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仁堂、全聚德、东来顺、荣宝斋.“头戴马聚源,脚蹬内联升,身穿八大祥”,这句民谣更道出了老字号在北京人心中的份量。但是,经过市场的大浪淘沙,昔日老字号流光溢彩的金匾今日却已不再辉煌。  相似文献   

2.
全聚德上市 老字号的新活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熙 《新财经》2008,(1):74-75
在众多老字号深陷规模、体制、产权、营销模式的泥潭时,全聚德的成功上市使老字号企业看到了一线生机。  相似文献   

3.
《广东大经贸》2008,(2):42-42
1月8日,全聚德、同仁堂等六家老字号征集的英文名字已确定。其中,“全聚德”翻译成“Quanjude Peking Roast Duck—Since 1864”。  相似文献   

4.
陈喆  张欣旻 《特区经济》2009,242(3):240-241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使服务业比重不断增加,对于以饮食业为主的"老字号"来说,凭借其品牌文化优势,无疑是发展的机遇。但"老字号"也同时面临着困难和挑战,诸如品牌意识缺失、标准化难以实施等。本文应用SWOT分析法,对饮食业"老字号"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分析,并对其品牌营销战略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赖勤 《首都经济》2008,(3):77-79
北京老字号是北京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载体。这个历史悠久、充满着民族特色的品牌也在与奥林匹克文化对接。世界驰名的可口可乐也是一个老字号,早在1928年,可口可乐用1,000箱产品赞助了阿姆斯特丹奥运会,以后再长达80年的时间里不间断地赞助了历届奥运会。  相似文献   

6.
于磊  司思 《中国经贸》2008,(5):94-96
说到老字号,人们往往会想到飘着香味的全聚德烤鸭、东来顺的涮羊肉、狗不理的包子,还有内联升的靴鞋。王星记的扇子、亨德利的钟表眼镜……伴着古老和幽香走到现在,老字号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商贸景观,更成为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目前,许多“老字号”企业的发展面临困境,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老字号”企业知识产权的大量流失,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该文从“老字号”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角度切入,分析了“老字号”企业在商标、专利、商业秘密保护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同时还剖析了“老字号”企业面临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相似文献   

8.
宁波曾有不少餐饮业“老字号”在消费者中享受较高美誉度。这几年这些“老字号”日渐式微。其根本原因在于经营理念、管理模式及运营机制的落后。本文在提出促进“老字号”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路的基础上.结合宁波一些餐饮业“老字号”经营面临的实际难题,提出保持宁波餐饮业“老字号”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9.
香港餐饮业的老字号是越来越少了。见多了老字号的落花流水春去,禁不住对那些历经动荡,在战火硝烟后仍能顽强生存至今的老字号心生赞叹。都在说要重振老字号,这其实是一个颇深奥的学问,绝不只是写上老字号的店名、重新挂上招牌这么简单。说到底,关键在于培养接棒人。  相似文献   

10.
在国外餐饮业的大举进攻下,我国许多老字号餐饮企业或消失或风雨飘摇.而全聚德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像“一把椅子卖了10万”这样的餐饮奇迹。全聚德之所以能在强手如林的餐饮界大放异彩,除了出色的管理,更重要的是正确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1.
日前,首批“中华老字号”公布,拥有106年历史的“秋林”榜上无名,而之前因三家同时争报“中华老字号”品牌折戟入围资格的哈尔滨秋林家族两兄弟近日再起纷争,部分秋林专卖店受到兄弟厂家封杀。[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说起“老字号”,大家马上就会想到北京的“同仁堂”、“全聚德”和天津的“狗不理”、上海的“大世界”等等。那么,究竟什么是“老字号”?在现代化建设求新求快日新月异、无数“新字号”遍地开花使人眼花缭乱的今日中国,人们为什么会对历尽沧桑、斑驳陆离的“老字号”产生那么大的兴趣,给予那么多的关注?“老字号”的出路在哪里,亦即“老字号”怎样才能焕发青春、怎样才能继续“老”下去——“老当益壮”、越老越香而不至于“老死”拉倒?好多年前就有人说这些问题“都有很强的学术性,亟需从历史的深度去探究,从理论的高度去阐述”。然而时至…  相似文献   

