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荣辱观的继承和发展,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当今时代先进文化的要求,体现了中国人民长远的、现实的和将来的根本利益。"八荣八耻"的提出是以德治国方略的发展和重要的组成。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不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还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2.
浅谈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与重大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是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体现了个人荣辱与国家、民族和集体荣辱的统一;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与社会风尚的统一;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统一。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大意义在于有利于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3.
《企业世界》2006,(6):20-20,46
荣辱观古已有之,荣辱心人皆有之。胡锦涛同志关于树立新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导向鲜明,概括精辟。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新型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对荣耻的界定,对是非的判断,对美丑的区分,立足中国的现实国情,着眼现代化的发展要求,体现了继承与创新的统一,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和改革开放时代要求的统一,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现实针对性。  相似文献   

4.
荣辱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荣辱观虽然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但在塑造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方面起过重大作用,有着宝贵的思想资源。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传统荣辱观的“扬弃”。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体现了重视社会耻感价值的民族传统;它既包含了传统荣辱观的精华,又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应该借鉴传统荣辱观教育的精华,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创新。  相似文献   

5.
张喜良 《活力》2014,(19):25-25
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事业追求的价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既突出了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又强调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重要作用;既继承吸收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又结合当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本质特征,指明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基础内容。  相似文献   

6.
童云芳 《企业世界》2006,(7):16-17,19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重要论述,涵盖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思想,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要求,反映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以德立企的核心要求。企业各级党组织应当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建设先进企业文化、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和长期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相似文献   

7.
滕以文 《活力》2012,(7):34-34,36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体现了鲜明的时代要求,是社会主义道德观和价值观的精辟概括。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突出的时代价值和强烈的现实意义,要密切结合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坚定不移地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中去。  相似文献   

8.
张盈 《活力》2006,(6):119-119
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概括精辟,寓意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大力倡导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曹菊泉 《活力》2006,(6):191-192
锦胡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实践性,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对于推动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宪伦 《新远见》2011,(4):63-70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是非观、善恶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大组成之一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伦理学新基点。本文在对“八荣八耻”荣辱观的要义进行话语分析基础上,从三个方面对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伦理基点进行论证分析.并提出了加强现代道德建设必须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若干认识与探讨。  相似文献   

11.
今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委员时提出了“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精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和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党的优良作风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审计机关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职工要充分认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增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把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着力在“六个结合”上下功夫,切实抓出成效。一是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学习遵守贯彻维护党章、“理想、责…  相似文献   

12.
董红梅 《活力》2011,(6):98-98
胡锦涛精辟概括的以“八荣八耻”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传统荣辱观的继承和发展.是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深刻总结。它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与有机统一,高度概括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本质要求,涵盖了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鲜明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高屋建瓴、字字珠玑,立意深远,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14.
孙景学 《活力》2006,(4):115-115
荣辱观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具体反映,支配着人们的道德行为和道德情感,影响着社会风气的形成,体现着社会价值导向。思想趋向决定、影响着人们的荣辱观。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也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具体要求。对明确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树立新时期正确的思想趋向,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气,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体系中有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在企业内部的综合反映和表现,是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影响下形成的、具有企业特点的群体意识以及这种意识产生的行为规范。在社会转型和文化嬗变时期,各种不同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相互渗透,企业文化建设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以正确的荣辱观为导向,正确的荣辱观即胡锦涛同志倡导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时代要求,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  相似文献   

16.
荣辱观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企业文化是相互促进和制约的关系,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流文化的体现,是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反映。企业是社会的细胞,企业文化是社会主流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社会文化的亚文化。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企业文化,不同的文化从不同侧面折射社会主流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具有很强的思想性、针对性和指导性,对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一、提高认识,奠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思想基础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任何时代特征和时代精神都离不开社会存在。当前,我们正面临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时期,因此,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课题。胡锦涛总书记从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出发,继承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和重要的理论价值。在新时期,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对于促进高校德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必须用社会主义荣辱观统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抓好环境育人和活动育人,促进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重视师德建设,推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师资队伍建设的齐头并进;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实现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9.
刘岩松  胡承波 《活力》2010,(6):174-175
高校是国家培养人才的摇篮,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辐射源。但随着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我国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基于此本文提出荣辱观是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指出高校要突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针对性。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而提出的战略任务,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为适应这一形势,工商系统必须积极开展“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建设和谐工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