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行税制对劳动力供给影响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税收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取决于征税后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的对比.然而,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以及不同税制结构下所产生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存在一定差异.本文从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角度,运用OLS方法,分析了在以商品劳务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下,中国现行税制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认为对劳动所得征税会产生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的结果,最后提出了缓解劳动供求结构性矛盾的税制改革取向.  相似文献   

2.
利息征税对启动消费的效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社会保障制度使居民收入不预期不景气,导致利息征税的收入效应呈大于替代效应趋势。居民储蓄破土增幅回落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减息,而在于居民收入水平的增幅回落。为充分发挥利息征税的替代效应,启动消费,应健全新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居民收入,实行灶字预算,加强居民消费意向调查,以政府投资带动居间投资,消除消费有障碍,制约利息征税的的收入效应。  相似文献   

3.
开征储蓄存款利息税可起到了一定的刺激消费、抑制居民储蓄存款的作用,但征税后对消费和储蓄的总效应为消费减少而储蓄增加。这是利息税对储蓄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在中国具体的市场经济环境中综合作用的结果。为此,政府应采取措施改善居民对未来收支的预期,制定配套保障体系和税收政策,加快建设高效资本市场的步伐,引导一部分储蓄存款进入证券投资领域,合理调整居民消费和投资结构。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人们对社会保障的社会效应关注较多,而忽视了社会保障的经济效应。政府在制定社会保障政策时除了考虑其社会效应外,还应该考虑它的经济效应以使其能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因为社会保障对收入、劳动供给、储蓄和投资、消费和价格等会产生影响和经济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全国县级面板数据,采用动态空间工具变量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从地方政府收入行为视角对均衡性转移支付的激励效应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均衡性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收入行为具有双重作用。在直接效应方面,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且不会对地方政府造成直接税收扭曲影响。但在间接效应方面,均衡性转移支付会引致地区间扭曲的税收竞争。其产生的税基效应和税率效应相互抵消,对地方政府的征税努力的影响不显著,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行为呈现中性影响,并未产生正向激励效应。  相似文献   

6.
《经济师》2016,(12)
纳税人对不征税收入的政策内涵及涉税处理认识模糊,常常将它与免税收入混淆,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涉税风险。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来看,收入总额分为征税收入与不征税收入两大部分。应税收入主要是指企业通过在日常生产运营过程中所从事盈利性交易而带来的经济利益,均属于依法纳税范畴;而不征税收入不属于依法纳税范畴,主要是指企业在日常生产运营过程中从事的特定目的而取得的收入。文章阐述了不征税收入在税法中的概念,说明了不征税收入不属于税收优惠政策,提出财政性资金未必都属于不征税收入;特殊情况下把不征税收入作为应税收入对企业有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一、税收收入占G D P的比重税收是政府筹集财政收入进行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税收对企业、个人和整个经济具有普遍的影响。政府征税会影响纳税人对消费、储蓄、投资以及劳动等行为的选择,从而最终影响经济的增长。税收负担则具体体现了国家的税收政策,是税收的核心和灵魂,它直接关系着社会利益的分配格局,是发挥税收经济杠杆作用的着力点。可以说,税收负担尤其是宏观税负不仅是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的核心问题,而且是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核心问题之一。税收负担是纳税人承受国家税收的状况或量度,反映一定时期内社会产品在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  相似文献   

8.
国债对总需求的影响通过税收或政府支出的变化,即通过商品和劳务供求关系的变化对整个经济产生影响,国债的这种效应称为财政效应。本文分析国债的财政效应就是要分析国债的流量效应,从短期的角度分析政府支出对总需求的直接影响。下面分析四部门IS-LM模型中收入的增加、国债融资对利率的影响与挤出效应。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联立方程模型和分布滞后模型,研究了收入差距、投资、教育和经济增长的相互影响。研究发现:(1)收入差距在即期对投资有非常强的负面影响,之后影响变为正,再逐渐下降至微弱的负,从长期来看,收入差距对投资的累积影响始终为负;(2)收入差距对教育的影响较弱,其累积影响始终为正;(3)由于投资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超过了教育,因此收入差距对于经济增长的间接影响主要来自于投资的渠道。从累积效应来看,收入差距对于经济增长始终呈现出负的影响。同时,我们也发现,经济增长有利于降低收入差距。因此,控制收入差距有利于经济增长,并反过来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从而可能实现平等与增长相协调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公共投资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挤进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经济增长理论与新古典分析方法从短期与长期、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分析了公共投资对私人投资替代与互补的影响机制.一方面,公共资本对私人资本具有替代性,增加公共投资会"挤出"等量的私人投资;另一方面,公共资本对私人投资具有正外部性,可提高私人投资的边际产出从而"挤进"私人投资.公共投资对私人投资的影响方向由这两种对立效应的相对强弱决定.实证检验表明,政府公共投资对私人部门投资在挤进的同时又有挤出,最终起主导作用的是挤进效应.政府在公共投资政策的制定和把握上应加强对私人投资的引导和规范,使私人投资者产生正确的理性预期,将项目投向更有效率、更有作用的领域.  相似文献   

11.
高增长、低消费和高投资是中国宏观经济的显著特征.笔者基于财富效用的视角,研究财政收支结构和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等的影响.建模分析发现,税率、对个人的转移支付、转移支付总额、政府消费、资本在效用中权重、政府投资外部性、收入水平和收入分配都影响着经济增长率和消费资本比.计量研究表明,经济增长在长期可由基尼系数、投资、政府消费、税收、转移支付、政府投资来解释,其短期波动则可由基尼系数、投资和政府投资来解释.所建模型可以解释中国经济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主成分回归分析方法,研究政府财政性人力资本投资中教育、培训、健康等投入因素对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财政性教育投资因素对收入影响效应达到0.6388,政府在卫生方面的投资因素对收入影响效应达到0.7554,目前健康投资效应大于教育投资效应。  相似文献   

