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我国实行人民币汇率改革之后,人民币汇率始终处在升值通道内。经典国际经济理论表明,汇率的变化会通过对贸易总量、贸易结构、外商直接投资(FDI)以及整个宏观经济的影响而影响就业。本文分析人民币汇率升值背景下,劳动力市场上不同类型劳动力的就业和工资可能受到的影响。基本结论如下:第一,工资刚性条件下,人民币升值对就业总量的影响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即"倒V形"态势。当人民币在一定幅度内升值时,各种类型劳动力的就业都有所增加,增加幅度的排序依次是中等技术水平劳动力、高等技术水平劳动力和低等技术水平劳动力。人民币升值幅度过大时,三种类型劳动力的就业都有所下降。第二,如果假设基期劳动力被充分使用的条件下,随着人民币升值幅度的增加,高等技术水平劳动力、中等技术水平劳动力和低等技术水平劳动力的工资基本呈现出"倒V形"的趋势,但工资下降的速度明显快于上升的速度。第三,在工资刚性的条件下,人民币在一定幅度内升值,内资企业的就业上升,超过一定幅度后,就业下降,表现出"倒V形"的态势;而对于外资企业来说,人民币升值,则就业下降。从假设基期劳动力被充分利用的情况下更容易看出劳动力在内资和外资企业之间的重新分布:内资企业吸收了来自于外资企业中减少的劳动力需求。根据分析结论,本文提出了以下针对性的政策建议。第一,人民币升值导致的贸易结构升级增加了对中等技术水平劳动力和高等技术水平劳动力的需求,尤其是对中等技术水平劳动力的需求更加旺盛。因此,快速提升我国人力资本存量是应对国际市场竞争的核心。第二,内资企业是稳定就业的主要力量,鼓励内资企业的发展,重点在于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是吸引就业的主力军,推动非贸易产业的中小企业发展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基于GARCH模型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建立了人民币汇率波动的GARCH族模型,实证检验了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波动的特征。结果显示,2005年7月21日至今,人民币的汇率收益具有显著的左厚尾特征;汇率的波动并不服从正态分布,具有集聚性;并且人民币的波动具有记忆性,随时间变化不会衰减;通过TGARCH模型的实证结果显示,人民币的汇率波动存在一定的杠杆效应,人民币汇率还不具备浮动汇率的特征。根据分析,本文认为杠杆效应的存在源自于汇率升值的单向预期,给出以下建议:通过有节奏的汇率市场化改革,以及改善国际收支双顺差,减少对升值的单向预期;央行对汇率的波动适当控制;培育人民币汇率衍生市场,增加进出口贸易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的金融产品;增加对附加值高的出口企业非汇率贸易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3.
段建荣 《时代经贸》2007,5(1X):127-128
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并让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至2006年8月初,人民币对美元升值3.5%。中国人民银行的这一决定标志着中国的汇率制度改革和经济增长战略调整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汇率制度改革增加了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同时又给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留下了足够的空间,从而保证了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本文通过对人民币升值压力及其所在的分析,结合经济运行的效率,分析目前我国应采取的最优汇率政策,以及该最优汇率政策所应具有的特点,最后得出关于我国最优汇率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并让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至2006年8月初,人民币对美元升值3.5%.中国人民银行的这一决定标志着中国的汇率制度改革和经济增长战略调整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汇率制度改革增加了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同时又给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留下了足够的空间,从而保证了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本文通过对人民币升值压力及其所在的分析,结合经济运行的效率,分析目前我国应采取的最优汇率政策,以及该最优汇率政策所应具有的特点,最后得出关于我国最优汇率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人民币汇率波动的热钱流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多期优化模型,分析了热钱流动规模和息差、汇率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息差和汇率与热钱流动规模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短期内人民币汇率的上下波动对热钱同时产生流入和流出效应,但从长期看,热钱存量变化不显著;而境外资金持有者对人民币升值的强烈预期是导致热钱持续流入境内的主因。所以,在政策层面上应消除人民币升值的强烈预期,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6.
2002年以来,人民币不断升值,外国直接投资流入规模不断扩大。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外国直接投资有何影响?影响程度如何?文章利用从2002年1月至201 3年1 2月期间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与FDI的月度数据,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对FDI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结论,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人民币汇率走势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6年我国人民币汇率的显著特征为汇率弹性明显增强、双向波幅扩大、总体呈小幅升值态势.2007年人民币汇率政策取向是,在稳定汇率的前提下,从政策上弱化和消除人民币升值的非理性预期;其核心内容为:货币政策将突出汇率政策;采取合适的政策组合;适时调整汇率水平;发展和完善外汇市场.展望2007年,对人民币汇率的基本判断为:汇率浮动空间将会进一步放宽,人民币汇率在双向波动中小幅升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行为均衡汇率与要素均衡汇率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协整检验的方法,对1992~2010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及其失衡程度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05年中国汇改之后,人民币存在不同程度的低估,但低估水平并不像外界所说的"严重低估"。随着各方对汇率敏感度的增强,今后人民币汇率的估值水平将呈一定程度的上升趋势。面临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中国政府必须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稳定人民币汇率与制度改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民币汇率是货币资产的价格,讨论人民币稳定或升值问题逻辑上应分析决定人民币汇率供求的变化,而不是讨论人民币升值后所产生的影响。本文分析表明,一国汇率由实质经济、金融经济和外汇市场参与者的选择行为共同决定。在中国现有给定的约束条件下,人民币汇率主要决定于实质经济层面且在该层面的“估值”明显偏低,的确存在升值的压力。但是,人民币汇率在金融经济层面的决定却较为复杂,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汇率决定理论认为,一国货币汇率的衡水平是由购买力平价、利率平价和货币相对供求等决定的。大多数实证研究表明,这些均衡汇率理论只是强调单一因素,同现实相距甚远。本文构建了多因素国际竞争力平价模型,认为均衡实际汇率随着国际竞争力的相对变化而变化,国际竞争力相对提高,该国货币升值,反之则反之。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从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多因素中构造国际竞争力这个指标,实证研究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国际竞争力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然后再基于这个协整关系式计算人民币的均衡实际有效汇率,并据以判断人民币汇率偏离均衡水平的程度。  相似文献   

