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浅谈资产证券化中风险隔离机制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次级债(subpfime Market)危机给全球金融市场带来巨大的冲击,危机不仅导致美国乃至全球金融市场的海啸,更多地引发了国内外各界的关注与思索.探寻美国次级债的源头直指资产证券化这一为美国金融界引以为傲的金融"创新",其瞬间成为各界口诛笔伐的对象.资产证券化本身并没有错,本文将通过分析资产证券化的核心机制--风险隔离机制,寻求风险隔离机制的完善之路.  相似文献   

2.
2007年美国房地产金融市场爆发了次级债危机并迅速波及全球金融市场。"次贷"曾给美国乃至世界经济带来活力,究竟是这个金融工具本身出现了问题还是其他什么原因造成了危机?本文通过分析其中的缘由,对资产证券化的风险管理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李新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20):129-130
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以来,信贷资产证券化迅速发展,至今,资产证券化产品已经成为金融市场上最具活力的成熟产品了。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使大家对资产证券化的作用产生了疑问。通过对美国次级按揭贷款运行模式、发生危机的原因等方面的分析,对中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美国次级债危机反映了美国国内信贷市场的一系列问题,并对其国内金融市场以及全球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分析了该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次级债危机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以及启示。  相似文献   

5.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资产证券化中的逆向选择问题成了各界关注的热点.选取资产池质量和发起机构对逆向选择进行度量,利用我国2014年~2016年相关数据对信贷资产证券化定价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据此研究逆向选择对信贷资产证券化定价的影响.结果表明,资产池质量与次级证券比例呈负相关关系.最后提出:在信贷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应对不同发起机构进行区别监管,消除信息不对称,缓解逆向选择问题,提高银行资产证券化发行价格及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市场认可度.  相似文献   

6.
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的现状与风险防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券化已成了世界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普遍现象,对现代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我国从2005年12月起对银行业信贷资产进行证券化试点,正经受着"美国次贷危机"经验教训的洗礼。本文介绍了我国大陆在资产证券化领域近12年的摸索、讨论和试点情况,并在分析了资产证券化对我国金融体制建设的现实意义之后,提出了我国目前信贷资产证券化及资产支持证券风险防范的6个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7.
朱羽丰  于安源  章健敏 《商》2015,(2):163-164
国家发改委、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该《通知》的出台意味着一度中断的资产证券化改革再次回到人们的视野当中。本文将从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概念入手,分析引起次贷危机的原因;阐述对中国的启示;针对中国的实际国情,对早期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进行分析,并着重从基础资产的角度进行分析,找到其中的不足之处;最后,针对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欧哲琳 《商业会计》2012,(13):52-53
企业资产证券化是指企业将缺乏流动性但能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通过结构性重组,转变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销售和流通的资产受益凭证,并据以融资的过程。尽管资产证券化与金融危机的爆发不无关系,但是不能因为次贷危机而否定资产证券化。本文分析了后危机时代中小企业资产证券化融资渠道的可行性,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以期资产证券化在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能起到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
2007年8月美国次贷危机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该危机的爆发引发了人们对资产证券化各方面的重新思考。为了对资产证券化过程产生的风险进行监督和控制,资产证券化会计的建立与完善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在对国际会计理事会(IASB)资产证券化会计的研究历程介绍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得出一些启示,以期对我国资产证券化会计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2007年2月引发的美国次级债危机,对美国经济及全球股市影响巨大。而我国目前的房地产市场和前几年的美国房地产市场有诸多相似之处,研究美国次级债危机产生的危机以及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旨在通过房价的不断升高与下降、市场利率的不断提高、美国近几年资产证券化规模的迅速增加和次级抵押贷款产品本身的设计缺陷四个方面的原因分析美国次级债危机,并揭示其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刘志强 《商场现代化》2006,(5X):197-197
2005年12月15日,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的两支资产支持证券在银行间市场成功发行,这是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的重要标志。信贷资产证券化是资产证券化在银行业的具体实施和应用,是加快我国金融改革的重要途径。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成功起步,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目前用于证券化的资产都是优质资产:二是资产支持证券发行和交易仅限于银行间市场;三是参与试点银行仅限于国家开发银行和建设银行两家银行,四是配套法规和业务监管都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将对信贷资产证券化在我国试点的动因及其对我国金融市场和融资格局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的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8月,美国次级按揭贷款危机持续蔓延。因其标的资产市场的信用风险,通过资产证券化扩散到衍生品市场,形成十分严重的系统性风险,即标的资产市场和衍生市场的双重危机。本文着重对美国次级债基础资产——次级抵押贷款的特殊性引发的风险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信贷资产证券化在我国试点的动因及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12月15日,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的两支资产支持证券在银行间市场成功发行,这是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的重要标志.信贷资产证券化是资产证券化在银行业的具体实施和应用,是加快我国金融改革的重要途径.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成功起步,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目前用于证券化的资产都是优质资产:二是资产支持证券发行和交易仅限于银行间市场;三是参与试点银行仅限于国家开发银行和建设银行两家银行,四是配套法规和业务监管都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将对信贷资产证券化在我国试点的动因及其对我国金融市场和融资格局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自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重启以来,资产证券已经成为金融市场最为活跃的产品之一。本文主要就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的定价方法展开探讨,希望能够对日后的相关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透过次贷危机重新审视资产证券化,发现资产证券化具有引起信贷过度扩张、分散信用风险却不消除风险、引发道德风险等负面影响;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复杂性导致了投资者在进行证券化产品投资过程中对评级机构的过度依赖。  相似文献   

16.
信贷资产证券化对金融机构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意义重大。本文对我回信贷资产证券化历程进行了简要回顾。并分析了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完善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和《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监督管理办法》的出台以及中国建设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的资产证券化试点项目的展开,可以说我国的资产证券化元年终于来到。一般认为,资产证券化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未来现金流的资产,通过结构性重组,转变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销售和流通的证券,并据以融资的过程。特殊目的机构(Special Purpose Vehicle,SPV)是专门设立的、用于从发起人处购买资产,持有、管理资产,并以资产产生的现金流为担保发行资产支持证券的载体。SPV在资产证券化…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不断加快,在美国次贷危机之后,我国的金融市场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将针对美国的次贷危机所反映出来的我国资产证券化风险的一部分问题,通过我国的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历史,提出一定的市场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9.
闫雪晴 《上海商业》2023,(2):103-105
近年来,随着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规模不断扩大,进一步凸显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对商业银行经营的重要性。信贷资产证券化在给商业银行带来一定收益的同时,其风险也不容忽视。本文在介绍信贷资产证券化定义及机理基础上,分析商业银行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风险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推动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2007年8月,美国次级债危机全面爆发,并迅速波及世界金融市场。研究次级债的概念,并对次级债危机的成因进行分析。对此次次级债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进行分析和评价,认为我国商业银行在此次危机中并未受到实质性影响,但其中仍有许多经验值得我国商业银行认真的思考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