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贸易理论与新贸易理论的不同源于假设条件的不同,并由此导致贸易政策选择上的自由贸易政策和战略性贸易政策。本文主要应用博弈理论对战略性贸易政策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进行分析,说明政府使用干预政策时,应充分考虑现实条件,否则其危害可能远远超过自由贸易。  相似文献   

2.
周月新 《特区经济》2012,(2):233-235
战略性贸易政策是20世纪7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一种新的贸易政策理论,突破了规模经济和完全竞争的假设,认为政府对贸易的干预有助于提高一国的贸易福利水平。本文通过对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前提假设的分析,结合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现状,认为目前应当实行战略性贸易政策以推动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并对此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提出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以新贸易理论为基础,主要运用了产业组织理论的寡头市场研究成果,对政府的干预行为进行研究。由于与贸易自由化的发展趋势不一致、政府干预受到利益集团影响以及政策制定的偏差,尽管战略性贸易政策只是作为自由贸易政策的补充,仍受到质疑。与此相应的研究也经过了一段低迷的发展时期。但实践中,战略性贸易政策仍在被各国政府所采用,近10年来,战略贸易政策研究重新找准了自己的定位,且采用了新的研究方法,在理论和经验方面都显示了研究的活力。  相似文献   

4.
传统贸易理论通常把贸易政策当做“外生”变量予以忽视.但随着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人们日渐认识到作为“制度安排”贸易政策具有很强的“内生性”,是各利益集团和政府部门在政治博弈中所形成的均衡决策.本文以战后美国实行的战略性贸易政策为例,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对其进行重新的评价:战略性贸易政策是否成功不取决于受保护产业的成长,关键在于是否有助于整个经济增长;一国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往往容易受到“非效率”因素的影响而产生无效率的政府干预、“非生产性寻租”、收入分配的扭曲以及他国的报复,从而使经济受损.  相似文献   

5.
战略性贸易政策兴起于西方发达国家,为政府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进行贸易干预、保护本国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通过推行该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发达国家贸易的发展和产业的优化。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传统的指导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政策已日益暴露出其自身的局限性,发展中国家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深化对外贸易理论。在此背景下,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能否借鉴发达国家的战略性贸易政策来指导和促进本国贸易和产业的发展呢?为此,笔者结合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定义、实施条件及中国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及其新发展的梳理,通过对美国二战后贸易政策演变的分析,与重商主义和幼稚工业保护论进行比较研究,最后得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质是一种保护贸易政策,是一项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政策,是一种国际竞争政策。  相似文献   

7.
我国石油产业迫切需要战略性干预。考察战略性贸易政策应从经典的局部均衡前提假设转移到一般均衡的视野下进行。所有旨在促进我国石油产业发展和提升其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贸易政策,都应立足于国家经济安全与整体国民福利的提高。选择战略性贸易政策工具,应充分考虑到石油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对其他诸多相关产业的正负面综合影响、政策组合因素,以及中国石油产业现行市场结构和现状、WTO议定书框架等其他约束条件。  相似文献   

8.
王峰  姚利民  孙春媛 《特区经济》2006,210(7):325-326
战略贸易理论与战略性贸易政策产生于现实世界对自由贸易理论前提的背离,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和产业政策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实践证明只有通过出口贸易结构的优化与升级才能在国际市场中获得竞争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我国成为贸易强国的必由之路。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及其出口贸易的现状,指出了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必要性;其次,介绍并分析了战略贸易理论在我国的适用性问题;最后,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战略性贸易政策对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9.
战略性贸易政策及其适用条件评述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战略性贸易政策是建立在不完全竞争怀规模收益递增基础上的新贸易理论的延伸,是其在政策领域的拓展,尽管对这一理论争论颇多,但不可否认的是,其基本思想已成为实际政策制定中不可忽视的因素,要将战略性贸易政策付诸实施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对一般国家而言,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与规模收益递增的存在暗必要的前提,而对中国这一兼具发展中与转型特征的国家来说,经济体制和市场结构方面的要求是并重的。  相似文献   

10.
浅析现阶段战略性贸易政策在中国的不适用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世纪80年代,西方学者以新贸易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战略性贸易政策。由于该政策比之传统的贸易政策更客观地探讨了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下的国际贸易,受到广大学者的青睐,并有许多中国学者著文建议中国效仿日美,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但该政策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和中国具体国情的结合中都存在着缺陷,因此,笔者认为,现阶段战略性贸易政策并不适用于中国。  相似文献   

