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月上旬 ,是番茄、茄子、辣椒、黄瓜、四季豆、冬瓜、西瓜等进行地膜覆盖栽培的好季节。地膜贴泥平盖 ,能使土壤增温、保肥、保湿 ,还能保持土壤疏松 ,让蔬菜的根发育良好。采用地膜覆盖栽培 ,不仅能增产30-40%,还能提早上市7-10天 ,增加经济收入。地膜成本低 ,1公斤地膜摊开为58平方米 ,可以覆盖一分地。操作当心 ,还能一膜多用 ,成本就更低了。蔬菜地膜覆盖栽培 ,要注意以下几点 :1、品种对路。选择经济价值高 ,喜温早熟的品种如瓜类、茄果类。2、适时盖膜。在不受晚霜冻害情况下 ,3月底 ,4月上旬盖膜 ,早熟增产显著。3、整地细而平。畦面呈龟背形 ,畦沟适当加深。除尽杂草 ,以免杂草引发地下害虫。4、底肥适中。要多施磷钾肥 ,适施氮肥 ,防止徒长。5、贴泥盖膜。盖膜时四周用泥压好。菜苗小 ,可以先盖膜后破膜种菜。带营养钵的大苗 ,可以先种苗后套膜。菜苗栽种处的膜口要用泥封好 ,防止雨天积水烂根和高温热气从洞口冲击将幼苗烫死。6、防止早衰。前期长势旺 ,产量高 ,但肥水消耗也大 ,中后期要适时破膜追肥。一般40天左右 ,根据生长情况 ,可在离植株4-5寸处打洞追肥。黄瓜在采收3 -4次后追肥较适且。五月...  相似文献   

2.
凉州区农村残膜污染治理的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致宗  瘳永宏  蔺志越  宋双 《发展》2009,(10):54-55
一、凉州区农村残膜污染的现状 被誉为现代农业“白色革命”的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一项成熟的栽培技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对农业节水、增产和增效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地膜”已成为确保农业高产稳产的重要手段。武威市凉州区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大面积推广应用地膜栽培技术,随着种植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地膜栽培面积逐步扩大,地膜覆盖作物主要有玉米、马铃薯及蔬菜等。据调查,全区农用地膜使用面积约为50余万亩,地膜使用平均为3.5~4公斤/亩,每年的使用总量达200多万公斤。  相似文献   

3.
一、旗域地膜使用状况及发展趋势 2012年科右前旗有耕地436万亩,其中地膜覆盖面积10.46万亩,除北部3个牧区几乎不用地膜外,其余都或多或少利用地膜,并主要集中在德佰斯镇、大石寨镇、察尔森镇、额尔格图镇、阿力得尔苏木5个地区.覆盖作物为玉米、马铃薯、蔬菜、瓜果等,覆膜方式主要是大垄双行和全膜双垄沟播两种方式.  相似文献   

4.
彭治云 《发展》2008,(2):58-59
被誉为现代农业“白色革命”的±世膜覆盖技术,以特有的功能改善了作物生长发育的农田环境而显著增产耀效,已成为石羊河流域扶贫开发、农民增收、农业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性摺施。在地膜覆盖技术的集成作用下,作物品种、化肥、农药、机械作业等关锾技术不断创新,使土地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农业种植技术进步日新月异。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甘肃省武威市引进推广地膜覆盖技术至今,地膜覆盖技术在武威市农业发展乃至全市国民经济增长中起着不可低估的支撑作用。在地膜覆盖技术引导武威市农业生产历史性变革的今天,当我们享受“白色革命”带来的丰收喜悦时,也面临着一个不可回避的严峻现实,那就是随之而来的“白色污染”。大面积农田覆盖地膜,年复一年的投入地膜,加之我们的环保意识淡薄,农化投入品监管机制不健全,残膜拣抬回收技术滞后,以及市场的不可控因素,白色残膜碎片遍布田野,泛滥成灾。这种“白色污染”与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保护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相悖,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传统耕作和免耕不同覆盖措施下春玉米的光合生理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生育期的推移,各处理的叶片净光合速率(Pn)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在抽雄期达到最大。传统耕作条件下,地膜+秸秆覆盖净光合速率最高,秸秆覆盖最低;免耕条件下,地膜覆盖净光合速率最高,平均为33.81μmol·m~(-2)·s~(-1),比不覆盖平均增加3.7%。不同耕作覆盖措施下叶片蒸腾速率(Tr)表现为:抽雄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乳熟期苗期成熟期。春玉米气孔导度(Gs)在苗期较低,抽雄期达到最大,传统耕作条件下,地膜+秸秆覆盖保持着较高的气孔导度,平均为260.63mol·m~(-2)·s~(-1),比不覆盖平均高46.0%;免耕条件下,地膜覆盖的气孔导度最高,秸秆覆盖最低。  相似文献   

