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本文列举了关联企业避税的主要手段和方法.分析了关联企业避税的危害,针对关联企业避税.一方面要完善反避税法律、法规.使其无隙可乘:另一方面要加强税收征管力度,从外部加以规制。  相似文献   

2.
《商》2015,(48)
关联企业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并且降低了成本,但关联企业实现利润的时候,往往采取避税的方法逃避纳税义务,而不顾法律对相关行为的约束和制止。因此,需要探讨出防止关联企业避税的办法。本文从相关的理论内涵出发,探讨出对现实社会中对防止企业避税有利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一、企业利用关联交易进行避税的现状 以前,人们只是比较关注外资企业与其国外关联方之间的关联交易的问题,但自2008年后,新的特别纳税调整的规定使税务管理人员对内资企业利用关联交易进行避税的问题会更加引起注意。国家税务总局已经开始要求各地方税务部门深入研究房地产、资金融通、特许权使用费支付、劳务提供等方面的关联交易避税问题,有选择地进行审计调查。  相似文献   

4.
企业关联交易的涉税风险及规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企业利用关联交易进行避税的现状 以前,人们只是比较关注外资企业与其国外关联方之间的关联交易的问题,但自2008年后,新的特别纳税调整的规定使税务管理人员对内资企业利用关联交易进行避税的问题会更加引起注意。国家税务总局已经开始要求各地方税务部门深入研究房地产、资金融通、特许权使用费支付、劳务提供等方面的关联交易避税问题,有选择地进行审计调查。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交易层面的2000~2010年海关数据库和对外投资名录,通过双重差分法发现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通过转让定价进行国际避税的直接证据.研究发现:一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利用转让定价进行国际避税,出口到低税国关联企业的价格会显著下降4.28%~7.79%,相应的出口到高税国关联企业价格会显著提高4.28%~7.79%;二是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都存在转让定价行为;三是双边税收协定对企业转让定价避税起到抑制作用.本研究可以有效补充企业避税文献,并为中国反避税制度的完善提供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转移价格是跨国关联企业避税的主要手段之一,对关联企业的认定,应税所得的调整及相应调整是各国税法在转移价格问题上的难点和重点,由于中国相关立法不够完善,外商投资企业中的不法外方利用转移价格避税,损害了国家的利益,应参考其他国家的相关制度,取长补短,堵塞税收漏洞。  相似文献   

7.
一、外商投资企业避税的主要方式外商投资企业避税的具体方法多种多样,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类: (一)通过经济方式避税。具体包括:一是利用转让定价的方式进行避税。主要利用外商投资企业与境外关联企业之间在资金、经营、购销等方面存在直接或间接的拥有或控制关系, 或者直接或间接地同为第三者所拥有  相似文献   

8.
王尤贵  李颖 《商场现代化》2005,(19):113-114
企业所得税中关联交易避税常用做法包括转让定价法、转移利润法、收购补亏法和利用优惠条款法.关联企业的避税行为所造成的税款流失是相当严重的.应采用完善税收制度、完善关联交易披露的会计准则、完善关联公司审计制度等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9.
企业所得税中关联交易避税常用做法包括:转让定价法、转移利润法、收购补亏法和利用优惠条款法。关联企业的避税行为所造成的税款流失是相当严重的。应采用完善税收制度、完善关联交易披露的会计准则、完善关联公司审计制度等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0.
转让定价是跨国公司在关联企业之间用来避税的方法之一.由于现代大型企业大多是集团企业,因此转让定价也会成为国内企业用来避税的方法.本文通过中石油和中石化的避税方法分析可知两大石油巨头利用转让定价的方法为自身谋求了巨大利益.通过这一案例将分析我国现行转让定价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罗叶 《消费导刊》2009,(17):86-8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公司通过转让定价避税的问题日益引起各国的重视。由于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大多为跨国公司的关联企业,因此跨国公司转让定价避税在我国表现得也比较明显。本文首先阐述转让定价的基本特征,接着从具体的案例出发分析其避税效应,最后提出我国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2.
企业所得税中关联交易避税常用做法包括:转让定价法、转移利润法、收购补亏法和利用优惠条款法。关联企业的避税行为所造成的税款流失是相当严重的。应采用完善税收制度、完善关联交易披露的会计准则、完善关联公司审计制度等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3.
孙静 《商业会计》2006,(1):26-26
一、外商投资企业避税的主要方式 外商投资企业避税的具体方法多种多样,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类:(一)通过经济方式避税。具体包括:一是利用转让定价的方式进行避税。主要利用外商投资企业与境外关联企业之间在资金、经营、购销等方面存在直接或问接的拥有或控制关系,或者直接或问接地同为第三者所拥有或控制,以及其他利益关系。在我国,  相似文献   

