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美农业合作协议》的签署,意味着中国将向具有极强竞争力的国外农产品进一步开放。随着进入WTO这一天的来临,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中国农业该如何应对?首先看中国农业的竞争力。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中国农民的勤劳、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有着极强的生命力,但在现代市场经济的低成本竞争面前,无庸讳言,我国农业将会受到相当大的冲击。从我国农产品的价格走势来看,我国粮食、棉花的价格已失去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目前我国小麦、玉米、大米等大宗农产品的国内价格已高于国际市场价格二至七成,在国际市场上失去了以往的竞争优势。专家们认为,我国粮棉虽失去了国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农产品价格应高于国际市场价格李纯英一些同志认为我国农产品的价格已经较高了,因而不能企图通过提高农产品价格来使农民的收入有较大增长。其理由主要是我国的农产品价格已经接近或高于国际市场价格了。笔者认为我国农产品价格应该高于国际市场价格,我国农产品价...  相似文献   

3.
一、贵州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我国加入WTO后,贵州农业发展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主要农产品价格高于国际水平,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目前,我国主要农产品价格已大大高于国际价格的水平。我国玉米、大豆、小麦、棉花、水稻等大宗农产品的国内市场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 ,我国农产品生产成本普遍高于世界水平。加入WTO ,对我国农业而言 ,实质上是更大的国际市场对我国小农的挑战。当然 ,从总体与长远来说 ,它有利于我国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但短期内则是挑战大于机遇。一、加入WTO对我国农业带来的挑战1 规模经济的挑战从国际市场角度来看 ,哪个国家的农业经营规模更大 ,成本就更低 ,它的价格优势就更明显。日本的家庭农场户均耕地面积 12公顷 ,而美国的农场平均耕地面积近 2 0 0公顷 ,从而使得美国的农产品价格大大低于日本 ,日本农业根本无法与美国抗衡。而我国目前户均耕地面积仅有…  相似文献   

5.
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竞争力的核心是农产品的安全性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还不是一个农业强国。土地密集型产品在国际上基本无优势可言,粮食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有些劳动密集型产品价格有明显优势,如蔬菜、花卉、水果、畜产品、水产品,但质量一般不高,加工层次低,特别是大都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卖不出去,更卖不了好价钱。农产品出口创汇总额在全国出口创汇总额中的比重已由过去的30%左右降到近年的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 ,广大农民的质量意识大大增强 ,农产品生产要特别重视质量 ,不能盲目追求产量已经成为广大农民的共识。但是 ,在强化质量意识的同时 ,价格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价格的基础是成本 ,虽然在农业成本上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目前有许多不可比因素 ,但从长远看 ,我国农产品必须面向国际市场 ,必须提高价格竞争力 ,必须想方设法降低成本。要做到这一点 ,首先必须强化人们的农业成本意识。然而 ,在农业生产中 ,成本意识淡薄的现象比比皆是。如前些年 ,一些地方的领导为显示政绩 ,大搞主要供“观光”的“盆景”农业 ;有的地方平均一亩田投入上…  相似文献   

