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实行粮食直补政策目的在于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充分发挥粮食直补政策对农业现代化的导向作用,要引导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粮食直补资金要向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倾斜,向农业科学技术创新应用倾斜,向优质粮食品种倾斜,粮食直补政策要支持农民参加农业保险。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粮食直补政策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直接补贴是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保障国家粮食生产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粮食增产、农业增效的有效途径之一.虽然粮食直补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明显的效果,但由于这一政策还处于实施初期,因此,仍然存在许多突出的问题,在未来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同时,粮食直补只是农业支持与保护体系政策中的一项措施,要真正达到粮食安全目标,还有赖于相关配套政策的实施.  相似文献   

3.
实行种粮直接补贴政策,完成了我国农业补贴政策从"黄箱"到"绿箱"的历史演进,加快了与WTO农业贸易规则接轨的步伐。自种粮直补政策实施以来,我国农业虽然取得很大成效,但亦存在诸多问题。为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改善民生,文章认为应从完善种粮直补体系,协调各方利益关系等方面不断完善此项政策。  相似文献   

4.
我国粮食直补政策实施以来受到社会各方的关注,最近对这一政策的效应看法出现分歧,一些同志认为其政策效应正在递减,应该用新的政策加以替代。这对粮食直补政策的去留非常重要,本文因此进行了专门分析研究。首先确定测试"效应递减"的指标,然后依次考察了粮食直补政策积极作用的发展变化,探索了"效应递减"生产的原因,分析了直补政策与价格支持的利弊,文章最后提出维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是我国粮食主产区,以黑龙江省农户调查问卷为基础,全面分析粮食直补政策与农户种植意愿的关系具有普遍意义。通过分析发现:样本农户对粮食直补政策比较满意,粮食直补政策可以推动农户的种粮积极性,对农户的种植决策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市场价格、是否有种粮补贴和家庭需要是农户在决策是否种粮时的主要因素;保护价收购、种粮直接补贴和低息贷款是提高种粮积极性主要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2004年以来,国家对种粮农民相继出台了免征农业税、发放粮食直接补贴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体现了国家对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高度重视,惠及亿万农民。虽然粮食直补政策的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由于这一政策在实施初期存在准备不足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复杂性,致使这一工作仍然存在许多突出的问题,在未来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笔者结合近年来从事粮食补贴工作的实践,对粮食补贴政策执  相似文献   

7.
司晓杰 《经济与管理》2009,23(11):14-18
从世界范围来看,农业补贴的核心是粮食补贴。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从我国现行粮食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分析来看,在提高粮食产量和增加种粮农民收入上,生产性专项补贴与农资综合直补比直接补贴更有成效,直补政策在增加农民收入方面更具优势。我国应该合理整合各项补贴政策,发挥其协同效应,以保障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两大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农业保险作为一种市场化的风险转移和损失分摊机制,在分散农业风险、补偿农业损失、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国家和省继取消农业税,实施粮食直补后的又一项重要的支农惠农政策。本文结合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对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滞后的深层根源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培育新型种粮主体是构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工作,完善的粮食补贴政策体系有利于我国新型种粮主体的培育。当前我国粮食补贴政策体系主要由政策决策目标、政策内容、政策执行和监督机制等构成。该体系存在的决策目标滞后、未突出科技支粮、易产生横向不公和效率损失、监督机制运行不完善等不足之处,影响了我国新型种粮主体的培育。延展政策目标、加大现代农业要素补贴力度、注重执行中的横向公平与政策效率、完善监督机制等优化策略有利于我国新型种粮主体的培育。  相似文献   

10.
吴成福 《经济经纬》2006,(6):101-103
发达国家的粮食补贴方式有许多可资借鉴的先进经验。我国现行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存在着与WTO规则不符、标准单一、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粮食直补政策,我们应做好如下工作:建立符合WTO农业协议的补贴方式;构建农民收入支持体系;建立监督机制,切实提高政策的执行效率等。  相似文献   

11.
根据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进口量、库存量"三量齐增"的现实,需要适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对在农产品供给不足背景下形成的粮食政策进行优化,将持续提升粮食产能、改善粮食供给体系质量、促进产粮大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作为政策优化的目标取向;处理好"去库存"与"提产能"的关系,存量利益与增量利益的关系,市场化改革取向与保护农民利益的关系,产能增加与绿色发展的关系。发挥粮食政策的导向和促进作用,构建保障有力的粮食有效供给体系;在调整粮食品种结构的同时,注重粮食供给侧的制度创新,拓展政策功能和支持的领域,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2.
我国从2004年开始对种粮农民实行种粮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等农业补贴政策.学术界对农业补贴政策进行了多方位、多角度的研究,本文从农业补贴政策体系、农业补贴政策目标绩效、农业补贴政策实施存在的问题等视角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并指出对农资综合补贴政策效应的研究、基于农户层面的研究、对粮食主销区政策绩效的研究应是今后需要重视的领域.  相似文献   