14.
王玘 《国际商务财会》2008,237(9):69-70
<正>一、电子商务环境下避税方式分析(一)企业避税方式分析1.转让定价关联企业之间的转让定价并不是一个新问题,也并非只有电子商务才有。然而,电子商务使跨国公司世界范围的集中经营所能达到的水平却是前所未有的。网络传输的快捷使企业之间内部功能一体化的程度进一步加强,关联企业在对待特定商品和劳务的生产和销售上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境外投资日益增多,形式愈渐多样,关联交易也愈趋频繁和复杂。为了适应新形势,有效遏制企业利用关联交易避税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企业所得税法)专门设置了第六章“特别纳税调整”,对原有的反避税税收法律法规进行了补充、拓展,完善了转让定价、纳税人举证、第三方协助和法律责任等内容。增加了成本分摊协议、预约定价安排、受控外国企业、防范资本弱化、防止避税地避税和一般反避税条款以及反避税罚则等内容。这是首次以国家法律的形式加以明确,是反避税的全面立法。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关联企业在进行合理避税时认识到利用转让定价税收筹划的重要性。文章从关联企业如何利用转让定价进行税收筹划,以及在实施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朱莉 《中国电子商务》2014,(24):190-190
关联企业在进行交易过程中为了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往往会在交易定价的制定过程中采取相应的避税措施。本文基于这种背景,分析了关联企业在交易定价中可能产生的风险类型,并据此探讨了关联企业为了减少风险可以采取的相关措施,仅供相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8.
关联企业转让定价是关联企业避税的一个主要方式,在跨国及内资关联企业中均大量存在,给我国地方税收管理带来很大困难。本文从其内涵体系分析着手,在描述其主要方式的基础上分析其动因,在揭示其危害的基础上提出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19.
税收优惠是促进经济增长和协调地区发展的重要手段,但由此产生的“税收洼地”也为企业通过异地投资进行避税提供了条件。本文利用手工整理的2008—2016年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数据,研究发现:(1)适用低税率的异地子公司会提高母公司避税程度,且这一效应主要是由享受区域性税收优惠的低税率子公司所驱动的;(2)低税率异地子公司的利润水平明显偏高,母子公司适用税率差越大,子公司利润越高于本地其他企业,母公司关联销售是实现利润转移的重要机制;(3)异地投资的避税效应受子公司特征影响,高单位资产利润率和服务业子公司更容易帮助母公司避税。本文的研究表明,在当前的税收优惠和纳税申报制度下,区域性税收优惠会异化为企业异地投资避税的工具,这为理解集团企业跨地区投资的避税动机提供了理论支撑,也为进一步完善税收优惠政策、降低企业避税行为和转变区域政策实施思路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0.
自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贸易迅速发展,近几十年来跨国公司在全球产业链上与各国进行分工协作,获得市场和价值。同时,跨国公司利用子公司通过转让产品和服务来控制利润,进行避税。各国税务部门大大加强了对跨国公司关联交易的监管。近些年,我国税务部门对各跨国公司关联企业交易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如何合理避税,要求各跨国公司仔细筹划关联企业之间的各类交易,使得各类交易不会违反各国的税法,从而避免税务监控与被调整风险。本文研究了国内外转让定价的相关理论,对跨国企业在中国检查自身转让定价风险、妥善安排并筹划关联交易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