11.
出口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2005年7月人民币新汇改后,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灵活性进一步提高。本文采用前沿的ARDL边限检验法和误差修正模型,实证研究汇改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REER)水平及波动对我国出口的长短期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2005年3季度至2013年3季度期间,出口与人民币REER水平、国外总收入、国内总收入之间存在协整关系;REER水平显著地负向影响出口,而REER波动并不显著影响出口。论文提出若干有针对性的启示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经济有了巨大的发展,人民币汇率发生了新的变化,人民币汇率一直面临着巨大的升值压力。人民币是应该升值还是应该保持稳定,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我国经济发展、就业以及国际关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主要对我国人民币汇率走势进行论述,希望为人民币汇率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文章基于2005年7月21日我国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的连续时间序列数据和离散数据,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以来我国货币政策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的两个变量—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会对人民币汇率产生显著的影响,其中人民币货币供应量增加会引起人民币汇率贬值,银行间信用隔夜拆借利率上升可以引起人民币汇率升值。因此,中国在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同时,应有效监控我国货币供应量对汇率的影响,密切关注银行间同业拆解利率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内外平衡和外汇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陈安 《经济经纬》2012,(3):156-161
笔者采用SVAR方法实证1995年1月至2011年2月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并论证了汇率冲击的动态传导机制,得出了如下结论:人民币升值总体上不利于净出口和实际产出的增长,并导致在近期和将来货币供应量的不断增长,人民币的升值总体上有利于控制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5.
人民币名义汇率与中国对欧元区国家出口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时间序列分析中的单位根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就1999年到2005年间人民币名义汇率变动对中国向欧元区国家出口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名义汇率变动对中国向欧元区国家出口贸易的短期影响效果不显著.从长期来看,人民币名义汇率升值可以改善中国对欧元区国家的出口状况,而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的加大则不利于中国对欧元区国家的出口.  相似文献   

16.
王自锋 《经济学》2009,(3):1497-1526
本文首先采用外销比例指标,构建理论模型以研究汇率变动对不同类型FDI的影响,然后使用跨国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最后对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效应进行经验分析。研究表明,当东道国货币升值时,处于技术优势的跨国公司增加对外直接投资;双边实际汇率的波动程度对FDI的影响很弱,这是由于跨国公司采取了有效的汇率风险管理;由于汇率风险是影响外资企业出口的关键因素,实际有效汇率的波动程度对出口导向型FDI的影响较大;人民币升值和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区间对市场导向型FDI的影响较弱,却能够显著促进出口导向型FDI。  相似文献   

17.
赵琼 《经济问题》2012,(2):96-100
采用实证分析方法检验了汇率的水平变动和波动与FDI两者的相关性,并选取不同投资动机的国家为代表进行对比分析。回归结果显示,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和波动都会对FDI流入产生显著影响,同时,不同来源国的资本对我国汇率变动有不同的敏感度,因此,在我国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的过程中要统筹兼顾各国对汇率变化的反应。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采用外销比例指标,构建理论模型以研究汇率变动对不同类型FDI的影响,然后使用跨国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最后对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效应进行经验分析。研究表明,当东道国货币升值时,处于技术优势的跨国公司增加对外直接投资;双边实际汇率的波动程度对FDI的影响很弱,这是由于跨国公司采取了有效的汇率风险管理;由于汇率风险是影响外资企业出口的关键因素,实际有效汇率的波动程度对出口导向型FDI的影响较大;人民币升值和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区间对市场导向型FDI的影响较弱,却能够显著促进出口导向型FDI。  相似文献   

19.
刘渭红 《经济师》2014,(10):160-161
随着近期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快速走高,人民币汇率已进入双向波动的通道,人民币汇率单边升值和单边贬值都不利于我国经济稳定,提高人民币汇率弹性,双向波动才是化解当前矛盾的最好方法。人民币的波动,对外贸企业产生重大影响,企业亟须采取各种措施规避风险。  相似文献   

20.
人民币汇率一直以来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特别是以美国和日本为首致力于推动人民币的升值,所以,人民币的汇率波动表现形式主要为升值.日本提出了类似于针对日元的"广场协议"的文件,要求人民币升值;美国也呼吁人民币升值,在美元走势持续走低状况下,部分欧洲国家和东亚国家担心中国出口商品对本国造成竞争冲击也不同程度提出了人民币升值的要求.事实上,人民币升值是否对世界的经济会产生重大影响,是正面影响还是负面影响,本文就人民币升值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状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