
夏季是鱼类生长的旺季,由于大量投饵施肥,水质容易变坏,影响池鱼的健康生长,因此,夏季应注意池塘水质的调节。  相似文献   

3.
如需使青虾出池商品率达到70%以上,必须掌握相应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  相似文献   

5.
<正> 红鲫是人工选育而成的一个鲫鱼品种,食用、观赏两用,市场前景广阔。笔者结合近年来本地的生产实践,将池塘主养红鲫技术总结如下: 一、池塘条件。养殖红鲫的池塘,塘口面积一般要求5—8亩,池深2.8—3.0米,池壁坡度1:2.5—3.0,有效蓄水深度2—2.5米。高产精养池塘需配备增氧机械,功率为1.5千瓦/3—5  相似文献   

6.
红罗非鱼池塘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红罗非鱼又称红鲷,是罗非鱼中一杂交变异种,热带广盐性鱼类,耐低氧,适温范围15~38℃,体色纯红,体型似真鲷,肉质鲜嫩。在成鱼养殖中,具有生长速度快,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等特点,在两广地区可常年养殖。放养早春鱼花,养殖7个月,可达  相似文献   

7.
<正> 1、合理放种 条件较好的池塘,可根据每亩产蟹40kg、产鱼200—300kg的模式投放苗种,鱼种以滤食性的鲢、鳙鱼为主,少放或不放吃食性鱼类,忌放青、鲤鱼。 2、培植水草 俗话说:“蟹大小,看水草”。水花生、菹草、苦草等既是河蟹的适口饵料,又是河蟹在池塘中的附着物,栖息、脱壳的隐蔽场所,还能吸附水中的肥分,一举数得。但蟹池内种植的水生植物不能超过池面的1/3。  相似文献   

8.
一 、水 :首 先 养 殖 的 水 质 要 符 合 国 家 规 定的 水 质 标 准 。其 次 整 个 养 殖 期 间 ,要 求 水 质 清新 ,透 明 度 保 持 在 40cm ,水 位 要 相 对 稳 定 ,不能 太 低 , 若 太 低 , 易 引 起 河 蟹 逃 逸 或 上 岸 打洞 ;也 不 能 太 高 ,若 太 高 ,水 中 缺 少 浮 游 生 物 ,对 河 蟹 生 长 不 利 。溶 氧 要 在 4mg/L以 上 ,pH 值7.5-8.5,氨 氮及 亚 硝酸 盐在 正常 范 围内 。要达到 以 上 要 求 ,需 通 过 注 水 、换 水 ,使 用 生 石 灰 、光 合 细 菌 等 来 调 节 水 质 , 从 而 使 池 水 保 持“ 肥 、活 、嫩 、爽 ”…  相似文献   

9.
<正>水质调节是鱼类养殖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技术环节。俗话说得好,要想养好鱼,必须管好水。由此可见,池塘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鱼类养殖的成败。特别是精养池塘,鱼种放养密度大,投饵量多,容易造成水质变化。一旦水质败坏和酸化,就会造成病原菌大量繁殖,从而引发鱼病,导致鱼类生长缓慢,用药成本加大,养殖产量和效益下降。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持良好的水质环境,以降低鱼类发病率,提高饲  相似文献   

10.
<正> 1.池塘条件:池塘呈长方形,面积5—100亩,底质为泥沙质。含泥量60%左右,进排水畅通,池塘有效水深可达1米左右。2.改造池塘:十月份开始,排干塘水,清除淤泥,封闸晒滩,池底晒干后,用拖拉机将池底翻耕50厘米,继续曝晒。3.进水施肥:翌年2月初,用60目锥形网纳进自然海水,然后排干  相似文献   

11.
<正>水是鱼类的生存空间,水质的好坏关系到鱼类的生死存亡以及产量高低。水质是可以调节的,这是养鱼高产的一个非常重要措施。笔者所在的凌山头水库管理所,有鱼池数十亩,为周围十几个乡镇供应各种鱼苗,几年来,对水质调节积累了一点经验,现做如下介绍希望能给养鱼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 近年来,我国河蟹养殖迅猛发展,河蟹全国产量由1993年的1.75吨到2001年突破24万吨;价格已从前几年一路攀升步入微利时代,现在每kg仅40—60元乃至20元以下,养殖者稍有疏忽,就会导致亏损;甚至亏损额较大。面对我国加入WTO后,养殖经济迅速融入全球化,继续养殖河蟹还有没有利润?这是从事河蟹养殖众多生产者迫切关心的问题,如何熟练掌握河蟹增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河蟹品质,增加养  相似文献   

13.
<正> 为推动南美白对虾淡水池塘养殖,根据有关资料、成果,结合我地养殖的一些实际经验,总结出以下技术要点,供生产中参考。 一、池塘条件 养殖池应选择在水源充足、无污染、进排水方便、交通较为便捷的地方。池塘面积以3—20亩为宜,池深1.5米以上,土堤岸要有一定坡度,池底平坦,底泥厚度保持在10—15厘  相似文献   

14.
<正> 2002年,我们在实施省水产三项工程“乌鳢健康养殖及产业化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中,对其子课题“乌鳢池塘健康养殖技术”,在建湖县大溪河开发公司进行技术试验,试验面积3.8亩,投放乌鳢鱼种492kg,4478尾,收获乌鳢4739.4kg,4308尾,平均个体1.1kg,亩平产量1247.2kg,成活率96.2%,基本未发病,池塘水质及乌鳍质量均达到无公害水产品要求。现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池塘水质改良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水是鱼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渔民历来有"养好一塘鱼,先要管好一池水"的谚语。随着水产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池塘养殖单位产量也在增大,高温季节既是鱼类快速生长季节,又是鱼池水质难以控制和鱼类疾病高发季节,尤其是精养鱼池如何实现稳产、高效,调控、改良水质已成为该阶段关键问题。一、水质恶化的原因目前的水产养殖已由过去粗放型养殖逐渐改为高密度、名特品种配套的精养型或半精养型。高密度养殖模式势必  相似文献   

16.
一、捕大留小放养不同规格或相同规格的鱼种,饲养一定时间,分批捕出一部分达到食用规格的鱼类,而让较小的鱼留池继续饲养,不再补放鱼种。二、捕大补小分批捕出食用鱼后,同时补放鱼种或夏花。这种方法的产量较上一种高。补放鱼种,视规格大小和生产的目的,养成大规格鱼种。近年来  相似文献   

17.
<正>水质恶化是水产动物集约化养殖过程中养殖水体经常出现的问题,也是影响水产动物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近几年国内水产品需求的增加以及对外虾、蟹、鳗、贝  相似文献   

18.
养鱼就是“养水”,观察养殖水体的水色变化,以发现不良水质进行及时处理,对养鱼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把夏季池塘水色与水质的关系及改良措施列表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罗非鱼是我国水产品出口创汇的主要品种之一,出口量和出口总值呈逐年增长趋势,近几年的出口增长率位居世界第一位。然而,随着罗非鱼养殖面积的扩大,特别是精养模式不断的发展,水质对养殖的影响也  相似文献   

20.
金晖 《渔业致富指南》2007,(16):70-71,60
<正>一、调节改良水质的方法调节改良水质的方法有加水换水、增氧、施无机肥、生物方法、调整放养模式、化学方法。(一)加水换水定期加水是保持水质清新的一种方法,新鲜的水不仅可以带进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溶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