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农家乐是新兴的旅游休闲形式,是农村面向城市、为现代的都市人提供的一种亲近自然、放松身心、愉悦精神的休闲旅游方式。农家乐的发展对促进乡村旅游、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区域经济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农家乐旅游中有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内容的民俗风情旅游,也有以收获各种农产品为主要内容的务农采摘旅游。由于农村地区  相似文献   

2.
农家乐可以营造出田园家庭式的温馨氛围,让人们可以亲近自然感受大自然,所以很受到广大游客的欢迎。另一方面,"农家乐"将城市文明和生活新风带到了农村,也给当地旅游业经济带来显著的效益。本文结合远景旅行社现有的农家乐旅游产品目前所存在的营销问题,通过介绍农家乐旅游的起源与发展现状,从传统的市场营销模式审视农家乐旅游的现状,针对问题,探讨新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休闲、休假时间的逐渐增加,以追求休闲、接触大自然、回归俭朴生活为主要目的的乡村农家乐旅游,逐步成为人们一种新的生活时尚;农家乐旅游也逐步红火起来。农家乐旅游异军突起,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促进农民增收、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已成为当地经济新的增长点,也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手段和重要的经济来源。农家乐正在成为拓宽旅游业的新途径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新实践。  相似文献   

4.
“农家乐”是指以农民家庭为接待单位.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农村文化及农民生活等资源,以农业体验为特色的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乡村旅游活动。“农家乐”旅游在上海兴起时间虽然不长,但发展形势很好。目前,崇明县、南汇区、奉贤区都已开展了“农家乐”  相似文献   

