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读张瑞莲同志《煤炭资源税改革探讨》一文(见《煤炭经济研究》1988年第5期),对其观点颇有同感。在按质论价前提下,煤炭售价(扣除地区差价后)反映了煤炭资源的优劣。因此,按销售价格定比征税,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资源条件好的多征,差的少征”原则,起到了调节资源级差收入的作用,明显优于按销售利润率超率累进计征等办法。然而,从价定比征税的办法,只考虑了价格因素(即煤炭资源本身优劣对资源级差的影响)是不够的。资源税要达到调节资源  相似文献   

2.
目前,煤炭资源税按生产数量定额纳税,不管资源结构如何变化、有无级差收益;都按资源开采较优时核定的定额纳税,这样资源税就变成了产品税,完全失去了资源税的调节作用,使企业重复纳税,加重了企业的负担。因此,我认为对资源税章程应再修订,具体意见如下: 一、资源税应以同类企业平均利润率以上为级差收益征税起点。如重工业百元销售利润率为12%,采掘工业应参照执行。凡销售利润率超过12%者,应认定获得级差收益,否则,不应缴纳资源税。这样的纳税制度才能起到调节经济和正确处理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也有助于同行业的协调发展,提高资源  相似文献   

3.
煤炭行业开发属于国家的煤炭资源,应向国家交纳“绝对地租”——占有资源税。马克思说:“真正的矿山地租的决定方法和农业地租是完全一样的”(《资本论》卷3第873页)。根据马克思这一论断,煤炭行业的资源税应当是:较好的自然资源条件与最劣等自然资源条件之间的级差收入和最劣等自然资源也可以获得的高于生产价格以上的部分地租之和。作为资源税法,应明确规定,自然资源属于国家,任何单位和个人开发自然资  相似文献   

4.
一、现行煤炭资源税征收办法中存在的问题1.税率设计的理论依据不合理。资源税是根据使用和开采自然资源的丰瘠和收入的多寡,就其级差收入差别而征收的一类税。煤炭资源的丰瘠程度主要是由煤炭资源的地质条件和开采条件来决定的,因而地质条件和开采条件就应当是资源税税率设计的重要依据。我国现行的资源税虽然改为从量计征,  相似文献   

5.
《冶金财会》2019,(5):20-23
<正>为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已经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法(草案)》进行了分组审议,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标志着资源税立法进程即将进入最后阶段。笔者认为,资源税立法不应该仅仅是将现行的《资源税暂行条例》和目前改革成果转化成法律条文,在对草案进行二审和三审的过程中要坚持"调节资源级差收入并体现国有资源有偿使用"的立法理念,钢铁行业应当借助立法的良  相似文献   

6.
鞍钢直属矿山经营现状与资源税改革张晓我国资源税是在1984年全面改革工商税制时建立的新税种。当时,国家规定对原油、天然气、金属制品、非金属制品等,以其资源结构和开采条件差异形成的级差收入为课税对象,按其销售利润率分档设定超率累进税率征收资源税。198...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局生产经营形势比较被动,以1986年为例,全年亏损767万元,而其中资源税占736万元,如扣除资源税额全年几乎不亏损。比部下达的包干利润指标4220万元,短收4987万元,这里有政策性增支因素,也有工作中的问题,但是,缴纳的巨额资源税款已经改变了企业最终的经营成果,因此,如何评价资源税调节盈利的作用问题,值得我们通过结合煤炭行业的生产特点和经营情况来论证现行资源税的作用和弊端。一、开征资源税的理论依据从1984年第四季度开征资源税以来,征收办法变动两次:一次是以煤炭产品销售收入利润率超过12%部分征收资源税;另一次是以外销原煤量每吨征收0.45元。国家对征收资源税曾作过说明。我们在执行和学习资源税法规过程中理解到,虽然是“对开采应纳资源税产品的所有单位和个人征收资源税”,实际上是对开采煤炭资源企业的盈利程度征税,调节由于资源赋存条件带来的盈利差别,是一种“煤炭企业盈利调节税”。  相似文献   

