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中国社会已经进入绿色发展新时期,低碳与智慧城市、绿色建筑是新时期城乡建设行业发展的核心主题。在中华历史文明的长河中,因传统建筑文明可以衡量城市与建筑文化先进的程度而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国人如今引以自豪的历朝历代传承下来的地域性传统建筑,既是我国不同地域多民族建筑文化的载体,也蕴含着我国先民们在农耕时代积淀的建造智慧和经验。我们应该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建筑文化遗产,还应该创造代表当今社会发展水平的新的建筑文明。"低碳"、"绿色"应该成为新时期城市与建筑发展的"源"动力,也将是未来城市与建筑的内涵。从新时期建筑方针的思考,到低碳城市与绿色建筑发展的技术路线等方面,做了初步的论述。  相似文献   

2.
沈晓锋 《民营科技》2007,(7):118-118
山地建筑的基础为山地建筑技术,探讨了山地建筑的研究意义,并提出了山地建筑的主要观念,给出了山地建筑的主要技术。  相似文献   

3.
李诗兰 《价值工程》2013,32(5):57-58
新型建筑工业化是一种新型建筑生产方式,文章主要讨论了新型建筑工业化符合建筑可持续发展的理由,发展建筑产业化的原因、切入点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有关中国古代建筑历史、文化、理论、艺术方面的论文,精彩纷呈,百家争鸣。但就建筑与书法艺术的专论而言,目前很少。我认为建筑中的书法艺术也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之处,也是中西古建的差别之一。中国古代建筑的书法艺术,可称建筑书法。它可包括:摩崖石刻、建筑题记、题额、碑刻、匾额、楹联及地下的墓志铭等。书法在中国古代的宫殿、宗教、园林、陵墓、民居等建筑中,无处不在。从大型的宫殿、楼阁、庙宇建筑,到亭、桥、牌坊、民居的门口、照壁小型建筑,数不胜数,琳琅满目的匾额、楹联、碑刻佳作点缀其上,融建筑、绘画、雕塑、文学、书法、…  相似文献   

5.
《东南置业》2003,(73):30-31
圆脊、燕尾、红砖、聚落,金门建筑和厦门建筑同一风格,是闽南建筑集大成者。相对于大陆文革时期与台湾经济发展过程对于历史建筑的破坏,金门建筑是闽南系建筑文化中现存完整的一支。  相似文献   

6.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建筑涂料作为饰面装饰的主要材料,对建筑物起着保护和装饰的作用。外墙建筑涂料饰面的特点是造价低,便于施工,丰富建筑物的色彩等,在建筑装饰中应用广泛。本文在分析建筑外墙涂料选用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筑外墙涂料在建筑装饰面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的建筑技术水平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是如果将建筑行业发展成为世界领先的、可持续发展型的建筑。这样绿色建筑成为了世界建筑的主题和未来建筑的主导。现深入的分析了我国建筑技术的现状,并对以后的发展策略做了详细的描述。  相似文献   

8.
王仁君 《价值工程》2011,30(5):81-81
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强调建筑的设计思想和具体技术。我国有关建筑的可持续性发展理论与实践还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需要大力推行建筑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及普及应用,智能化建筑在信息时代得到了迅猛发展,智能化建筑在建筑行业中愈来愈显示其重要的核心的作用。与此同时,传统的建筑电气在市场中的地位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建筑电气已逐步向智能化方向发展。随着智能化系统和建筑电气的技术之间的关联性越来越紧密,两者之间最终会形成一个集合体,来进行建筑设备的支撑与维护。建筑电气技术是智能化建筑发展的基础,智能化系统在建筑电气中起着重要的关键作用,本文针对智能建筑和建筑电气进行分析研究,对建筑电气在智能化建筑中的作用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我国建筑的传统文化的内涵入手,讨论了建筑文化与建筑创新的关系,并提出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对于当代建筑创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初,建筑艺术如同绘画、雕塑艺术一样,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建筑科技的发展,使建筑结构和样式迅速走向现代,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高层建筑的大量发展和新的建筑设计思潮的层出不穷,多元建筑形式风行一时。  相似文献   

12.
《价值工程》2017,(30):235-236
建筑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随着时间、经济和科技的推移与发展,建筑文化也在不断的变化和创新,现代建筑风格多样化,建筑方式各有不同,且不同地区的建筑差异明显,除了受到了国内建筑文化的传播和影响之外,中国建筑的发展和改变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了外来建筑文化的影响。以岭南地区的建筑发展为例,由于历史原因以及现代全球文化的融合发展,该地区的建筑呈现出了明显的异国风情,在岭南地区大多数的建筑当中,都明显的感受到西班牙、葡萄牙的建筑风格。  相似文献   

13.
绿色建筑是现代建筑项目的一个主流发展趋势。文章基于建筑艺术表现形式的分析,探讨绿色建筑和智能建筑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文章针对当下所兴起的怪异建筑之风提出建筑的本质的问题,并通过分析建筑的本质指出建筑具有物质属性与社会属性,营造建筑空间应达到人、物和谐。  相似文献   

15.
周艳焱  张星 《基建优化》2007,28(5):132-134
目前我国能源现状不容乐观,而建筑生产是大量耗能的重要环节,绿色节能建筑推行势在必行.对我国发展绿色建筑过程中存在六个方面障碍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加大绿色建筑宣传力度、建立激励机制、完善法律法规、增强技术支持和建立健全监管体系等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现代建筑的精益化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余景良 《基建优化》2006,27(4):8-10
传统建筑管理导致企业高消耗、低效率运行,通过分析现代建筑特点及传统建筑和精益建筑管理的差异,探索精益理念在现代建筑业管理中应用的可行性、应用前景及其不足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今世界建筑的潮流中,“传统”变得时髦起来,人们总想在传统中拾取一些东西来装点自己的理论或建筑样品。非常幸运的是我们伟大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的建筑遗产,中国古代建筑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建筑体系。那么作为我们这一个时代的建筑师,怎样从中国传统建筑中吸取它的精华,为我们这个时代服务呢?理所当然,首先应该对古代建筑的发展、特点以及中国的佛教建筑形式的形成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18.
主要介绍了"绿色建筑",并从西方建筑史上来追溯绿色建筑的渊源,通过历史来了解从现代建筑走向绿色建筑的必然性,最后对绿色建筑的未来进行了畅想。  相似文献   

19.
退台建筑形式变化万千,退台建筑形式结合建筑功能以及周围环境而定,其交通组织较为简单,由于退台带来建筑下部的进深加大,故建筑底层通风采光较差;退台形式易于与周围建筑协调。本文通过结合笔者工程实践经验,针对退台建筑的表现形式而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20.
何媛 《房地产导刊》2010,(10):98-98
建筑之于人,不仅是爱好,也是自我启迪之途。在每个建筑爱好者的心中,不管是在美国,还是欧洲,总有那么一些魂牵梦萦的经典建筑,以及不时出现的前卫建筑,呼唤着他们快点上路!因为那种置身于建筑空间中无可替代的感受,唯有亲身拥抱,才能真实领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