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风轻 《西藏旅游》2014,(1):44-45
听许多人说,到西藏,一定要去点一盏酥油灯。经书上说,点酥油灯有这样的十项作用:世间变为火把,使火的慧光永不受阻,肉眼变得极为清亮,懂明善与非善之法,排除障视和愚昧之黑暗,获得智慧之心,使在世间永不迷茫于黑暗,转生天界,迅速全面脱离悲悯。人们对于酥油灯,寄托了太多的愿望……  相似文献   

2.
《西藏旅游》2014,(6):26-37
在中国的版图上,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旅行,沿着信徒朝圣的足迹,循着酥油灯的光亮,一步步地接近你心中佛光闪耀的“天堂”?这条朝圣之路,  相似文献   

3.
幻象西藏     
《西藏旅游》2012,(12):16-21
西藏,离天空最近的地方,遥不可及的云朵,仿佛触手可及。朝圣的信徒,在阳光下拉下长长的身影;燃烧的酥油灯,昼夜不灭。拈花微笑的佛像,神秘莫测:随处可见的玛尼堆和风中吟诵的六字真言,传递着吉祥的祝愿。  相似文献   

4.
佛前的玫瑰     
《西藏旅游》2014,(9):18-23
一袭红衣,念念有词地从佛前匆匆走过,然后熟练地供上一盏酥油灯。如她这般的老人,在一生中,要供养多少盏酥油灯才能如此平静,面对他人的盛赞才能如此波澜不惊?  相似文献   

5.
当2014的曙光亮起,蠢蠢欲动的西藏梦,像这个春天即将勃发的嫩芽。百鸟齐鸣,万丈阳光落入江水。满天的星辰亮起,璀璨的银河就悬在你的头上。一夜之间,高原上的格桑花都开了,每一朵都看着你笑。这是西藏。它不缺深邃、悠远、神秘、博大。缺的只是我们的想象力。去西藏,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去西藏,大昭寺广场桑烟袅袅,甜茶香浓,阳光热烈。去西藏,珠峰的旗云飘来荡去,你睡在它的脚下,听到神的耳语。去西藏,雅鲁藏布江的水从天上来,洗去你一身的灰。去西藏,酥油灯灯光明亮,排除你的障视和愚昧之黑暗,获得智慧之心。这是我们共同的西藏梦。并非遥不可及。一切触手可及。带上一个西藏梦,一颗行走的心,迈开你的脚步。世上种种,唯有美与爱不可辜负。  相似文献   

6.
《西藏旅游》2014,(9):162-163
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其余两种分别是可可和咖啡.二者均有提神醒脑之功效,与茶相比.可可和咖啡都多了一分浓郁与醇香。但却没有茶能静心。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生活态度。这生长于云雾深处,远离喧哗闹市的遥远之茶,集天地之灵气.汇世间雨露精华.怎能让人不为之沉醉。  相似文献   

7.
淘书淘碟     
《西藏旅游》2014,(7):20-21
《和最爱的人去西藏》 倾情推荐:人们都说,西藏是圣地,是净土,似乎踏足这片土地,就可以在酥油灯的光明中,在飘扬的隆达下,洗净铅华,找到心灵的皈依。但西藏究竟能给予我们什么,只有去过的人才知道。作者王郢最初因为旅行而与西藏结缘,后来因为热爱这一方土地而选择生活在这里。  相似文献   

8.
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有着稚气未脱的脸庞;他们沉静、从容地呵护着点滴的欢乐,在黑暗的长河中感受着整个想象中的美好世界一他们就是对光明有着无限憧憬的上海市盲童学校的学生。 2010年4月10日,上海地铁10号线通车,水城路站启用,坐落于车站附近的上海市盲童学校的学生们感到开心,老师们觉得安心,而家长们体会到的则是一份舒心。  相似文献   

9.
《西藏旅游》2014,(3):12-13
去西藏的意义是什么?是让我们的生活归于简单。简单地行走在大昭寺门前;简单地点上一盏酥油灯;简单地被信仰震撼。去西藏的意义就是完成一次减法,脱下那些华而不实的衣服,放下塞满文件的公文包,抛弃不切实际的想法……去西藏,享受新春的阳光,做一个简单幸福的人。  相似文献   

10.
这些词句来自朱哲琴演唱的《信徒》一歌,却被很多人误认为是仓央嘉措所作情歌,不管为谁所作,这首歌已深深地打上了仓央嘉措的印迹,它如此贴近信徒的心,  相似文献   

11.
许琳 《西藏旅游》2014,(12):14-14
“人是被抛入世界、身不由己来到世间、能力有限、处在生与死之间、对遭遇莫名其妙、在内心深处充满挂念与忧惧而又微不足道的受造之物。他们处于众人之中,孤独生活,失去自我,等待良心的召唤。”——海德格尔  相似文献   

