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黄延峰 《商业研究》2001,2(3):26-28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一个狭义的商品定义,在有些非劳动产品成为商品的时候便使人产生了疑惑。有必要将商品定义的属概念的外延扩大,使之成为“商品是用于交换的使用价值”,这不但符合逻辑,而且符合实际。在狭义商品定义的基础上进行逻辑分析之后,得出了广义商品定义,进而论述了“自然资源天生具有价值”这一观点。从而,使广义商品定义和自然资源的价值分析得以相互解释,相互论证。  相似文献   

2.
李书田 《四川物价》2004,(12):28-29
所谓“限量特价”,顾名思义,就是指商家(企业)为了广造声势和舆论,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光顾本店“掏钱”购物,利用人们贪图便宜的心理,故意将某种或几种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商品,限定时间、数量,大幅度降低其价格而制定的一种“特殊价格”。它主要借用了“商品特价”竞争策略的含义,即招徕、吸引更多的顾客,增加其他商品的销售量。这里,  相似文献   

3.
马迁利  李健  王璇 《消费经济》2007,23(4):21-24
近年来,随着消费水平的上升,国内居民生活垃圾问题呈现出越来越严重的态势。从微观个体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可以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为两个:收入效应,即收入上升使消费者可以购买更多的一次性商品和重复使用商品,这造成居民生活垃圾的增加;替代效应,即收入上升使消费者消费和拥有商品的时间机会成本也随之上升,为节约时间机会成本,消费者倾向于购买更多的一次性商品,这导致生成更多的居民生活垃圾。  相似文献   

4.
商品     
用来交换和出卖的劳动产品。它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重属性。使用价值是指对人们有某种用处,如粮食可以充讥,衣服可以保暖,这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同时,商品还能用来交换,具有交换价值。商品之所以可以相互交换,是因为它们在生产中都花费了人类的劳动。人类劳动的凝结形成商品的价值。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交换价值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消费方式和消费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网购”出现在了众多消费者的世界中。虽然网购帮助消费者节省了时间、并使消费者在有限的时间内可以进行大范围的商品选购,但是,买好东西、付好款,商品从店家到消费者手中的这个过程却是出现了一些物流方面的问题。怎么提高物流分销网络的优化,使商品在运送的过程中得到质量的保证和用时的缩短,是困扰“网购”行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问题,本文将对BtoC环境下的快速时尚品物流分销网络的优化设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价值的实质是货币而不是劳动,把价值量看成是劳动量,就是严重脱离实际,是一个极大的误解。单位商品价值取决于单位平均劳动时间所创造的货币收入。不能把等价交换理解为“等量劳动的交换”,生产劳动的成果、使用价值状况是决定价值量的主要因素。我们追求的第一目标是“更多的价值”,是以“尽可能少的劳动消耗取得尽可能多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电子商务使人类社会的交换方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虚拟时代,通过电子商务人们可以获得更多的实惠,体验到更多的服务和购买方式,但同时电子商务也对传统的经营管理体制形成了巨大冲击,特别是对现行的税收征管体制提出了全面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电子商务使人类社会的交换方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虚拟时代,通过电子商务人们可以获得更多的实惠,体验到更多的服务和购买方式,但同时电子商务也对传统的经营管理体制形成了巨大冲击,特别是对现行的税收征管体制提出了全面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电子商务使人类社会的交换方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虚拟时代,通过电子商务人们可以获得更多的实惠,体验到更多的服务和购买方式,但同时电子商务也对传统的经营管理体制形成了巨大冲击,特别是对现行的税收征管体制提出了全面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电子商务看上去很美。它节约了公关、跑腿的成本,使买方能先期在虚拟的商场、商城、陈列馆、橱窗看货,大概掌握商品的价值和价格而且在较短的时间就能“跑”很多地方,更多地了解市场行情,提高购物的效率,从货比三家的角度看,能够避免一些“上当受骗”的事情发生。对于卖家而言,电子商务能将商品在更大范围推广,乃至推销到全世界。电子商务减少了流通环节,降低  相似文献   

11.
一、自由交换的效应自由交换是市场交换参与者根据市场的具体状况及发展变化趋势,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各方面的选择的交换行为。在商品经济社会里,自由交换提供和保证了市场运行的效率,创造并体现了各交换参与者之间的平等,实现了市场机制对市场经济的调节并促成了市场秩序的建立,因而成为商品经济社会的根本属性。1、自由选择的效率。在市场上,自由交换保证了(1)人们对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自由选择;(2)人们对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实现渠道、对象、方式及时空的自由选择。因  相似文献   

