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GDP挂帅转向举起"幸福"这面新旗,是各地各级党和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积极处理好保增长与惠民生关系的一阵时尚,值得给与充分肯定和高度鼓吹.但是,这涉及领导职能的升华和执政机制的开拓,决非简单易事,亟待付出辛勤的不懈努力,并防止急于求成,流于形式主义.  相似文献   

2.
"幸福客家"作为一种国民幸福指数(National Happiness Index,简称NHI)发展取向的执政理念,它要求把人的幸福置于经济发展之上,以民众的幸福感作为施政的依据和前提,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幸福客家"还在推动两岸交流中扮演重要角色,是值得认真探讨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以人为本是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现实的、适时的需要作为价值取向。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求特别关注人的发展和人的价值的实现,把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促进社会主义文明向更高的层次迈进。这也就要求政府在关心GDP增长的同时也能特别关注国民幸福指数的提升,如何能让两者更好的结合,共同构建一个衡量执政为民的标准,这对于更好的贯彻以人为本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提升国民幸福感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与根本目标,国民幸福指数构建凸显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体现民生改善的价值关怀、彰显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追求,从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内涵。在社会主义改革发展进程中,积极推进民主化进程、努力实现经济增长、大力繁荣先进文化、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是当下科学发展观视域中构建国民幸福指数的社会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5.
2001年,广东是内地第一个跨过“万亿GDP俱乐部”的省份。12年后,在中国内地31个省份中,23个已经迈过万亿元门槛,约占全国的2/3。当大家几乎都跨入万亿门槛的时候,一直唯GDP数字是尊的GDP“万亿俱乐部”的存在便有些可疑了。  相似文献   

6.
新标尺——国民幸福指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国民幸福总值与幸福指数等非刚性因素开始进入人们考量的视野。"国民幸福指数(Gross National Happiness,GNH)"在上个世纪就已经是发达国家用以检视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以"国民快乐总值"(GNH)衡量国家成功与否的理念,也早已深入人心。引入 GNH 这一评价指标所具有的意义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在我国,长期以来,GDP 可谓国民经济的第一指标,影响极为深广。在追求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我们付出  相似文献   

7.
“幸福指数”在上世纪70年代由南亚的不丹王国的国王提出,他认为政策应该关注幸福。不丹因此提出了由政府善治、经济增长、文化发展和环境保护四类指标组成的“幸福指数”。近年来,国外特别是美国.英国、荷兰、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开始了“幸福指数”的研究,并创设了不同模式的“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8.
GDP的“含金量”到底如何? 近年来,中国的GDP先后超越数个G7国家,直逼世界头号经济大国——美国。眼瞧着GDP翻着跟头往上涨,国内不少经济界人士不禁感喟称“让人欢喜,让人忧”。  相似文献   

9.
GDP:9%与幸福指数的距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波 《新财经》2011,(2):24-26
中国经济总量的增加、位次的提高,是改革开放活力不断涌现的体现。但也要冷静地看到,中国的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人均GDP排位还很靠后  相似文献   

10.
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理解GDP发展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GDP的功能。指出GDP不能衡量社会成本、增长的代价和方式、效益、效率、质量和实际国民财富;不能衡量分配和社会进步、幸福指数的局限性。认为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全面理解"GDP",坚持以人为本,遵循"科学发展〉发展〉增长"的发展逻辑;必须转变政府职能;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1.
由富士康事件谈社会发展终极目标及幸福指数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凌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4):138-141
文章认为富士康事件的深层原因在于我国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和谐幸福”未能得到有效落实,衡量指标的侧重点有失偏颇。GDP崇拜论应当予以纠正,转而建设一个新的衡量国民幸福程度的指标体系。在对幸福指数的国内外成果进行综合述评的基础之上,作者提出了一些个人观点,并从经济收入、医疗健康、教育文化、社会福利、社会文明、生态环境六大领域入手初步构建了幸福指数体系。  相似文献   

12.
论国民幸福指数的重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欣 《黑河学刊》2008,1(2):54-55
国民幸福指数作为一种衡量人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是社会主义国家调整社会政策的重要参考要素。关注国民幸福指数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之意,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党的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文章阐述了提升幸福指数成为科学发展源动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简要剖析了发展观念的偏差和制度性缺失等制约广西提升幸福指数的瓶颈问题,并提出了提升幸福指数,引领广西“富民强桂”新跨越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的邢占军教授最近突然成了热点,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都要采访他,或者约稿。这突如其来的一切.都源于他那曾经“冷清”的学术研究领域——测量人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5.
2012年是淄川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关键一年,我们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富民强区为目标,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统筹、惠民生、重创新、保稳定,努力建设富饶秀美幸福的新淄川。  相似文献   

16.
打造城市森林"绿肺"是建设生态良好社会和提高生态承载力的重要路径之一,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和必然要求。以人为本、整体协调、本土特色、文化传承是城市森林"绿肺"建设应秉承的四个原则。新疆城市森林"绿肺"发展的具体路径:宣传和强化城市"绿肺"意识;探寻耐寒植物、节水型城市森林模式;提高树种丰富度,打造新疆特色。  相似文献   

17.
9月13日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报道.今年统计局将推出一个关乎每个老百姓感觉的新指数——”幸福指数”。在我看来,这种统计体系有助于让经济进步回归发展本位。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信息》2006,(22):62-63
近来,GNH(Gross National Happiness国民幸福指数)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事实上,幸福本身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因素,很难用一个标准量化。也可以说,量化幸福或把幸福指数化本身就是存有争议的。我们需要跳出“幸福指数”去看待“幸福指数”。我们关注的不应是量化的数字,应重在思维方式的转变。因为幸福指数彰显的应是与和谐社会这一重大决策相适应的新的执政理念。  相似文献   

19.
城镇化,是中国三十多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助动力.城市是广大市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在城镇化的进程中打造市民高质量的生活,是政府与民众共同的愿望.在当前的城镇化进程中,收入、家庭、信仰和环境是影响市民幸福感受的主要因素,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发展、民生为重才能有效提升民众的幸福指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根据中华征信所最新公布的台湾第一份"产业幸福指数"调查指出,台湾产业总体幸福感为7.26分(满分为10分),尚属差强人意;但若问到与其他产业相较,认为自己比其他产业幸福的得分只有6.04分,幸福感明显下降。换句话说,台湾整体产业真实的幸福感落在两者间平均的6.70分,显示当局、产业界在致力提升台湾产业幸福感上,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