6.
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越来越成熟,使得玉米的产量能够得到更大的提升,农业将朝着高效化的方向发展。地膜玉米栽培技术是玉米栽培史上的一项重大技术研究,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1)早熟;(2)增产;(3)积极改善农田生态环境;(4)促进收入。不得不承认,推动农业科技中相关推广工作也遇到了诸多问题,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地膜玉米的栽培技术:(1)品种选择;(2)深耕;(3)水肥管理;(4)栽植;(5)田间管理等。基于此,为宁夏利通区地膜玉米的生产提供相应参考。  相似文献   

7.
新疆地膜污染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对新疆农业节水、增产、增效起着重要作用;但同时残留在土壤中的废旧地膜污染日趋严重。针对新疆地膜污染情况,提出解决的措施:加强宣传指导,提高认识;延长农民对土地的使用权;鼓励回收和利用残留地膜;利用科技研发或技术引进。  相似文献   

8.
1、地膜的选择 冬种玉米一般选用厚度为0.007~0.008mm的超地膜或0.005mm的超微膜为宜,每亩用超微膜2.5-3.0kg、0.007~0.008mm的超地膜5kg。  相似文献   

9.
为了延长扁豆采收期,提高扁豆的产出效益,经多年的探索研究,形成多层覆盖扁豆栽培技术,使本地扁豆从常规露地栽培9~11月份采收嫩荚上市,提前至5月上、中旬采收上市,采收期提早近4个月,而早期扁豆嫩荚十分畅销,也显著提高了扁豆的产出效益。1、培育壮苗1)选床施肥选择地势高,排灌方便,保水保肥性能较好的非重茬田块作扁豆的育苗床地。在播前15~20d精心整地,并施足基肥。  相似文献   

10.
蚕豆是一种粮、肥、饲兼用的作物,籽实可作杂粮副食、蔬菜和精饲料,残株、茎、叶、荚壳可作绿肥、堆肥或牲畜饲料。在我省栽培可充分利用冬闲时间,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1、犁耙开沟起垄前作收获后,随即将田翻犁,土块耙碎,地面耙平。开好围沟,按畦宽1~1.5m、垄高24cm、沟宽35cm规格做成高垄,耙平垄面,做到围沟深入垄沟,沟沟相通不渍水。2、施肥播种  相似文献   

11.
基于渭北旱塬长期定位田间试验,研究了保护性耕作下春玉米不同器官的生物量、养分吸收量及土壤肥力变化。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不覆盖(CT)相比,保护性耕作能显著提高春玉米籽粒和茎秆生物量,籽粒和茎秆生物量分别提高9.7~98.8%和40.3~123.3%;除地膜覆盖以外,秸秆覆盖和地膜秸秆双元覆盖处理对叶片生物量的影响均达到差异显著水平。春玉米N的吸收主要集中在籽粒和叶片,分别占总吸N量的45.6~61.6%和30.2~43.8%;P在籽粒中的吸收量占总吸P量的72.8~89.0%;K富集在茎秆中,占总吸K量的60.7~68.5%。秸秆覆盖和地膜秸秆双元覆盖处理较对照0~20cm土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13.0~17.1%、6.1~11.0%和6.5~22.6%,而地膜覆盖处理土壤养分含量均不同程度减少。在双元覆盖模式下,免耕改善土壤肥力质量的效果优于传统耕作。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为薯类作物,它是粮食作物,又是蔬菜作物,通常采用无性繁殖。为获得马铃薯高产稳产,应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根据陕西省洛南县自然气候条件和多年生产实践,现将地膜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如下:1、选用优良品种宜选用脱毒薯种,薯种要经过严格挑选,去掉病薯、裂口薯、尖头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内置小棚膜技术的实际增温效果,选取重庆市武隆县和顺镇青木池育苗工场内完成内置小棚膜技术改造的育苗池为试验对象,通过设置不同的揭/盖膜时间组合、不同的育苗池水深度对漂浮育苗环境温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内置小棚膜技术改造对增加棚内环境温度有较为显著的效果,但不同揭/盖膜时间组合对小棚内环境温度保持无显...  相似文献   