5.
渔农家乐是新兴的旅游休闲形式,是渔农民向城市现代人提供的一种回归自然从而获得放松身心、愉悦精神的休闲旅游方式。一般来说,渔农家乐的业主利用当地的渔农产品进行加工,满足客人的需要,成本较低,因此消费不高。而且渔农家乐周围一般都是美丽的自然或田园风光,可以舒缓现代人的紧绷的思绪,因此受到很多城市人的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6.
当下农家乐发展迅速,很受城市人群的追捧,呈现出大好的发展前景,桃花村地处城郊因为有着大面积的桃梨园、水塘以及已进行景观植物的补种和基础设施的完善,所以完全具备发展农家乐的条件,桃花村可以借着农家乐的兴起把握时机走向品牌化的旅游胜地。本文对桃花村的现状进行分析,认为桃花村存在季节性、旅游产品单一、供求不一致、管理漏洞等一系列的问题,但如果能够增加旅游项目、保留乡村特色、加大对外的宣传力度以及加强旅游管理,则桃花村的旅游发展将会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7.
吴雅婷 《价值工程》2014,(9):326-327
"农家乐"是从上世纪90年代逐渐形成的在城市周边的农村生态农业和文化旅游结合的方式。本文在对昆明市郊区的农家乐进行深入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对于农家乐的发展趋势及其遇到的问题作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8.
“信用”贯穿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其内涵经历了从伦理信用到经济信用再到社会信用的演变。作为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管理信用建设需要在社会信用建设的整体框架下,聚焦城市管理的具体领域。目前我国城市管理信用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形成信用对城市社会系统作用机制的整体性认识。本研究在系统梳理国内外城市管理信用建设理论文献的基础上,综合中西方视角对信用、社会信用、城市管理信用的内涵和演进进行归纳,并对相关研究的进展、趋势和热点进行评述,以期为我国城市管理信用体系建设实践提供具有理论价值、动态视角和国际视野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黄师 《乡镇论坛》2011,(25):29-29
近年来,各地以农家生活、农村民俗、农业风光为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迅速,不少地方的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当地经济的特色产业。乡村旅游已由单一的“农家乐”逐步向观光、休闲、度假及娱乐为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乡村旅游的发展为传统的农业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但是,也有一些地方在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时,缺乏长远意识,留下诸多“忧患”。亟待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形成民工潮。了解和掌握外来人员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实际情况,为城市外来人口及劳动力市场管理提供制定政策的依据,十分必要。对此,本溪市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于近期对生活在本市的外来人员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1.
随着气温的逐渐回升,农家乐旅游又逐渐回归到了旅游产品的主流地位。面对多如繁星的农家乐旅游产品,一些游客却没有感受到旅游带给自己的快乐。设施差、内容空、零服务、乏管理,严重制约了农家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以宁波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菁  米薇 《企业经济》2007,(10):81-83
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是顺应城乡消费新趋势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农村新型产业,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产物。因其对于新农村建设积极作用和显著的富民增收效果,在各地如火如荼开展。本文以宁波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模式,提出农家乐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1引言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经济的腾飞,闲暇时间越来越多,人们对于休闲度假的需求、对回归大自然的渴望、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越加强烈,由此催生了乡村旅游业。但随着乡村旅游经历了一轮较快的发展后,人们渐渐地对于现有的一般的乡村旅游、农家乐等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渴望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卫生更加干净、住宿条件要有城市酒店的舒适度,又要精致,有乡村特色等等;人们希望乡村旅游在传统的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做农家活、看农家景、亭农家乐的基础上更加升级,乡村度假区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一种高级的模式自此应运而生。专家们普遍认为,乡村度假区将是乡村旅游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4.
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方针下,上海农村产业由过去以农业为主、工业为辅逐步向以农业,工业和农村休闲旅游业融合发展的产业结构转变。但由于农村休闲旅游业的发展缺乏严格的用地管理.也出现了一些违法和违规用地情况。本文分析了上海”农家乐”用地特点、用地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改善“农家乐”用地管理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我省以农业资源、农村生活、民俗风情和田园风光为特色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有了较快发展,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就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一、全省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一)基本情况据统计,全省现有3000多个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其中农家乐2300多家,休闲农业就业人数达10万人,其中农民就业人数达8万多人。一批休闲农业产品脱颖而出,一些资源丰富、起步较早的地区已在部分城市周边形成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度假带,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在国家节假日改革及城市节奏日益加快的影响下,人们对于农家乐旅游的需求不断增多,以企业为主导的联合经营成为农家乐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文中以环景区集聚型农家乐为研究对象,结合传统供应链风险与农家乐的特点从外部环境、市场、供应、信息、合作关系、质量六个方面进行风险识别,建立农家乐旅游供应链的风险指标体系,并基于熵权的可拓模型进行风险评估,为农家乐企业化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乡村旅游以乡村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生态环境、农事活动与历史古迹等为旅游吸引物,主要以城市居民为目标消费者,以此满足游客的休闲度假、审美求异、考察学习和娱乐等需求。近些年来我国各地都在开发乡村旅游市场,开展各种形式的农家乐,以吸引城市旅游消费者。  相似文献   

18.
张华 《中国就业》2014,(11):48-49
正家庭服务业是以家庭为服务对象,向家庭提供各类劳务,满足家庭生活需求的服务行业。家庭服务业作为新兴服务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和发展潜力,不仅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而且能为城市、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新的就业岗位。  相似文献   

19.
乡村旅游的发展,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农家乐”算起,在我国已经有了近30年的发展历程。农家乐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多问题:低水平重复建设、没有特色、逐渐被边缘化。近年来,时常在媒体上看到“农家乐遭遇发展瓶颈”、“农家乐面临成长的烦恼”这样的文章。其实,乡村旅游作为在农村空间开展、以农民为从业主体的一种农业副业经营业态,它的发展,离不开“三农”的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通讯员/金鑫)据悉,"十二五"期间,甘肃省将扶持发展500个专业旅游村和1万户农家乐,以达到提升乡村旅游质量、促进农民增收、扩大旅游消费的多赢目标。根据《甘肃省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到2015年全省乡村旅游游客量达2240万人次,年均递增20%;乡村旅游总收入达27.7亿元.年均增长22%;乡村旅游直接就业岗位年均增加4500个以上。近年来,甘肃省乡村旅游已成为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据介绍,2011年,全省已建成专业旅游村120个,农家乐2445户,乡村旅游人数达1080万人次,乡村旅游消费收入12.5亿元。其中以"一乡一景""一村一品""一家一特"为特点的农家乐和以"原生态民俗文化体验""原生态自然观光体验""农村生产生活观光体验"为代表的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