13.
曾经辉煌的“老字号”,如今多面临巨大的生存挑战。据统计,新中国成立初期有1万多家“老字号”企业。1993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又重新评定出“中华老字号”企业1600余家。目前“中华老字号”企业勉强维持现状的约占70%,长期亏损、面临破产的约占20%,有品牌、有规模且经济效益好的仅占10%。老字号企业处境如此难堪,如何才能使其重现活力。  相似文献   

14.
丁轩 《特区经济》2005,(4):282-283
<正>一个强大的国家背后,总是离不开一批强大的企业;同样,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国家,其背后也应该拥有一批老字号品牌企业。在中国5000年漫长岁月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了无数名扬天下的企业品牌精品,如“张小泉”、“王麻子”、“全聚德”、“狗不理”等。因此,关注这些企业,不但是  相似文献   

15.
“回力”新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攀 《上海经济》2009,(6):50-51
不把老字号当老字号.老字号就成功了 回力,绝大多数消费者都对这个运动鞋品牌仍然记忆犹新。创建于1927年的回力鞋业,至今已走过了80多个春秋,可以说是响当当的老字号品牌。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回力在近些年却从公众视线中消失了,当年的风光早已不再。  相似文献   

16.
在每天都有新事物诞生的上海商界,有一群依然活跃的"老精灵"。这些老字号商铺的招牌中,寿命长的,曾是清宫戏里出现过的道具;小字辈的,也至少见证过两个世纪的岁月沉浮。数据显示,目前上海拥有商务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称号的品牌有180家,其中96家集中于老城厢黄浦区。在这里,演绎着百年老店重焕新颜的美好传奇,但也低诉着品牌没落、受众流失的悲哀。辉煌的、凋敝的,都在近日举办的2014黄浦区老字号品牌论坛上聚首,每个古老品牌都想从旧瓶新酒的样本里得到启迪。  相似文献   

17.
“吴良材眼镜店”已有200年历史。最近,下岗的吴良材第6代传人开了家“吴良材眼镜店”。为此,国营的吴良材眼镜公司大为恼火。不出几天,该公司即通过工商局强令吴良材子孙摘下自己的店牌。于是,吴良材子孙在上海、苏州、北京三地同时对吴良材公司发起攻势……一场围绕“公私合营”留下的老字号字号权的商战在国营实体与私营实体之间展开。  相似文献   

18.
司思 《中国经贸》2007,(1):66-68
“头戴马聚源,脚踩内联升,身穿瑞蚨祥”,一段老北京民谣道出几十年来老百姓对老字号的向往。  相似文献   

19.
熊文聪 《环球财经》2014,(6):100-103
由于习近平主席的光临,北京的“老字号”庆丰包子铺火了.庆丰包子铺原名万兴居,创建于1948年,地址位于北京市西单东南角,起初是一家普通的小饭馆,因所营包子口味地道,1956年公私合营后,专一经营包子.1976年正式更名为“庆丰包子铺”.如今在北京、河北等地已有100多家连锁店.习主席光临的月坛店就是其中一家.  相似文献   

20.
王贤辉 《产权导刊》2008,(10):80-80
李氏,山西人,清乾隆年问北京老字号饭店“都一处”老板。 乾隆初年,北京街头开了~家不起眼的小饭馆,店主是山西人姓李。李老板忠厚老实、勤劳刻苦,小店生意一般,但他仍按照自己订立的规矩接待顾客,老少不欺,热情周到,薄利多销,不管顾客多少,生意如何,他每天总是从早忙到晚,开门迎客,就是静坐也要坐到午夜十二点钟才关门打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