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吃喝三题     
吃喝三题一笑时下,吃喝之风,无奇不有,现将平日所闻摘录三则,以飨读者。老子·儿子·电话机某山区老汉有一子在公司担任经理。儿子念老子久居深山孤陋寡闻,邀其来城市一趟,开开眼界,见见世面。老父欣然前往,儿子热情相待,时至中午,便操起家中电话,令属下送来鸡...  相似文献   

2.
你当然也可以冲我发脾气,在我们家,老子与儿子是平等的;你也可以不理我,这是你的自由。但我还是要告诉你,我对你不满!  相似文献   

3.
国企花钱大手大脚,病根在于预算软约束。政府是老子,国企是儿子。儿子把老子当成提款机,崽卖爷田不心疼。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历经20多年沟沟坎坎,预算软约束的老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国企的花钱冲动不仅体现在像天价拿地这样的投资行为上,也体现在像盖豪华大楼这样的福利支出上。  相似文献   

4.
《企业与文化》2005,(4):29-31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企业集团走到了经济建设的前台?但由于历史原因,现在的企业集团许多是“先有儿子后有老子”,整合起来形成的集团,最大的威胁可能来自内部,这就是能不能形成与大集团发展相匹配的集团文化。  相似文献   

5.
如果开发商欠缴专项维修资金,在强势面前,物管企业总是表现出一种弱势的尴尬;如果物管企业是开发集团的下属公司,开发集团欠缴专项维修资金,物管企业更是表现出一种“儿子”对“老子”无可奈何、诚惶诚恐的尴尬;  相似文献   

6.
《国土经济》2005,(7S):49-49
盛夏,酷暑难当,人们为求得一份凉爽,往往忽视了防病保健,而诱发各种不适感,甚至导致病痛发生。因此,消暑也要讲科学,切不可掉以轻心。  相似文献   

7.
近闻这样一件事:一城市老人溘然辞世后,儿子按其“落叶归根”的遗嘱,在乡下花大钱买了一大块“风水宝地”厚葬。这样,老子宿愿实现,死能冥目;儿子也尽了孝心,活着倍觉光  相似文献   

8.
突“围”     
突“围”刘志利战争年代,如果指挥员发出突"围"的命令,这意味着敌强我弱,处境十分危险。如今,长期的和平生活,人们开始高枕无忧。哪知道,不知不觉中,已被"包围"起来,特别是有的领导干部身陷重"围"。第一层"包围圈"是由亲人组成。上至老子,下至儿子、女儿...  相似文献   

9.
一笔巨额“帐外资产”吴桐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国有资产的管理逐步向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和以法理财的方向发展。要用好国有资产,则要管好国有资产;要管好国有资产,则须理清国有资产。“家底”不清则家难当。要想“家底”清,则必帐目清。“帐帐相...  相似文献   

10.
民营企业,实际上是私有或民有企业。既然是私有的,就是自家的财产,放在别人手里,难免不放心,自家人管理、经营,心理上就少了一份担心。这种心态在很多民营企业里存在,“老子传儿子,儿子传孙子”,“肥水不流外人田”,我们的传统观念里的确存在太多这样的东西。  相似文献   

11.
以孝行天下     
张伟  郝永正 《乡镇论坛》2014,(24):22-22
百善孝为先。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一个“老”和一个“子”合在一起成了一个“孝”字.就好像一个儿子背着一个老子.孩子时刻背着父母,也就是时刻把奉养父母的责任扛在肩上.时时念着父母。古人云:“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父母在的时候不要去太远的地方.如果一定要去就先把父母安顿好然后再去.现代人说:“常回家看看。”孝不仅仅在于寄钱物的多少、打电话的频率、一起过节的次数.  相似文献   

12.
积重勇返     
积重勇返周培章有一则寓言故事,说的是一种甲壳上生有椤刺的小虫,当它在地上行走时;喜欢时不时地将尘土等往背上搁,于是越积越多,越多越重,结果“积重难返”,压死了。职业使然,由此我想到“财政积重”现象:妻子的药费丈夫报,儿子的药费老子报,致使公费医疗经费...  相似文献   

13.
语泽 《英才》2006,(12):90-93
这是一个“先有儿子,后有老子”的“故事”。 1997年,适应中国经济、政冶改革的需要,经国务院批准,原机械工业部组建了中国机械装备(集团)公司(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的前身,简称国机集团)。成立之初的国机集团是由20多家业务非常相近,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专业公司组成,后来,又有30多家原机械部直属行业研究所和设计院陆续集聚到国机集团旗下。  相似文献   

14.
吴敏 《乡镇论坛》2014,(26):31-31
朋友阿华家是十里八村有名的“富裕家”,儿子自恃“富二代”,有爱攀比、乱花钱的毛病。阿华看在眼里,一直想找机会纠正儿子的坏毛病。一次,当儿子提出要更换新款复读机时,终于被阿华抓到了机会。阿华告诉儿子:“换个复读机要623元,不过家里只能给你出600元。” “余下的23元我上哪儿弄去?”儿子焦急地问。 阿华说:“别急,你不是也有双手吗?要靠你自己劳动挣。这个暑假,你在家里洗一天碗可得1元,擦一次地板可得1元。”  相似文献   

15.
儿子要中考     
儿子要中考,这成了家里的头等大事。在这一关键时期,儿子学习负担重、用脑多,怎样给儿子增加营养?怎样关心儿子的起居?怎样帮助儿子提高学习成绩?……儿子成了“重点保护对象”!可是我的工作那么忙,正在进行的专项资金检查,财务收支审计项目、经济责任审计项目有好几个,还兼单位报账员工作,事情一大堆,怎么办?爱人胸脯一拍:“我包了!”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杜明镇长来信说,现在的乡镇干部说好当也好当,只要“民政部门报灾情,组织部门报实情,物资部门报人情,“官僚”面前报谎情”,就能平平安安做个太平官。说难当也确实难当。乡镇干部工作在基层,既要对党和政府负责,又要对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负责。工作千头万绪,稍有不慎,就会成为众矢  相似文献   

17.
    
孙智慧 《乡镇论坛》2008,(25):44-44
儿子要去做乡长了,一家人欢欢喜喜。走的时候,全村人都来送他。老爹更是拉着儿子的手恋恋不舍,木讷的爹嗫嚅半天老是重复着一句话:“咱老李家祖坟冒青烟了。”儿子知道,爹这是高兴,心里发誓一定要把这个官当好,不辜负大家对他的期望。  相似文献   

18.
现在的乡长还是难当张广春在提起笔之前,首先声明,我本人不是乡长,但却是乡长手下的一名干事。长期以来的乡镇生活,使我形成了这样一种认识。一当乡长难,难就难在乡长有难官之苦,没有一个良好、宽松的工作环境。整天早出晚归,披星戴月,辛勤工作。稍一落后,便要受...  相似文献   

19.
采访手记     
六月底的温州,暑热难当。在工业园,开发区,村落里,处处可闻叮叮当当的敲打声.  相似文献   

20.
某地召开的一次“政企携手共渡难关”座谈会上,一位政府领导把民营企业和企业家们称呼为父母,表达政府服务企业要像孝敬父母之意。一位企业家建议说,做父母不敢当,政府能把民营企业当“孩子”养,才是我们希望的。这位企业家的一番话,赢得与会者的一致赞同。旧时。郑板桥老先生有感于世俗世风,曾发出“把老子当儿子养”的妙喻。因此笔者以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