8.
美国地下石油资源依土地所有权归属不同而形成私人、州和联邦所有的“三分天下”。反映资源价值、调节资源所有者与作业者利益关系的资源所有者收费,在矿权租赁方式下由租赁定金、递延地租和矿区使用费构成,并主要由资源的自然条件、地质条件和出租时的原油价格确定。资源价格或资源所有者收费主要由市场确定,且能基本体现资源价值级差。除一般的税收外,以石油收益为特定对象、调节政府与石油资源经营者利益关系的是州政府的资源税;在高油价时期先后实行的油价管制和暴利税,是对油价大幅度上涨带来的资源价值增值的一种税收调节。为鼓励石油勘探开发投资,美对石油公司长期实行了勘探支出经费化和折耗优惠等所得税优惠政策。美国石油资源费税所体现的经济关系较为明晰,能较灵活地体现和调节资源级差价值和级差收益;石油矿权的市场配置和资源价格的市场定价机制有利于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效益,优化资源勘探开发序列。  相似文献   

9.
我国油气资源税现状及改革方向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改革油气资源税是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重要内容,同时,对于促进油气资源的合理开采,提高油气利用效率,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收益分配,促进资源产地从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维护油气资源开采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思路:分期次、分阶段较大幅度提高油气资源税的单位税额,适度增加油气产地的资源收益;对油气进行科学合理、相对详细的等级分类,扩大不同等级、品质资源的级差收益;建立相对灵活的、能反映石油市场价格特征的资源税制度;整合和简化"两费一税".建议:1)开展全国油气资源品质结构和等级研究,系统、科学地划分优劣资源的税额标准;2)逐步采取计价征收或考虑价格因素的计量征收,或按照某种动态税率标准对油气销售总额分别征收原油和天然气资源税;3)确定中央与地方的合理分配比例;4)资源税费改革与油气产品改革同步配套进行;5)加强对油气资源的一级管理,逐步建立油气地质勘查基金.  相似文献   

10.
正资源税制改革有两大核心任务:从价计征和扩大征收范围。此次资源税改革全面体现出这一改革诉求。继营改增之后,我国税收领域又一次迎来"重量级"改革:7月1日全面推开资源税改革,实行从价计征,清理收费基金,突破目前仅对矿产品和盐征税的局限,试点开征水资源税。此次资源税改革将进一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助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资源保护迫在眉睫资源税开征于1984年,对在我  相似文献   

11.
陈建荣  刘可华  雷越  江河 《国际石油经济》2011,19(11):27-32,110
2011年,国际油价总体呈现高位震荡的态势,重点资源国继续调整财税政策,加大对油气资源的控制力度;部分消费国下调消费环节税负以应对高油价;一些发达国家出台碳税,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使用;美国则继续运用财税政策调节国内油气生产与消费。2011年,我国全面实施资源税改革,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同时针对国内油气生产、天然气进口和企业国际化经营等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和措施。“十二五”期间,我国将继续推进税制改革,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调整消费税征收范围和征税环节,完善企业所得税制度,全面改革资源税,开征环境保护税。  相似文献   

12.
矿产资源有偿使用经济实现方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问题的提出矿产资源本身具有价值 ,矿产资源的使用和转让必须在有偿的原则上进行 ,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关于矿产资源有偿使用的实施方法 ,尤其是如何保证有偿使用在经济上获得实现 ,有过各种各样的争论 ,归纳起来主要有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两种形式。1 资源税。①基于产量的资源税。它以产出矿产品的数量为征税依据 ,要求对每一单位产量都征收一笔一定的费用。这与我国现行的矿产资源税相似。这种方法实施起来相对简单 ,但它对每一单位的产出都征收一笔相同的费用 ,因此对资源条件不同的两处资源来说是不公平的。弥补的办法是对每一不同…  相似文献   

13.
从征税效果和效率的视角,对资源税从价征收进行了预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从价计征改革存在2大局限性,一方面无法达到"地方政府摆脱资源大省、财政小省困境"和"提高回采率、保护煤炭资源"等预期效果;另一方面,会造成征税的双重超额负担,导致征税低效率。在此基础上,建议应从整体而非局部推动煤炭资源税费改革,系统地进行煤炭资源税收体系再设计。  相似文献   

