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观点     
不能妖魔化温州民间借贷 大家关注温州民间融资,是因为温州民间借贷利率确实是太高了,高到了人们难以理解的程度。对理解不了的事情产生各种猜测和评价是正常的,但是不能妖魔化温州民间借贷。因为有一些人认为温州民间借贷带来了风险.也提高了民间借贷利率,甚至认为温州民间资本跨省投资也和民间借贷有关等,这样的看法不全面也有失公允。辨证地看,  相似文献   

2.
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批准设立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这对于温州和温州的民间金融都是一件里程碑式事件。在去年出现民间借贷的风波后,创新实验首先在温州发轫,温州成功转危为机。不屈不挠的温州人和温州资本始终是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开路先锋。试验区的实践拓展了当前传统金融体  相似文献   

3.
3月28日,温州“金改”两周年.两年前,温州获批全国第一个金融综合改革试点时,人们寄望温州“金改”可以诞生温州本地的民营银行,以此解决温州民间企业融资难等困局,进而化解因2011年民间借贷而引发的温州危机。  相似文献   

4.
温州向来是民间资本最具活力的地方。在2011年温州民间借贷危机爆发前,中国人民银行温州支行曾调查显示,温州有1100亿元民间资本活跃在借贷市场,89%的家庭(或个人)和56.67%企业参与民间借贷,民间借贷的年息高达72%-96%。温州民间借贷危机的爆发使民间金融失衡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5.
从2001年温州开出第一家担保公司到今年8月29日。温州市首批15家小额贷款公司成立,温州民间信贷在经历了17年的民间金融活动后,开始了新的起点。  相似文献   

6.
随着温州炒房团外出购房的次数和人数的日趋减少,早先从各地房产市场获利的资本金的再投资方向成了温州人关注的问题。精明的温州人将让1500亿的资金流向哪里?  相似文献   

7.
吕伟超 《特区经济》2007,226(11):52-53
本文以温州经验为例,分析行业商会在温州经济中扮演的角色,并阐述温州行业商会如何成为破解温州经济困境,解除温州模式桎梏和突破温州经济发展的"天花板"的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8.
因融资难度大,中小企业难免铤而走险,打着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非法民间融资也就趁虚而入。对中小企业来说,民间借贷是不可或缺的空气,也是成长的土壤。在温州,几乎每家企业,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或多或少地得到过民间信贷的帮助。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温州支行的《温州民间借贷市场报告》显示,温州有89%的家庭、个人和59.67%的企业参与了民间借贷。  相似文献   

9.
王赛芳  易建平 《特区经济》2012,(10):122-124
温州是市场经济和民间金融的典型和代表,但民间资本与金融服务处于"金融压抑"的状态。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设立对解决温州民间金融桎梏提供了新机遇。本文从经济学的视角,分析温州民营企业"两难"问题症结和改革难点,揭示温州金融综合改革的重点方向和意义指向。  相似文献   

10.
一、温州金融改革的背景 上世纪80年代兴起于温州乐清、苍南一带的台会一度让高利贷走向疯狂.最终因为资金链条的断裂制造很多家破人亡的悲剧。2011年民间借贷酿制的危机,再次重伤温州。“民间借贷风波”、  相似文献   

11.
孙玲 《中国报道》2012,(5):30-32
在温州,一系列配套的金融平台和新型机构已经应运而生。 温州人的商业嗅觉异常敏锐。3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刚决定设立温州为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温州市政府和民间资本就已经觉察到了其中蕴含的契机,一系列配套的平台和机构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2.
贺军 《上海国资》2013,(5):17-17
过去很长时间,温州经济都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窗口、一种重要模式。温州模式可以归纳为两个特点:一是极有生命力的草根制造业;二是兴旺的民间金融业。工商银行的一项专题研究称,2004年温州民间借贷达410亿元,大大超过当地金融机构同期196亿元的新增贷款。而根据安邦的相关研究数据,温州的民间资本十多年前就已超过了3000亿元。  相似文献   

13.
温州模式一直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温州经济起伏不定又重新引起人们对温州模式的探讨。温州经济正以低于浙江省内其它城市,而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GDP增长率增长着。民营企业是温州模式的焦点,温州的民营企业有其自身的历史文化的印痕。要把民营企业做大做好,需要政府的正确引导和大力支持。房地产投资的不断升温,需要温州市政府加以正确的政策引导,使其良性、健康地发展。民间商会作为温州模式新的发展点,对经济的发展起着催化剂作用,是对温州模式的补充,是新时期温州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从温州经济来看,温州的经济制度变迁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存在着对人格化交易方式的路径依赖。这种路径依赖.影响了温州经济的对外开放,极可能导致温州制造业的。锁定”.引发温州民间资本的大量外流,严重影响温州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及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雷蕾 《改革与开放》2012,(15):18-19
一、温州金融改革的背景 上世纪80年代兴起于温州乐清、苍南一带的台会一度让高利贷走向疯狂,最终因为资金链条的断裂制造很多家破人亡的悲剧.2011年民间借贷酿制的危机,再次重伤温州.“民间借贷风波”、“资金链断裂”、“老板跑路”,去年,这三个词都与民营经济发展较为迅速的温州联系在一起,温州成为了民间借贷风险集中爆发的地方.  相似文献   

16.
据报载,温州创建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初见眉目,据称包括建立民间借贷登记中心等11项新政将在温州先行先试。此前,对于温州创建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申请,温总理在调研中提示随行官员,可以再研究一下。从表面上看,温州此举最直接的目的是化解高利贷风险,以及为包括高利贷在内的民间资本寻找出路。但这背后可以看得更  相似文献   

17.
温州是中国民营经济的发源地,这种民营经济上的先发优势使其具备了良好的市场基础和强烈的市场意识;发达的民营经济造就了大批中小民营企业,它们存在迫切的融资需求;经济的发展在民间积蓄了大量的资本急待寻找出路;温州人拥有独特的勇于创新、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台州产生了成功的民营银行范例,这些都是温州在新建民营银行上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海外经济评论》2005,(38):13-14
作为中国民间金融最活跃的地区,温州正在试点打造一个新的金融平台——中小企业投资融资公司。这家即将成立的新公司的任务是努力将民间资金纳入到正规的金融体系之中。而温州也想借此走在全国各城市的前面,形成民间金融的“温州模式”。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温州民间融资、中小企业、资金运用等三个方面对温州金融改革后对温州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定性综合分析,结合温州市统计局所公布的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温州市经济景气状况的评价模型,对温州经济发展进行定量综合分析。对未来温州金融改革的方向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银根紧缩的2011年,我国一些地区民间借贷“已经到了疯狂的地步”,或者说做“老高”比做“老板”赚钱多多了。温州、台州、衢州、宁波、厦门、鄂尔多斯等地民间借贷活跃异常,温州尤甚。所谓“老高”是温州对专门从事民间贷款的人的称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