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妙语集锦     
《新智慧》2009,(2)
如果一个人得到很多的货币,那么他的处境将变好;但如果每个人都获得很多的货币,那么整个社会就会产生通货膨胀。——经济学家萨缪尔森的话  相似文献   

2.
微观规制理论一直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70年代后,西方各主要国家都相继实行了由规制向放松规制的巨大转变。对于这一趋势,理论界进行了激烈的争论。萨缪尔森与斯蒂格利茨作为当代最具权威的两位经济学家,对微观规制理论均有系统而透彻的研究。深入比较两者微观规制理论的异同,探寻两者最后都趋向于放松规制的原因,对我国正在进行的规制改革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微观规制理论一直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70年代后,西方各主要国家都相继实行了由规制向放松规制的巨大转变。对于这一趋势,理论界进行了激烈的争论。萨缪尔森与斯蒂格利茨作为当代最具权威的两位经济学家,对微观制理论均有系统而透彻的研究。深入比较两者微观规制理论的异同。探寻两者最后都趋向于放松规制的原因,对我国正在进行的规制改革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1817年李嘉图按必要劳动时间提出2×2比较优势贸易理论;1928年俄林按消耗的生产要素得出相同的结论。但他们都没有解决合理换货比率的计算问题。许多经济学家,包括萨缪尔森,也一直都未能解决这个问题。本文按必要劳动时间,在双方赚得工时数相等的条件下,算出了合理的换货比率;按产品的国内市场价,在双方贸易盈利相等的条件下,算出了合理的换货比率;证明了比较优势贸易陷阱的存在;给出了合理换货比率的几何位置。  相似文献   

5.
最早提出“职业经理”一词的是19世纪末法国经济学家萨伊,他认为职业经理能够把经济资源从生产率极低和产量较少的领域,转移到生产率较高和产量较大的领域。  相似文献   

6.
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家,197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我预计中国将在2000-2020年期间有长足发展。为什么?因为你们可以轻而易举地效仿国外最好的技术。如果中国能避免战争、政治动乱和乌托邦式的集体主义,那么,当美国和西欧在下一个20年里经济增长率徘徊在2%时,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应该是这个数字的两倍。  相似文献   

7.
关于非数理博弈理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托马斯·谢林于2005年10月10日被授予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作为非数理博弈理论的先驱,他的理论和思想不仅运用在经济学分析中,在外交、军事领域也深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世纪60年代,科斯在提出其产权理论过程中,将他在30年代所提出的“发现有关价格的成本”引入经济分析之中。这一概念经过斯蒂格勒等人的规范,逐渐形成了交易费用理论。在交易费用的理论基石上,新制度经济学家将制度纳入不同的领域进行分析,形成了包含企业理论、...  相似文献   

9.
经济学家利用灯塔的例子说明公共产品应由政府供给。科斯通过对英国灯塔制度及其演进做详细调查,提出了不同于传统经济理论的观点,认为萨缪尔森的论述实际上是一种悖论。科斯不仅提供了认识公共产品供给的新视角,而且提供了研究经济问题的方法。在介绍、分析了科斯的灯塔理论之后,以此为出发点,讨论了经济学的学科性、过程性和手段性研究方法的基本内涵和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0.
科斯是现代企业理论尤其是企业边界理论范式的奠基人,但其理论思想来源却不仅来源于他在《企业的性质》中提到的那五位现代经济学家,而且更多的借鉴了亚当·斯密以来的古典经济学家的思想,更重要的是这些理论仍然闪耀着思想的光芒。  相似文献   

11.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发展和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凯恩斯革命产生了现代意义上的宏观经济学,凯恩斯经济学批判了传统经济理论中的“萨伊定律”,在三大心理规律的基础上发展了“有效需求不足”的理论,并提出了政府干预的政策主张。在凯恩斯以后,以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为代表的“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主张将凯恩斯经济理论和新古典经济学综合起来,在政策上大力推行需求管理。以英国经济学家琼·罗宾逊为代表的“后凯恩斯经济学”坚决反对这一做法,在理论上主张将凯恩斯经济理论和古典经济学综合起来,在政策上倡导实行收入再分配政策,以缓和资本主义的分配不公。八十年代以后,西方经济学界又出现了所谓的“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这一学说引入工资和价格粘性理论,重新说明了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20世纪下半叶经济学内部以弗里德曼和萨缪尔森为代表的两派经济学家,就经济学作为一门实证科学的特征是预测经济未来还是解释经济现实产生的争论进行了回顾,对导致争论的方法论基础及其理论得失进行了评析.事隔半个多世纪,重新回顾并反思这一争论,对于理解和发展现代经济学仍然具有方法论上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弗里德曼《实证经济学方法论》的发表引发了一场关于经济学方法论的大争论,包括萨缪尔森、西蒙、纳格尔在内的众多知名学者都直接参与了该论战。时至今日,经济学界就经济学的主要目的已达成一致的共识,但是对经济学假设应该具备多大程度上的现实性还存在一定的争议。事实上经济学家经常面临着假设的现实性与易处理性的权衡,经济学理论的创新需要在假设的现实性与易处理性之间找到一个较好的突破点。  相似文献   

14.
博弈论的发展拓宽了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增加了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就目前人们对博弈论的应用而言,非合作博弈的研究仍占据主导地位,而在生活细节中,无不体现合作的状态,合作即是主流。马丁·舒比克正是研究合作博弈的专家,他用全新的合作视角展现出不一样的博弈论思想,他的市场博弈模型诠释了合作博弈的基本内涵,他将合作博弈模型应用于政治经济社会领域,拓展了合作博弈模型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15.
作者在研究西方微观经济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把微观经济学和伦理学融合起来研究的思路。由于萨缪尔森的微观经济学理论具有代表性,因此主要把他的理论作为评析的对象,其中主要对其基本概念、市场机制和供求规律等进行了伦理分析,力图在微观经济理论中注入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最早提出"职业经理"一词的是19世纪末法国经济学家萨伊,他认为职业经理能够把经济资源从生产率极低和产量较少的领域,转移到生产率较高和产量较大的领域.  相似文献   

17.
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展开了全方位的批判:他揭示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观念表现;批判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虚假性的社会根源在于它掩盖了真实的生产关系;剖析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虚假性的方法论基础即主客颠倒性;批判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分析问题的非历史主义原则。在此过程中,马克思进一步论证了他早年阐释的意识形态思想。  相似文献   

18.
西方经济学的体系的是由斯密创建的,在古典、新古典经济学阶段经过了穆勒和马歇尔两次重要的综合,形成了价格均衡理论,建立了微观经济学。面对大萧条时期的经济危机,凯恩斯革命由此诞生,但是凯恩斯经济学的总量分析是缺乏微观基础的。所以萨缪尔森因此就创立了“新古典综合”,即“凯恩斯经济学”加“新古典经济学”模式。萨缪尔森“新综合”是马歇尔体系的翻版,是一种病态的体系,他的现代主流经济学新综合是失败的综合。最后杨小凯又创立了“新兴古典经济学”综合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高增双  邹大鹏 《新智慧》2004,(5C):14-14
要做强一个大企业,建立良好的信任合作关系至关重要。而在合作中。如何判断敌友?北京大学校长助理、经济学家张维迎在中国企业家论坛第四届年会上道出了他所研究的诚信敌友论。  相似文献   

20.
泰戈·伍兹的梦幻球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点儿没错,他可以驾驭世界上任何一块球场。但他能设计一个吗?在北卡罗来纳州阿什维尔附近的克利夫斯,泰戈.伍兹带我们参观了他在美国的第一个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