11.
日本入关后对外贸易政策演变述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入关后在经济贸易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日本政府主导了对外贸易的发展及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入关后,日本政府充分利用了关贸总协定(GATT)相关条款,一方面通过实施保护贸易政策为国内竞争力较弱的产业提供了充分发展的时间和市场空间;另一方面也实施了贸易和投资逐步自由化的政策。日本入关后到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实施的初级阶段战略性贸易政策是相当成功的,随后实施的高级阶段战略性贸易政策并没有取得很好地进一步提升日本经济实力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新贸易理论与自由主义:冲突与融合中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新贸易理论框架中自由主义与干预主义之间的冲突为线索,从七个方面阐述了新贸易理论的发展,说明了在新贸易理论分析框架中贸易自由主义与干预主义的冲突突破了以往发展的格局,贸易政策观念的对立似乎不再体现为理论分析范式的对立,它更多依赖于一种理论的信仰和相应的理论假设前提,自由与干预似乎可以共存于统一的贸易基准模型之中,而不是传统的非此即彼的理论选择。  相似文献   

13.
已有关于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研究大多是从利润转移视角进行的,而本文立足LDCs的国情,从外部经济视角出发,将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与内生技术增长理论相结合,构建了南北R&D补贴博弈与内生技术创新的理论模型,探讨了政府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如何在国际博弈背景中帮助技术落后国企业赢得技术创新的竞争优势。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适应于LDCs国情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在实施目的、手段、结果和策略原则上与利润转移理论的差异。这一新的研究视角更切合LDCs的现实约束和产业发展目标,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世界经济交往的加强,各国之间的贸易依赖度也在不断的提高。然而全球化程度的深化并不意味着新古典贸易理论中市场完全竞争理想状况的到来。各国如何应用战略性贸易政策来达到保证本国利益与维护贸易公平的均衡,这个备受争议的理论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适用又有怎样的异同,本文将做出分析。本文首先介绍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产生背景与理论基础,而后会分别从利润转移和外部经济两方面分析其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5.
石砾 《科技和产业》2006,6(8):29-32
战略性贸易政策作为战后一种新兴的国际贸易理论,已被各国所认可,并接受其作为促进本国重点行业发展的手段。本文主要分析日、韩发展汽车工业的成功经验并结合中国汽车工业的实际情况,简述了我国在实施汽车工业的战略性贸易政策是应着重推行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6.
美国战略性贸易政策自1993年实施以来,经历了克林顿和布什政府.伦敦<经济学家>称克林顿时期为"有史以来最长久的经济扩张".这期间美国贸易出口总额大幅度上升、高新技术产业飞速发展、就业市场良好、国际经济竞争力提高等,这些发展都离不开两届政府的战略性贸易政策.而中国国际贸易却在当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出口大幅度萎缩,面临严峻社会形势.文章通过分析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成效,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得出关于完善中国国际贸易政策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了战略性贸易政策实证研究中的“校正模型”及经修正的R&D补贴模型, 以中国的汽车产业为研究对象,对运用于汽车产业的R&D补贴政策和出口补贴(即出口退税)政策的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R&D补贴政策能以更小的补贴成本产生更大的国民福利,是优于出口补贴的更为有效的政策工具。因此,我国政府应加大对战略性贸易产业的R&D补贴力度,促进战略性贸易产业的成长。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了战略性贸易政策实证研究中的"校正模型"及经修正的R&D补贴模型,以中国的汽车产业为研究对象,对运用于汽车产业的R&D补贴政策和出口补贴(即出口退税)政策的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R&D补贴政策能以更小的补贴成本产生更大的国民福利,是优于出口补贴的更为有效的政策工具.因此,我国政府应加大对战略性贸易产业的R&D补贴力度,促进战略性贸易产业的成长.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一直执行有管理的渐进式自由化贸易政策,强调政府对贸易的干预,其核心在于对大多数产业实行渐进式的自由化贸易政策,对少数产业实行较低保护与温和出口鼓励政策,这样就可以实现贸易自由化和贸易保护的双重目标。本文从“较低进口保护”——关税政策和“温和出口鼓励”——出口退税政策两方面进行局部和一般均衡的理论与实证考察。通过研究发现,我国的海关税则与贸易政策基本同步变动,表明关税是我国一项很重要的制度性政策;而政府在实施出口退税政策时更加注重其对贸易流量影响的短期效应。  相似文献   

20.
贸易政策的变化及其对贸易流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一直执行有管理的渐进式自由化贸易政策,强调政府对贸易的干预,其核心在于对大多数产业实行渐进式的自由化贸易政策,对少数产业实行较低保护与温和出口鼓励政策,这样就可以实现贸易自由化和贸易保护的双重目标①。本文从"较低进口保护"——关税政策和"温和出口鼓励"——出口退税政策两方面进行局部和一般均衡的理论与实证考察。通过研究发现,我国的海关税则与贸易政策基本同步变动,表明关税是我国一项很重要的制度性政策;而政府在实施出口退税政策时更加注重其对贸易流量影响的短期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