12.
张宏 《西藏旅游》2013,(5):126-127
在藏地,常常可以看到村子边或者寺庙里一排排固定在架子上的转经筒。泉水边或河流边有利用水力转动的经筒;垭口有利用风力转动的经筒:在藏族同胞家里,还可以看到点燃的酥油灯上缓慢转动的纸质转经筒:更普遍的是手摇转经筒。以上就是五大佛经轮:水转佛经轮、风转佛经轮、火转佛经轮、地转佛经轮、手转佛经轮。  相似文献   

13.
《西藏旅游》2010,(1):4-4
合卷冥思,一个人坐在黑暗里搜寻那些纸张里发出的蓝白光束。一些深入冰川腹地的极地之光,犹如另一个深海。原来,在世界之巅,在那个独一无二的雪野,喜马拉雅——并不遥远。因了那些远行中习惯沉默变换手中镜头,向着皑皑险峰行进的人,因了他们快乐地穿行于冰塔和旗云之间,这个假期,即使在冬天,也不再凛冽。  相似文献   

14.
站在山脚远远望去,孜珠山六峰巨石林立.颇为肃穆。和当地百姓聊天时,最常听到他们提及山峰形状寓意美好:中为圣人端坐,旁有白象跪拜朝贡。经他们指点,确有几分形似。有缘站在高处看群峰,又幻化成了龙脊,一展筋骨,霸住了天地之气。虽然孜珠寺周边远不止这几座山峰,但这六座山峰已经成为广大信徒心目中最为神圣的标志。  相似文献   

15.
陈陈 《西藏旅游》2013,(8):118-123
神秘房屋指引脚步 已经在拉萨飘荡了好些日子,我始终不愿意去那些喧闹的地方,总是按着自己的感觉寻找那些特别的角落。在一个停电的日子,晚饭时分,酥油灯下,叶西措用她那淡然而不失娇柔的声音给我们讲起了她在帕邦喀发生的故事,那神秘而严肃的庙宇,竟也是爱情的圣地。也许是她含羞却不失惊奇的描述,让我对帕邦喀充满了好奇,更对她赞不绝口而我从未耳闻的地方产生了兴趣。于是我决定第二天便前往。  相似文献   

16.
天酬 《中国储运》2012,(3):10-10
"瑞雪兆丰年",是由老祖宗传承于今的民谚,表达了对上苍之敬畏,对丰歉之关切。雪厚三寸固然可喜,倘若雪降三米且裹挟着不期而至的"倒春寒",那么祥瑞之气可就演变为极端天气了。可见,世间万事万物都有个度,过犹不及。  相似文献   

17.
雨馨 《西藏旅游》2010,(3):8-11
“一下飞机,我就被巨大的磁力吸附,仿佛来自空中的一个绝响,在天远云淡的头顶炸开。灵境之地.顷刻将我征服。我像一只贪心的小吸盘,屏住呼吸,闭上眼,黑暗中的千万只触角却拼命采集天地间的若干原色……”  相似文献   

18.
《西藏旅游》2009,(11):42-43
公元1073年吐蕃贵族昆氏家族的后裔昆·贯却杰布在伸曲河谷边的波布日山脚的一块灰白色现瑞相的的土地上,兴建了一座寺院。寺庙因所建之地的白色土地而得名,曰“萨迦”。贡却杰布以萨迦寺为中心,向以昆氏家族为主的信徒,开始传授新密法,并逐步建立以道果法为密法传承的新的教法系统,从而形成了藏传佛教萨迦派。  相似文献   

19.
《西藏旅游》2014,(7):16-17
“父亲”是一个厚重的词语,更是子女心中的一座大山,而“爸爸”便是子女对这座大山最为亲切的称呼。香港著名作家梁凤仪曾对父爱作过这样一番透彻的剖析:恐惧时,父爱是一块踏脚的石;黑暗时,父爱是一盏照明的灯;枯竭时,父爱是一湾生命之水;努力时,父爱是精神上的支柱;成功时,父爱又是鼓助与警钟。  相似文献   

20.
丙藏的朝圣之旅结束后,全红收到向巴阿舅的短情:“蓝天和自云是朋友,太阳和月亮是朋友,高山和流水是朋友,‘我和你呀是朋友。”回想阿爸、全红和我的山南之行中,与这些善良的藏族朋友一起转经、一起磕长头、一起祈祷、一起供酥油灯,我们共同享受着这片净士带给我们的恩惠与快乐。而我们在山南朝圣的第一站,就是曲隆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