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莉 《黑河学刊》2023,(6):47-54
人工智能作为走在信息时代前沿的新技术,国家倡导高校积极开展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针对目前人工智能课程开设出现的问题,本文以复合型人才为研究对象,从教学目标、课程体系结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等五个维度探讨了《人工智能导论》课程作为通识课教学的实施方案。实践结果表明,该实施方案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杜鹏 《黑河学刊》2011,(5):117-118
大学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同视角下的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观,代表着不同需求主体的价值取向。探讨多元视角下的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观,分析不同需求主体的价值取向,提出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观的有效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3.
多元文化的背景,降低了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认同,干扰了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价值观的选择,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培养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自觉,是应对多元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的有效途径,应注重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文化鉴别的能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4.
多元文化交汇,民族国家面临着信仰危机、认同缺失以及本土文化分崩离析的困境。文化自觉作为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文化警醒,内在地包含着文化认知、文化自信、文化创新和文化自强的逻辑,为思想政治教育重塑、民族文化不息、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以及国际文化竞争力应对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5.
根据学校特点,立足于学校定位,探索农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通识教育之路。总结实践过程中的经验与问题,把握通识教育发展趋势,为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提供一种可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文化价值观是主体对文化价值的理解和认同,是各种文化构建成的完整体系,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会使人们选择不同的文化,从而选择不同的认知体系和道路。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承担着建设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因此,如何引导大学生塑造科学的文化价值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在通识教育教改层面的行动研究堪称空白。由于办学自主权等原因,高校开展通识教育限于局部,相对滞后。我国职业院校进行通识教育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日益成为共识,超越理念认知的课程层面切入必将真正体现职业教育育人为本的教育属性。以江苏商贸职业学院为例的技术技能型职教文化的重塑实践路径具有创新精神,其基本内容具有实践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自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工作启动以来,得到了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行业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广泛共识。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高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不仅要注重专业课的实践教学,还应注重通识课程的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和教育途径,在转型发展过程中,通识课程实践教学的开展情况:首先,阐明加强通识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其次,总结通识课程实践教学探索的经验;最后,讨论通识课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9.
米涛  陈娜 《新西部(上)》2013,(10):152-152,148
本文在阐述多媒体使用原则的基础上,探讨了网络环境下外语学习生态环境的构建问题,认为要构建和谐的网络学习生态系统,积极组织和协调各方因素,促进良性互动,并注意采用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灵活的教学组织方式,才能有效保证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米涛  陈娜 《新西部(上)》2013,(19):152+148
本文在阐述多媒体使用原则的基础上,探讨了网络环境下外语学习生态环境的构建问题,认为要构建和谐的网络学习生态系统,积极组织和协调各方因素,促进良性互动,并注意采用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灵活的教学组织方式,才能有效保证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陈烨  王仓 《改革与开放》2021,(12):55-59
文化自信是对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有机整体的自信.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有社会责任感、全面发展的社会人和国家公民.文化自信与高校通识教育都将立德树人作为其共同价值追求,为实现二者思政功能聚合,高校要充分挖掘自身的内生动力、发挥聚合效应、实现内生聚合,旗...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代社会,多元文化背景下,传统价值观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面临严峻挑战,随之而来的是少儿课外教育面临诸多问题,通过调研提出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进行少儿课外教育的有效途径,即:有效应对遵循个性教育原则,因材施教;遵循孩童自主原则,正确引导;遵循文化差异原则,选择认知等。  相似文献   

13.
文化环境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息息相关。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群体出现了诸如信仰危机、道德危机、文化认同危机和社会交往危机等新的思想政治问题,从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认同问题凸现。面对多元、多变的文化环境,我们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积极探索有效途径,大力创新方式方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感特别需要通过提升文化自觉,充分发挥文化环境的育人功能,以文化认同弥补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不足。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政治信仰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社会的稳定。多元文化的发展使得我国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面临新的问题。文章阐述了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必要性,分析了目前我国大学生政治信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大学生政治信仰的途径,以期有针对性地解决多元文化对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产生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5.
孟颖佳 《西部大开发》2011,(2):71-71,90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多元文化格局已形成。而多元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如今我国正进入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当代大学生是中国未来建设的主力军,大学生形成怎样的价值观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命运与前途的问题。因此认清多元文化背景下我国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及其形成的原因,并对此探索与创新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多元文化是当前高等学校对大学生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必须面对的一种挑战。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的科学发展观教育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坚持发展的第一要义,才能使其树立科学、正确的发展观,以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OBE理念与“互联网+思政课”具有耦合性。遵循OBE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3个原则,能够进一步推动“互联网+思政课”的发展。当前,OBE理念下的“互联网+思政课”教学面临课堂供给和学生需求矛盾的教学目标困境、以学生为中心和网课互动困难矛盾的中心地位困境、成果导向与学习过程监控困难矛盾的持续改进困境、评价体系单一与持续性评价要求矛盾的追踪评价困境。为解决以上困境,教师在教学的探索中逐渐形成了以立德树人为导向的课程目标体系、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学生主体课堂、以过程指标细化为指向的过程监控体系、以多元评价为依托的持续追踪测评体系。  相似文献   

18.
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是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学界对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遵循了一个实践—生成的演变逻辑,针对当前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诸如学校的保障力度不足、教师的重视程度不够、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文章提出了建立实践教学保障机制,协调整合校内资源;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质;创新实践教学形式,提升学生的获得感三大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英语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注重课堂教学,更应注重实践环节.本文从口译课堂教学、学生能力培养以及口译实践与课堂教学的对比三个方面论述了开设口译实践环节的必要性和设计思路,以期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20.
根据目前地方高校通识选修课课程的管理情况,本文分析了一些课程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