13.
何春玲 《时代经贸》2009,(12):8-9,7
从2009年9月开始,中国正式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这是继取消农业税、实行粮食直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之后,国家实施的又一项重大惠农政策,这是国家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个重大步骤。它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加快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现状、问题及完善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施行6年来,已经在稳定粮食价格、促进农民增收、服务宏观调控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达到了政策的设计预期,受到了地方政府和种粮农民的欢迎。面对粮食供求关系发生的新变化,现行政策的一些消极影响和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日益突显,制约了政策效果的充分发挥。为此,要进一步完善和细化政策在价格制定、信贷管理、财政补贴、购销监管等方面的操作措施。同时,继续深化粮食收购政策的市场化改革,逐步建立起以差额直补方式为主的最低收购价政策。  相似文献   

15.
关于我国粮食直补政策,近年来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支农资金整合的声浪下,提出这一政策的实施效果不佳,主张停止或整合到支农资金中。这一观点引起了广大农民的担心和疑虑,对粮食生产带来了  相似文献   

16.
新形势下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保粮食安全不仅是实现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基础,而且是保证国家经济安全的关键。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国内因素与国际因素相互交织,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粮食安全形势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本文在深入剖析当前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高度对国家粮食安全问题进行了审视,认为:在当前阶段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1)必须坚持国内自给为主、进口调剂为辅的原则,既不能片面强调自给自足,也不能过度依赖国际市场;(2)必须同时发挥好市场"无形之手"和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3)必须继续高度重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和地方政府抓粮积极性;(4)最为根本的是要改革和完善我国现行土地经营制度,实现土地经营的适度规模化、集约化。文章最后,提出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八项政策建议:(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2)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3)进一步完善强农惠农政策,不断提高种粮比较效益;(4)积极探索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促进粮食主产区经济社会发展;(5)促进粮食产业化发展,降低粮食物流成本;(6)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引导粮食适度规模经营;(7)健全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体系,保持粮食市场的基本稳定;(8)鼓励企业到国外投资建设粮食生产基地,开发利用国外资源,进一步拓展国际粮源。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种粮收入在农民全年收入中占有很大比例.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和免征农业税、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使黑龙江省广大种粮农民得到了很多实惠.但是,农资价格的持续上涨,使得农民投入不断增加,国家税改政策和粮价上涨给农民增收带来的收益,正在被以种子、化肥为主的农资价格上涨所冲销,使农民种粮效益降低.通过对黑龙江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波动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分析,对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进行了探讨,旨在为黑龙江省农民增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农村采取了一系列,经济发展政策,取消农业税更是国家对逐村政策的一大飞跃和转折点,从此,农业支持工业的开始转化为工业反哺农业。中国农村迎来了大发展的历史开篇。农民从免交"天经地义的皇粮国税"的喜悦中还未清醒过来,一系列的支农惠农政策越来越多的来到农村:粮食直补、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家电下乡补贴,汽车摩托车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等等。同时加大了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如:农村节水灌溉、人畜用水、乡村道路、农村沼气、农村水电、草场围栏。实行了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补助政策,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等等。支农惠农政策的实行过程也同时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如何更加合理的分配支农惠农资金,充分发挥支农惠农资金的作用,加强资金监管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粮食问题一直是我国农业政策的核心,我国从2004年开始逐步将粮食补贴从流通领域补贴转为直接补贴,本文通过模型分析的方法,量化分析我国农业直接补贴的政策效应,分析了粮食直接补贴对粮食产量、粮食价格、农民收入等方面的影响,并对我国粮食直补政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第一,粮食直补。为保持政策的连续性,从实际效果出发,建议将其转变为脱钩补贴,纳入"绿箱"直接收入支付,为"黄箱"补贴实施保留政策空间。同时,要进一步增加粮食直补资金总量。第二,农资综合补贴。按照"价补统筹、动态调整、只增不减"原则,实施动态调整机制,新增补贴资金重点向粮食主产区倾斜,着力提高主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