7.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是摆在地方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基层农业战线的一名工作者,我认为偏僻农业山区抓好农业结构调整要做到五到位: 一、认识到位 在当前买方市场条件下,发展农业要围绕市场来做,以使生产结构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尽量减少产品积压。同时,市场是动态的,农业结构调整必须长期坚持,达到逐渐优化。从当前来看,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主要依靠提高农产品价格、开发耕地资源和调整农业结构。我国主要农产品价格已接近或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土地资源的开发也有限,因此,实现农业增效…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产品贸易规模较大,关系到国家安全。金砖国家是现今全球最有影响力的新兴经济体,五国均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业大国。在农产品贸易上,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一样,贸易额增速较快,但中国处于逆差地位。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的农产品营销模式已不再适用,我国的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逐渐减弱。为了解我国农产品的出口贸易模式和特点,增强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收集了2007—2017年中国对其他金砖国家农产品出口贸易的HS6分位数据,以出口持续时间为载体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李扬 《农业经济》2005,(6):34-36
市场竞争实质上是一场以质量和成本为核心的对整个市场份额的争夺与较量。在此,“物美价廉”不仅是消费者而且也是生产经营者不懈追求的目标。国际农产品市场也不例外。为了实现上述市场目标,不断提高农产品品质、降低其成本与价格、全面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全力开拓国际市场,不少国家都把农产品绿色无公害的质量控制与标准化生产结合起来,开创了一条绿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经营的新路子。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只有面对现实,主动适应这一新的历史潮流,坚定不移地推进绿色农产品标准化进程,才能从根本上突破国际“绿色(贸易)壁垒”,确保整个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一、“入世”后农民所面临的问题与困难(一)观念问题1.“小农” 意识根深蒂固。上下五千年的中国农业文明,一向是以氏族村社制度之下的小农经济为基础的。我国的农民长期处于封闭落后的环境,并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致使其“小农”意识根深蒂固。农民的这种“小农”意识,与我国“入世” 以后的客观要求相比,确实存在着很大的差距。2.小生产观念由来已久。目前,我国的农业经营规模越来越小,经营单位由改革之初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末,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临近,农业开始面临国际农业环境和市场的挑战,国内许多农产品的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国家通过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的路子已行将到头,农村经济出现了增产不增收的徘徊局面。如何适应市场的变化,把农民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联系起来,通过产业、产品结构调整与创新增加农民收入,使农业走上市场决定结构,结构决定效益的良性发展轨道,陕西泾云实业开发总公司用自己的探索走出了一条企业得以生存发展,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2.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农产品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农产品价格波动幅度的增大,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收入风险更加凸出。在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的情况下,农产品产量增加将与农民增收激烈冲突(柯炳生,1993),我国1985-2003年出现了粮食增产但农民不增收的情况(高帆,2006)。主要原因是农民缺乏农产品市场信息,因此种植决策只能参考上一年产品的出售价格或种植时产品的价格。  相似文献   

13.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加入WTO关税降低 ,脆弱的中国农业必将产生大量剩余劳动力中美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双边协议》的签定标志着中国入世迈入了决定性的一步 ,中国入世将享受多边贸易权利 ,但首先必须履行应尽的义务。在国际市场上 ,我国农产品越来越缺乏竞争优势。近十年来 ,我国粮食生产成本平均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1994年 ,我国粮食价格开始超过国际市场价格 ,1996年 ,国内粮食价格普遍超过国际市场价格。目前 ,我国小麦、玉米、大米等大宗农产品的国内价格已高于国际市场价格二至七成 ,导致农产品出口大幅度下降。加入WTO后 ,…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在我国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大背景下,分析我国主要农产品玉米、大豆、水稻供需及成本收益现状,以把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效及存在问题,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实现农业供需平衡、保证农民受益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将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因素分为市场需求与市场供给两部分,而市场需求包括国内需求和国外需求,市场供给则只指国内供给。分别采集我国玉米、大豆、水稻这3种典型农产品的国内市场需求、国外市场需求和国内市场供给3部分数据,并将市场需求与市场供给数据进行对比,由此分析我国农业供给侧农产品供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方向。[结果](1)我国农产品仍面临着供需不平衡、农民成本收益率低、农产品价格高导致国际市场竞争力低等问题,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国家的重大战略,我国通过降低农作物播种面积来降低产能最终实现农产品供需平衡效果微乎其微; (2)我国的农产品产能是相对过剩,并非绝对过剩; (3)我国农产品市场供给一端的要素没有得到有效调节,使农产品生产成本过高,是导致农产品缺少市场竞争力的主要因素。[结论]积极拓宽农产品国外销售市场来增加农产品需求渠道,调节农产品国内市场供给要素,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生产质量,增加我国农产品竞争力,是我国通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农产品供需平衡的必然之路。  相似文献   