12.
从传播方式看,“物联网”时代,是真正的互动传播和个性化传播。目前英国等发达国家已经出现“物联网”媒体时代雏形。人们在超市购物可以把某一商品的照片拍下来发送到网络上.网络上自动会将该产品的相关信息反馈给你,而且信息的内容可以使定制化的,可以根据你所需要的数据类型进行整理归纳。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信息检索,每一个商品都是一个智能机器人。  相似文献   

13.
“比较成本说”是十九世纪初英国产业革命时期产生的,学说虽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但我认为其实质是可取的。根据李嘉图的论述,“比较成本说”的含义是:由于资本和劳动在国际间不能自由移动,支配一国商品的价值规律不能支配国际商品的交换,故通过自由贸易,各国可集中资本和劳动生产和出口“有利取重”,“不利取轻”的商品,可以增加产品总量,节约劳动和资本,形成互利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对一个国家来说,有利的是出口本国生产成本相对低的商品,进口本国生产成本相对高的商品,这一体现了学说实质的原则是可以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合理国际分工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广告》2005,(9):141-145
美国西北大学一位经济学家最近发表了一篇文章.他认为有两种良性循环存在于大众消费之中。一种是“下滴效应”(TRICKLEDOWN EFFECT)即商品价格下降会导致需求上涨、消费门槛不断下降.低收入人群因此可以享受更多的实惠。还有一种是“上滴效应”(TRIOCLE-UP EFFECT)即随着商品的价格下跌,以前要花更多钱才能购买基本日用品的消费者可以把省下来的钱花在别的地方.比如购买更高价位的商品——高档次商品或者所谓的“奢侈品”。  相似文献   

15.
陈锋  谷纯悦 《新财富》2005,(4):18-20
亚洲地区作为全球制造业加工中心,承受着大宗商品涨价压力,而成本无法向消费与零售领域转移,这使“亚洲制造”的财富直接流向美、欧等亚洲商品进口国。亚洲经济的结构性问题决定了其比欧美国家承担了更多的通缩与通胀风险。预计大宗商品价格在高位徘徊只能持续大约3年时间,短暂通胀之后,亚洲可能将迎来较大规模的通缩。  相似文献   

16.
现代购物中心起源于“汽车王国”的美国 1、自古购物就有“中心” 商品生产的出现表明了人类物质交换活动的兴起。商品实物交换需要有进行交易的场地。而这种交易场地往往具备交通运输方便的条件。具有集聚商品功能.有一定吸引能力和辐射能力的商品集散地点历来就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自古购物就有“中心”。购物中心的某些形式实际上已存在了1000多年,如古时候的广场市场、集市和海港商贸区等。  相似文献   

17.
读心术     
所有互联网巨头都将“推荐算法”视为自己的核心机密,“算法”越精准,你留在网上的时闻就越多,你会浏览更多商品、打开更多广告,买下更多你原本不准备买的东西……对网站来说,“读心术”的本质很简单,就是“用你的时间。赚我的钞票”。  相似文献   

18.
阮加 《中国物价》2004,(7):45-49
在货币经济中,货币与商品的交换脱胎于商品之间的交换,并且取代了商品之间的交换。在人们的观念中,价格是货币对商品的一种交换比例衡量;我们还应该看到,价格同时还是商品对货币的一种交换比例衡量。例如,用货币衡量土豆的比价表示为:2公斤/元,而用土豆衡量货币的比价则表示为:0.5元/公斤。  相似文献   

19.
乱标价害了谁王小康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消费者没有更多的时间花费在购物上面。可市场上日益丰富的商品,五花八门的价格,不得不令人们尤其是中、低收入阶层的消费者在购物时慎重选择,生怕上当受骗。除了假冒伪劣使消费者感到头痛外,同一商品,同一市场上参差不...  相似文献   

20.
在经营工作中,人们常常忽视了商品保本期的核算,以为一样商品只要按既定的价格卖出去了,就不会亏本,而忽视了库存时间的长短,这是一个误区。殊不知仓储费用、利息、保管费等都在一天天的加大,站在原来的角度考虑,免不了要吃“亏”。商品的保本期是指商品从购进到销售保持不亏本的最长储存期。加强商品保本期的核算工作,可以合理地组织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