14.
哈萨克斯坦与俄罗斯矿产资源(石油)开采税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1月1日,哈萨克斯坦实行新的税法,取消了矿区使用费,取而代之以矿产资源(石油)开采税。2001年8月8日,俄罗斯对税法典进行了修订,规定从2002年1月1日起开始征收矿产资源开采税,并取消了之前适用的矿产资产开采使用费、矿物原料基地再生产费和原油、凝析油消费税。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这两个油气生产大国开征矿产资源开采税后,提高了石油公司的税负水平,增加了税收的透明度,获得了更多的国家财政收入。我国油气资源级差特征显著,未来进行资源税改革时应系统、科学地划分优劣资源的税额标准;同时,应对原油和天然气进行相对详细的等级分类,扩大不同等级、不同品质资源的级差收益,以加强对优质资源的合理保护和高效开采,促进对低品位资源的开发。  相似文献   

15.
浅谈我国资源税的绿色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我国现行的资源税在设计时对环保因素考虑不够,致使资源税在保护资源方面的生态保护功能难以有效发挥,削弱了其应有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现行资源税做如下的“绿色化”调整:1)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将目前只局限于矿藏品的资源税税目扩大到所有可能包括的资源;2)完善计税方法,将按“应税资源销售量或自用数量”计税改为“按实际产量或生产数量”计税,同时加大税档之间的差距;3)调整税率,通过提高税负和运用差别税率强化国家对自然资源的保护与管理,防止对资源的乱采滥用。对铁、煤、石油等不可再生的金属和非金属矿藏品实行定额税率与比例税率相结合的复合计税办法,力争使资源税在节约不可再生资源和稀缺资源方面切实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浅析资源税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自然资源紧缺日趋严重,煤炭资源的乱采滥挖、土地资源的盲目开发,水资源的"跑冒滴漏"、林木资源的乱砍滥伐等,造成投入和产出比例严重失调,许多矿产资源环境容量处于严重透支状态,资源环境安全问题日益显现。据此,我国资源税改革应声而出。本文着重就资源税改革进程、产生的背景及改革方案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谈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根据财政部和税务总局2008年9月16日下发的《关于调整硅藻土、珍珠岩、磷矿石和玉石等资源税税额标准的通知》规定,从2008年10月1日起将磷矿石资源税从3元/吨上调至15元/吨。国家征收磷资源税的本意是为了发挥资源税的调节作用、促进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但在客观上却造成了磷化工企业负担加重,磷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下降、回采率降低、资源浪费加剧,与改革的初衰相背离。建议下一步磷矿资源税改革应充分考虑到中国磷矿资源“多而不富”的现状,税改政策应向中低品位磷矿开采、提高回采率以及低品位磷矿石富集利用等方面倾斜。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十五条的规定制定本细则。第二条条例所附《资源税税目税额幅度表》中所列部分税目的征税范围限定如下:(一)原油,是指开采的天然原油,不包括人造石油。(二)天然...  相似文献   

19.
我国煤炭资源税改革已经实施1年多时间,资源税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体现资源税有偿使用、级差、增加地方税收,通过"清费立税"是否减轻了企业的负担呢?对比分析了资源税征收政策改革前后差别,并选取大同煤业为煤炭企业代表,山西、内蒙古等省(区)为地方政府代表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资源税改革对煤炭企业、政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资源税改革后,企业缴纳资源税大幅上升,但因取消了部分费用,总体上看税费总额下降;资源税改革大幅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从价计征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煤炭企业浪费资源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资源税征收政策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11月18日上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下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指出,要研究调整能源消费税征税环节和税率,将部分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纳入征收范围。《行动计划》指出,完善能源税费政策。加快资源税费改革,积极推进清费立税,逐步扩大资源税从价计征范围。研究调整能源消费税征税环节和税率,将部分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纳入征收范围。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