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从2005年5月8日正式启动股权分置改革开始,到2008年5月8日股权分置改革三周年的日子,首批通过股改的三一重工已经实现真正的全流通,金牛能源将于7月6日全部解禁,紫江企业也将于8月1日实现真正的全流通,至此,首批完成股改的三只股票已经率先完成全面股改。  相似文献   

2.
2007年3月26日,按照证监会的要求,A股市场所有未股改公司发布风险警告,提示投资者投资谨慎,标志着历时近两年的股权分置改革进入收尾阶段.可以认为,中国A股市场已经进入了规范的全流通时代.  相似文献   

3.
自2005年4月29日国务院批准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到现在.在相关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改革进展顺利,评判改革的政策预期和市场预期稳定,成效非常显著。改革后,流通股比例提高.市场将逐步过渡到全流通时期,从而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过度集中、国有股“一股独大”的局面。作为新兴的电子行业国家股比例由2004年的55.58%到2005年的23.16%再到2006年的6.04%,充分体现了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的成效。  相似文献   

4.
胡冠 《新财经》2006,(7):8-8
2006年6月19日,中国资本市场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天。随着无锡亿利大机械有限公司在市场上象征性地抛售100股G三一法人股股票,非流通股二级市场抛售从此解禁,全流通大门从此洞开,股权分置改革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回想这十多年来股权分置改革上的种种争论,那种一有风吹草动,市场对这  相似文献   

5.
<正> 一、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正式启动4月2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下文称《通知》)。5月10日13日,首批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公司三一重工、清华同方、紫江企业、金牛能源陆续公布方案(见表1)。这标志着市场预期表1:首批试点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方案表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已久的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正式启动。试点遵循"市场稳定发展、规则公平统一、方案协商选择、流通股东表决、实施分步有序"的原则进行了一系列制度  相似文献   

6.
为促进资本市场发展和股市全流通,推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的顺利实施,经国务院批准,我国将对股权分置试点改革过程中发生的印花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暂免征收。  相似文献   

7.
刘涛 《上海国资》2014,(4):20-22
综合运用各种金融工具和方法,不仅能够实现对所持股权的有效管理,更有助于盘活存量国有股权资源市值管理(Market Value Management)是上市公司或上市公司股东利用上市公司股权价值及其变化,通过主动管理,达到盈利及融资目的的股权经营管理活动。相关理论和方法始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随着我国资本市场进入全流通时代而逐步发展和不断实践。  相似文献   

8.
随着资本市场的壮大和国际化进程的推进,中国股权分置改革终于起步。 经过两批试点后,沪深交易所股改工作全面铺开。在短短的5个月里,进入股改程序的公司 达到144家,市值已接近市场的三分之一。股权分置改革的启动可谓势如破竹。  相似文献   

9.
《上海经济》2006,(2):77-78
关键词一:股权分置改革启动2005年4月29El,经过国务院批准,巾国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宣告启动。在总结两批试点的基础上,9月4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并实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9月7日,沪深两交易所等联合制定的《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业务操作指引》出台施行。股权分置改革是中国证券市场的体制性革命,也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据统计,截至12月15口,共有234家公司召开了相关股东会议审议股改方案,其中已有190家变身G股。  相似文献   

10.
在近日召开的“股权分置与资本市场风险座谈会”上,与会者认为解决股权分置时机日趋成熟,并同时认为在既有利益格局下处理机制问题,不是一个让利或补偿的概念,而是一个在利益机制基础上的平衡概念;解决股权分置问题是一个改革的概念,其本质是把不可流通的股份变为可流通的股份,真正实现同股同权同利同价,这是资本市场基本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果断解决股权分置,实现多赢的局面,其中心意见是在实现全流通的过程中,不存在非流通大股东补偿流通小股东或让利的问题,而是大家共同分享全流通产生的流通溢价。  相似文献   

11.
2006年1月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这为股权分置改革在预期轨道上稳步前进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可以说是正当其时。从2005年5月9日我国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业务操作指引》与首批四家试点公司的确定,标志若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到2006年元月1日,沪深两市共有423家上市公司公布了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其中49家公司方案中带有高管股权激励措施,占股改公司总数的11.58%,其中有27家公司明确了股权激励的具体激励对象与股票来源。开展股权激励是一项制度创新,为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有力地推进股权分置改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中国证监会于4月30日发布了<关于股权分置改革试点问题的通知>,宣布正式启动上市公司股权分置试点.  相似文献   

13.
一、导论 股权分置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国务院2006年工作要点》中指出:今年要基本完成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继续搞好证券公司综合治理,促进资本市场创新和发展。随着6月4日下午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布了全面股改第35批名单,股改公司的比例已占内地股票市场上的60%以上,股改可以说是进入了攻坚阶段。目前,各个公司推出的股改方案不一,有配售方案、基金方案、权证方案、回购方案、转股方案,到底谁是谁非也无定论。但是股改的目标是明确的,就是实现股份全流通,发挥证券市场的应有功能.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股权分置是阻碍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一个重大的制度缺陷,2005年启动的股权分置改革,时上市公司的绩效影响如何?文章首先介绍了我国资本市场设立之初为什么股权是分王的,股权分置对公司治理会带来哪些影响,同时阐述了前面几次股改的做法及失败的原因,最后从理论上论述了股权分置改革最终可以提升企业的绩效.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我国国民经济保持强劲增长势头,而作为国民经济晴雨表的股市却反其道而行之,指数下滑,市值缩水.股票市场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逐渐淡化和褪色.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症结是:因历史原因而形成的股权分置的体制性弊端,股份不能全流通,即股权分置问题.改革股权分置,重塑市场信心,须要分析股权分置问题的由来、发展及其基本性质,分析由此带来的问题并进而给出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6.
唐志勇 《上海国资》2006,(10):35-36
在股权分置改革即将收官之际,面对全流通时代下全流通的市场环境,面对硝烟渐近的控股权之争,如何展开国有控股权的保卫战已经成为变革中的国资管理体制首当其冲的难题。事实上,上海市国资委的做法绝非无的放矢。硝烟渐近“与市场上对于国有股减持的担心恰恰相反,从股改开  相似文献   

17.
章旌 《沪港经济》2006,(7):26-27
市场期待的那只IPO"靴子"终于落地了. 5月24日,中工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工国际")公布招股意向书,摘得全流通IPO(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第一单.至此,因股权分置改革而暂停了一年多的IPO,重回A股市场,昭示着新老划断,全流通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18.
博弈论视野下的股权分置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权分置改革的本质是非流通股东与流通股东之间关于非流通股流通权的讨价还价博弈,博弈主体是非流通股东与流通股东,而不是上市公司、历史流通股东等。对价博弈中,非流通股东拥有先动优势和耐心优势,不利于保护流通股东的权益;而“未完成股改,暂停再融资和股权激励改革”等措施,有利于纠正耐心优势;从先动优势看,应赋予流通股东以股改提案权。股权分置改革首先应保证程序理性;当前试点公司的股改结果并未真正进入全流通,对于试点之后进入股改的公司没有学习价值;应逐步试行全流通。在对价形式上,应简单合理,要有利于投资者进行价值判断;应摒弃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较大的权证方案。  相似文献   

19.
去年4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宣布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20.
去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迄今为止,改革进展顺利。目前中国境内1300多家上市公司中,大部分已完成股权分置改革或进入股改程序。这表明,为期一年的股权分置改革已接近尾声,可望于今年基本完成。怎样评价一年多的股改实践,如何进一步推进,请看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及业内人士的见解。[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