13.
陈建松 《经济师》2006,(5):204-205
税收筹划是纳税人在不违反现行税法的前提下,通过税法进行精细比较后,对纳税支出最小化和资本收益最大化综合方案的纳税优化选择。文章联系实际分别阐述了投资、成本费用、收入与收益筹划。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认为转移支付对地方支出规模的影响由三个效应综合决定:直接收入效应、对地方自有收入的替代效应、通过影响经济增长的间接收入效应。基于2002——2009年全国县级面板数据,本文实证分析了转移支付对地方支出规模的综合效应和对地方自有收入的替代效应,研究发现转移支付对支出规模的综合效应为0.065,而替代效应为-0.073。此外,本文还考察了转移支付的区域效应:西部县市的综合效应和替代效应最大。国税与地税并行的征税管理体制,以及地方财权与事权的不匹配是转移支付对地方支出规模产生"粘蝇纸"效应的重要原因。本文结论对明晰地方支出责任和匹配财权与事权具有一定政策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经济研究》2017,(3):61-75
税收竞争和资本外流风险导致辖区政府追求高增长、不分配(低税)政策,但是,良好的投资环境可以在较高税负的前提下吸引住资本,既使经济增长,又使收入公平分配。本文在一个非合作开放经济框架中构建的理论模型表明:(1)资本税负越重,资本外流越严重;(2)如果投资环境改善,资本流入且促进经济增长,工人依附资本取得劳动报酬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收入不平等;如果投资环境恶化,资本进一步流出至外地获取收入并使本辖区经济增长减速,工人失去资本依赖且无法取得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收入不平等。联立方程计量分析验证了理论命题。本文的政策建议是,保持对资本所得的有效税负,改善投资环境,形成经济增长与收入公平分配并行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两个角度构建了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影响财政科技支出预算的理论分析框架,将“撤县设区”作为影响财政收入的外生冲击,使用PSM-多时点DID和夏普利值分解法验证了两个效应的存在,并对其进行定量分解,明晰了财政收入影响财政科技支出预算的作用机制,扩展了财政科技支出预算的研究视角。研究发现,财政收入减少时,收入的变动将直接导致财政科技支出预算金额下降(收入效应),且经济建设支出和基本民生支出会对财政科技支出预算产生替代,造成财政科技支出预算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下降(替代效应);进一步地,替代效应在研究期间内随时间下降,且在经济水平较低、发展不平衡程度较高的城市中发挥主导作用,收入效应与之相反。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保持财政收入稳定,将稳增长和保民生作为财政科技支出预算的落脚点是保障地方政府财政科技投入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7.
常远  吴鹏 《产经评论》2018,(6):66-78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有较大提高,但城乡收入差距却逐渐扩大,原因之一是结构性错配。产业集聚通过影响产业结构变化而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影响。构建理论分析模型,阐述产业集聚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利用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广义矩估计方法,引入地区虚拟变量和产业集聚虚拟变量,实证检验产业集聚的收入分配效应;并以政府参与经济程度为门槛变量,比较分析政府参与经济程度在产业集聚收入分配效应中的异质性作用。结果表明:产业集聚有利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且存在地区性差异和阶段性特征;但收入分配效应随着产业集聚度提高而递减,产业集聚度为中度集聚时,收入分配效应最为显著;政府参与经济程度存在适度区间,当政府参与经济程度介于0. 131和0. 206之间时,产业集聚的收入分配效应最为显著。新时期改进收入分配结构,不仅要关注产业集聚的影响,还要深层次地关注政府参与经济程度不同所带来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18.
应对金融危机的4万亿政府投资计划目前到了收尾盘点阶段,如此规模的政府投资除了满足社会公共品需要外,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如何是大众关心的重要问题,因而关于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的研究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政府投资乘数大小作为衡量政府投资效果的重要依据和基本工具,对其进行具体研究有利于增强和改进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影响。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等路径并运用生产函数法对1998年以来我国政府投资乘数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有较大的拉动作用,但同时也发现政府投资产出弹性小于非政府投资的产出弹性,在一定范围内同等数量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低于非政府投资。  相似文献   

19.
本文构建了一个理论分析框架,将公共支出结构对环境质量的综合效应分解为六个部分:技术效应、消费者偏好效应、经济规模效应、要素替代效应、预算效应和收入管制效应。理论分析发现,如果技术效应、消费者偏好效应收入和管制效应占主导地位,提高非经济性公共支出将改善地区环境质量。进一步基于地市一级的经验数据,文章检验了非经济性公共支出对环境质量的影响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提高非经济性公共支出显著减少了污染排放、改善了环境质量,并且该影响效应具有持续性。一个具体传导机制是:在技术、消费偏好和收入管制效应压力下,企业、政府和社会增加污染治理资金投入,污染治理力度的增强提高了环境质量。为了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政府的支出重点应该转向教育、科技等社会性服务领域,实现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投资的需求效应和供给效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军 《财经科学》2001,(4):8-11
投资对经济增长也具有双重效应:需求效应和供给效应。投资的需求效 应属于中短期分析,主要是在宏观经济的周期理论和经济调节理论中进行,着眼于解释中短期经济波动的原因,以及寻求利用投资来调节经济、熨平周期。而投资的供给效应属于长期分析,主要是在经济增长理论中进行,目的是分析积累或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本文在一系列的计量经济模型的基础上,对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需求效应和供给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揭示了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推动或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