15.
1994年10月,中美两国签订了(中美农业合作协议),这是中美就中国加入WTO达成的第一个协议。中国将向美国的19个州开放农产品市场,增加从美国进口小麦和柑橘,并在农业和肉类的进口检疫问题上作出让步。我们知道,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农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无论是在技术、设备,还是在良种培育上都处于领先地位。这种优势,使得它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虽然是一个农业大国,但还不是农业强国,大多数农产品综合成本已接近或超过国际平均水平,在国际市场上远未形成竞争优势。在这个时候,更廉价的美国农产品的进入…  相似文献   

16.
《农家致富顾问》2009,(2):12-12
日本农业发展模式不是依靠资本改造和消灭小农,而是在土改的基础上,在限制大资本下乡的同时,扶持小农组织,建立以金融合作为核心的综合农协,变传统小农为组织化的现代小农,包括金融保险在内的农村经济都由农民协会主导发展,农民不仅分享种植业、养殖业的收益,还能分享农村金融保险、加工、流通储藏、市场资料生产供应、技术服务、农产品超市和土地“农转非”等诸多方面的绝大部分收益。  相似文献   

17.
一、我国订单农业发展现状我国“订单农业”是伴随着农业产业化的进程而产生的。它是农业市场化的一种先进模式,但我国目前订单农业违约现象时有发生,履约率不高。价格风险是订单农业履约率低的主要因素。由于农业生产具有周期长和季节性等特点,现货市场上的农产品价格受供需不平衡的影响,价格波动大。尽管订单合约具有远期合约的性质,但农产品仍主要是在现货市场完成交易的,订单合同的签订与农产品的交割具有一定的时滞性,所以订单合约价格与远期的现货价格存在三种可能的关系:(1)合约价格与远期的现货价格相等,这种情况将不会影响农民和企…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程支中 《农业经济》2001,(12):37-38
中国作为拥有九亿农民的国家,农业问题历来被放到首要位置,而土地又是农业牛产的核心要素,作为农业发展重要的资源,在我国尤为稀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发生了三次大的变革:1949年进行土改消灭了封建上地所有制和租佃制,确立了小农的土地所有制与经营制;1953-1956年通过农业合作社将小农的土地所有制与经营制变成农民的集体所有制与经营制;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行了  相似文献   

19.
土地私有化不能解决“三农”问题真正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绝不能依靠必然会导致农村两极分化的土地私有化政策。可以考虑以下思路:(1)改革税赋政策。90年代的分税制税赋改革是当前国民经济中酿成很多问题(包括“三农”问题)的根源。在分税制下,愈是工商业、第三产业不发达的西部区域,其地方税来源只能主要来自农业,沉重货币税赋反而比经济发达地区更沉重地直接压在农民头上。(2)国家应设计、建立一种有利于保护中国农业和农民的农产品市场采购流通体系,不应把全部农产品放到市场上听任自流,接受国际农产品的挤压和竞争。(3)降低农民的货…  相似文献   

20.
农业生产组织弱化的后果及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中国大地上已经走过15个春秋。中国农业发展的历史已经向世人展现了这个制度的伟绩。但中国农业发展和增长进程中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先是农产品尤其是粮食生产的大起大落,“卖难储难调难”,烧棉弃粮现象不断发生;紧接着“民工潮”象开了阐的江河汹涌奔向城市,堵也堵不住;然后是各种摊派、提留压向农民,同时“白条子”、“绿条子”又雪上加霜;接下来,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一涨再涨,呈“直线运动”,致使农民对其需求只能心有余而力不足,农业投入全国性大幅度减少;再接下来,农村干群关系普遍紧张,干部逼死农民的和农民打死干部的现象都有发生;最后是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有越来越大的趋势,工农不等价交换已相当严重,同时,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农民收入实际增长与城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