14.
地膜覆盖可使芝麻亩产达到150kg以上,甚至可超过200kg,因此覆膜是一项实现芝麻超高产的栽培措施。但是,为了实现地膜芝麻高产,必须抓住以下几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5.
张成荣 《发展》2009,(5):52-53
榆中县地处陇中黄土高原腹地,生态环境脆弱,农业生产条件恶劣,是一个农业大县,又是一个典型的干旱半干旱雨养农业区。2003年,我县在推广传统地膜覆盖技术、地膜全地面平铺栽培技术、垄沟种植技术的基础上,开展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工作,将集雨蓄水工程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农艺节水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总结创造出了“覆膜——集雨——抑蒸——保墒——节灌——抗旱——增产”的旱作农业发展模式,即旱作全膜双垄集雨沟播集成技术。  相似文献   

16.
杨素 《魅力中国》2010,(7X):142-142
渗水地膜覆盖技术作为一项新型旱作农业增产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地积温和天然降水资源利用率,对高寒干旱地区的农业生产意义重大,农作物产量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对水、肥、气、热诸因素的有效控制程度。地膜覆盖技术的出现提高了农作物生产要素中光、热、水的有效控制程度,增产效果显著,这项技术得到了大面积推广。为了进一步研究渗水地膜覆盖玉米的生理效应,特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17.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作为一项有效的农业生产增产措施,已广泛得以应用。资料记载,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从用天然材料覆盖地而栽培作物发展而来。1、蔗叶覆盖种蔗经多年多点调查结果表明,用蔗叶覆盖种植甘蔗比对照没有用蔗叶覆盖种蔗的农艺性状有明显的优势,其主要表现:(1)宿根发株率高,蔗叶覆盖的比对照(裸地)提高6%。(2)分蘖率高,蔗叶覆盖的比对照提高4%。(3)茎长增高,蔗叶覆盖的比对照增高19cm。(4)茎径增粗,蔗叶覆盖的比对照增粗0.07cm。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为薯类作物,它是粮食作物,又是蔬菜作物,通常采用无性繁殖。为获得马铃薯高产稳产,应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根据陕西省洛南县自然气候条件和多年生产实践,现将地膜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哪些蔬菜覆盖地膜产量高采用地膜覆盖栽培蔬菜,具有提高地温、保护根系、保水保肥、保护土壤松疏等作用,还能促进蔬菜早熟、高产。试验表明,一般对地温要求高、根系较浅、生长期较短的蔬菜,如黄瓜、辣椒、蕃茄、刀豆等增产幅度平均可达30%|50%,特别是早期产量...  相似文献   

20.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去年加大科技扶贫力度 ,投资300万元分别在榆林市北郊风沙草滩区的13个乡镇1万多农户中推广地膜春小麦种植技术 ;实施风沙育林种草、利用秸杆、舍饲科学养羊示范项目 ;引进脱毒马铃薯、美国食葵新品种、试验种植六个优质蛋白玉米新品种 ,开展地膜覆盖种植水稻新技术等。其中舍饲养项目今年全面推广后将新增羊子出栏20万只 ,增加群众收入2000万元。去年推广地膜覆盖小麦这项技术 ,亩增产达100多斤 ,增产小麦250多万斤 ,农民增收200万元 ,扶贫效果显著。华能集团大力推广农业扶贫项目$陕西省联县扶贫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