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是我国经济进入起飞和迅速增长新阶段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关键之一。经济增长方式是指生产能力和产出量扩大的方式。一般地说,经济增长有两种方式,一是粗放型增长,二是集约型增长。我们今天所说的粗放型增长和集约型增长,是与现代经济增长学中的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和提高生产要素的生产率相一致的。现代经济增长史表明,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在经济增长中,资本和劳动要素投入增加的贡献率愈来愈小,而由技术、组织、管理等无形要素所引起的要素生产率提高的贡献率愈来愈大。要…  相似文献   

2.
全要素生产率对江苏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率先走出科学发展之路,江苏需要加强自主创新,深入推进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管理,全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对1952—2006年期间全要素生产率对江苏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通过研究,形成如下结论:54年间江苏经济增长中的全要素生产率贡献情况呈现出四个阶段及其特征。1952—1962年,资本存量、劳动力与全要素生产率这三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处于较大起伏期;1963—1976年,三要素贡献率处于相对稳定期;1977—1990年,三要素贡献率处于又一波动期;1991—2006年,三要素贡献率处于稳定期。现阶段江苏经济增长正处于技术进步(全要素生产率)占主导的状态。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索洛残值法计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源泉,劳动与资本增长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很高,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索洛残值一直很小。中国为了消除资源和环境对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瓶颈约束,必须加快由要素投入驱动经济增长方式向技术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积极鼓励和大力资助国内技术创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4.
全要素生产率(TFP)对甘肃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基于经济增长理论,用索洛余值的方法计算出甘肃省1990-2008年的全要素生产率(TFP)。通过回归分析以及各生产要素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比较分析,得出甘肃省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资本投入推动的,而且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很大,同时也进一步证明了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为提高甘肃省整体竞争力和社会快速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外贸增长方式转变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新疆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对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外贸增长方式内涵的阐释,运用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法对新疆外贸增长中各要素的贡献率进行测评,发现资本要素在新疆外贸增长的贡献中占据主导地位,技术进步的贡献相对较小,新疆外贸增长方式是一种粗放型增长。对此,应实施以质取胜战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服务贸易发展,加快新疆外贸增长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6.
依据国家统计指标体系的解释,分别按支出法和生产法计算湖南省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通过各要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定量研究,了解湖南省经济增长的推动因素,探寻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省经济增长的规律,提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着力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扩大投资规模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着力点,提高经济外向度来加大外需对湖南经济的拉动作用,加快城市化进程真正解决湖南省的"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7.
新常态下,以长周期为视角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是一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长期经济增长的根本条件,而市场化进程及金融摩擦对全要素生产率会产生显著影响.构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并使用数据模拟方法,分析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过程中的经济特征发现:市场化过程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高,其贡献率超过30%;私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得益于金融摩擦的存在,融资约束由于限制了某些低才能经商者的进入而提高了民营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金融摩擦的存在降低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稳定性;市场化进程所释放的改革红利会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而降低,改革红利将无法长期持续.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人口已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转变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人口红利将不断减小,依靠大量劳动力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难以持续。基于此,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分析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显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高但边际产出较大,人力资本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9.
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突破,全要素贡献率达到了年均57.58%。对全要素分解显示:基础设施改善、工业化、劳动力转移已成为支撑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主要因素,教育、对外开放和科技投入也是重要的推动力量,但贡献度不高,说明转型的基础仍不牢固。为此,我国应采取相应措施,保持经济转型的持续动力,巩固经济转型成果,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采用面板数据模型检验1995年~2003年教育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可发现:高等教育存量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要高于教育存量,同时,物质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要远远高于其它要素,这证明中国当前的经济增长是依靠较高的固定资本投资来拉动的。针对劳动力对经济增长没有起到推动作用,并且对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抑制作用更强的情况,应使区域产业结构升级速度与人力资本增长率相适应,并利用转移支付等财政手段支持非发达地区的人力资本投资,从而为其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1.
陈平 《全国商情》2008,(5):60-61
在现代经济中,人力资本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内生要素和重要源泉.全国人力资本内部性增长模型是以人力资本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合理地选取和度量有关变量数据构建而成的"该模型可揭示全国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人力资本要素在经济增长中所发挥的作用"实证研究显示,1989-2004年全国人力资本水平具有较高的产出弹性和贡献率,人力资本投资和综合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共同推动全国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经济中,人力资本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内生要素和重要源泉.全国人力资本内部性增长模型是以人力资本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合理地选取和度量有关变量数据构建而成的"该模型可揭示全国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人力资本要素在经济增长中所发挥的作用"实证研究显示,1989-2004年全国人力资本水平具有较高的产出弹性和贡献率,人力资本投资和综合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共同推动全国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3.
通过构建总量生产函数模型,对深圳市1979-2010年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并对这一期间深圳经济运行质量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深圳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但其对深圳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只有19.70%,要素投入对深圳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则高达79.18%,深圳经济的运行质量不佳,仍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以大量的要素投入为代价的,技术进步因素所起的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建立Solow改进的C—D生产函数模型,测量了甘肃省1993 ̄2006年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物质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存量,技术进步对甘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通过对甘肃经济增长生产函数的回归分析,及其各支撑因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比较研究,发现技术水平和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资源基础理论为研究版权经济的发展特征及其经济增长效应提供了崭新的视角.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发现版权经济不仅具有显著的经济增长效应,而且能促进技术进步,对创意环境治理、解决市场经济中信用缺失问题也有积极作用.其经济增长效应作用路径有两条:一是版权资源要素以直接生产投入要素参与社会生产,提高产出;二是版权资源要素作为间接生产投入要素参与社会生产,通过发挥对技术进步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溢出效应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6.
民营企业进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计算了民营企业净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和贡献率,发现自1992年以来,民营企业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在不断增强;接下来本文又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广义差分方程证明民营企业进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非常显著,但实证分析也发现民营企业进出口贸易增长率和我国GDP增长率相关性很弱。  相似文献   

17.
以现代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为基础,分两个阶段探讨金融发展经由总需求要素传导,引致经济增长的途径.研究结论表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途径较为单一,主要通过银行信贷——投资传导实现;90年代中期至今,主要通过银行信贷-投资,资本市场——投资和汇率——出口传导机制实现;从长期看利率——消费信贷的传导作用会增强.  相似文献   

18.
对传统序列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中的投入产出指标进行了拓展,纳入了能源消耗的分析框架,将地区生产率的变动分解为"增长效应"和"追赶效应"两种机制,并结合1980~2008年中国省级地区的面板数据,对地区的增长质量和增长规模进行了核算。结果显示,"增长效应"是东部地区发展的第一驱动力,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在改革开放初期存在"追赶效应",但90年代以后技术进步与综合效率比值的双向衰退导致东部"增长极"与中西部"塌陷区"的形成并加剧了分化。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要素投入在中西部"塌陷区"存在相当程度的冗余,造成了动态无效。新世纪以来能源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贡献率的下降,说明资源约束下东部地区率先向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的趋势已经显现。  相似文献   

19.
本以20世纪90年代重庆小城镇发展概况与重庆经济增长持续攀升为研究对象,分析发现重庆实施小城镇发展战略对重庆经济增长程度的影响呈正相关,其拉动经济增长的因素有基础设施投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居民消费函数变化。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索罗余值法及C-D生产函数原理,细致地估算了1980-2010年间中国经济增长中各要素贡献率,分析指出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为投资驱动型的粗放增长模式,技术创新是中国经济未来得以可持续增长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