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于浩洋 《活力》2009,(3):33-33
目前我国的出口货物税收政策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出口免税并退税,出口免税不退税。出口不免税也不退税。出口免税是指对货物在出口环节不征收增值税、消费税,这是把货物在出口环节与出口前的销售环节都同样视为一个征税环节。出口不退税是指对这些货物不退还出口前其所负担的税款,出口退税率为零适用这一政策。  相似文献   

2.
杨希 《财会通讯》2007,(2):47-47
目前,我国的出口货物税收政策分为三种形式,即出口退税并免税、出口免税但不退税、出口不免税也不退税。出口货物只有在适用既免税又退税的政策时,才会涉及如何计算退税的问题。我国《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规定了两种退税计算办法,第一种是“免、抵、退”办法,主要适用于自营和委托出口自产货物的生产企业;第二种是“先征后退”办法,目前主要用于收购货物出口的外(工)贸企业。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的出口货物税收政策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出口免税并退税,出口免税不退税,出口不免税也不退税.出口免税是指对货物在出口环节不征收增值税、消费税,这是把货物在出口环节与出口前的销售环节都同样视为一个征税环节.出口不退税是指对这些货物不退还出口前其所负担的税款,出口退税率为零适用这一政策.  相似文献   

4.
企业以不含税的价格出口货物参与市场竞争是国际上的一种通行做法。目前,我国为鼓励货物出口,实行增值税率为零的优惠政策。这意味着出口货物在出口环节不必交纳增值税,且对大部分出口货物还可退还企业生产或购进货物时支付的进项税额,即出口免税并退税。但由于各种货物出口前涉及征免税情况有所不同,同时国家对少数货物有出口限制政策,因此,对货物出口的不同情况,国家相关税法规定了不同的税务处理方法,包括出口免税并退税、出口免税不退税、出口不免税也不退税三种。对出口货物退税的计算,分为两种方法。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自营出口…  相似文献   

5.
<正>出口货物只有在适用既免税又退税的政策时,才会涉及如何计算退税的问题。我国税法规定了两种退税计算办法:第一种办法是"免、抵、退"办法,主要适用于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出口货物税收政策主要有三种形式:出口免税并退税、出口免税但不退税、出口不免税也不退税.从税法上理解,免税是对本道环节生产或销售货物的增值部分免征增值税,而退税则指对出口货物前道环节所含的进项税额进行退付.  相似文献   

7.
肖海霞 《企业导报》2014,(12):18+20-18
本文通过对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特点的分析,论证出口退税政策对我国外贸出口各方面的影响,旨在说明研究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对外贸出口的重要影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出口退税政策作为一个宏观调控手段,20多年来对我国外贸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文章通过阐述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实施的理论依据,挖掘我国现行出口退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实施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9.
出口退税政策作为一个宏观调控手段,20多年来对我国外贸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文章通过阐述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实施的理论依据,挖掘我国现行出口退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实施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生产企业出口货样无论是免费还是作价提供给外商,增值税适用退税、免税或征税政策的争议由来已久.正是由于出口方式特殊,在不同情形下增值税的处理也有所不同,又因多数出口货样的自身价值并不高,实务处理中容易混淆,应该退税的可能按照免税或应税货物草率处理.对此,本文通过归纳生产企业出口货样的增值税适用政策(外贸企业参照),对照实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操作中应当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1.
正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在全国开展融资租赁货物出口退税政策试点的通知一、政策内容及适用范围(一)对融资租赁出口货物试行退税政策。对融资租赁企业、金融租赁公司及其设立的项目子公司(以下统称融资租赁出租方),以融资租赁方式租赁给境外承租人且租赁期限在5年(含)以上,并向海关报关后实际离境的货物,试行增值税、消费税出口退税  相似文献   

12.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经常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使得纳税人外销货物,开具《出口货物专用缴款书》时,因不符合代理方的要求,或报关不能通过时需要重开。以前的做法是企业将其算作“已缴税金”,供下期申报冲减形成税款,或等该企业进行出口货物超税负结算(外销比例在50%以上者方可),如果超税负就按季退税。但时常受到收入压力,结而不退的情况较多,这样势必占用企业的流动资金,也不能如实反映企业真正的税负。多缴税款有好几种成因:一是因法律的原因导致的多缴税款,既包括纳税人依法预缴税款形成的结算退税、出口退税、各种减免…  相似文献   

13.
邓贵真  关瑞兰 《河北财会》2002,(3):55-56,54
针对货物出口的不同情况,国家相关税法规定了不同的财务处理办法,包括出口免税并退税、出口免税不退税、出口不免税也不退税三种。对出口货物退税的计算,分为两种方法。一是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自营出口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货物,以及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货物,实行“免、抵、退”办法;二是未按“免、抵、退”办法退税的其他生产企业和外贸企业,实行先征后退。与现行税法相衔接,我国《企业会计制度》(2001年1月)会计科目使用说明第2171“应交税金”科目中,对有出口物资的企业,其出口退税作了如下规定。  相似文献   

14.
唐永峰 《财会月刊》2013,(12):36-37
在突尼斯承包项目主要涉及税负比较大的税种是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和国内税收制度不同之处在于项目在支付了超额税负后,可以申请退税。笔者认为,退税只有在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进行缜密的思考和预测后,进一步决定退税与否,才能有效地发挥退税给项目带来的好处。  相似文献   

15.
声音     
政策我国调整部分商品出口退税政策据中国证券网报道,从今年7月1日开始,我国将实行新的出口退税政策,这次政策调整共涉及2831项商品,约占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的37%。553项“高耗能、高污  相似文献   

16.
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对外贸出口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引入实际有效汇率的概念,运用协整分析方法,研究了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对出口的促进作用,并相应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张锡元 《甘肃审计》2003,(12):23-23
当前反通货紧缩最重要的政策目标,是要阻止商品供求失衡状态的进一步发展。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首先是扩大财政支出。其次是加快费改税的改革。规范企业税负,减轻企业负担,加大退税力度,促进出口。再次是改变企业办社会的现状。将企业的一些非经营性资产采用抵押、变卖等方式去筹措企业急需的资金,既可以减轻企业负担,分散部分产权,又能启动低迷的消费。  相似文献   

18.
本在简要回顾我国出口退税政策演化进程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我国现行出口退税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形成原因,阐述了加入WTO在即规范和完善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基本原则,进而提出了在现阶段建立切合中国实际并符合国际惯例的出口退税模式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9.
增值税专用发票是外贸企业出口货物免退税计税依据的主要凭证,许多内外销兼营企业为了达到既能少缴税又可办理退税的目的,在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经认证之后,先用于抵扣进项税额再申报出口免退税。这种“一票两用”行为严重违背了现行出口退(免)税政策,是当前税务机关打击和防范出口骗税行为的重点内容。如何分清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与退税之间的关系以及正确处理会计核算,对企业规避税收风险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梳理归纳消费税出口货物的退税政策,以案例形式对会计核算的步骤与要求进行分析,规范了业务处理的方法,同时提出退税申报中出口企业可能遇到的税收风险,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