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4 毫秒
1.
略论民营企业的信用困境及其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陈毅  夏德  周兴荣 《现代财经》2008,28(12):33-37
市场经济作为信用经济,要求诚信为本.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我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信用治理的重要性日益为企业所关注.但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失信现象屡见不鲜,严重妨碍到我国经济的正常运转.本文通过阐明企业信用的重要性,针对我国当前民营企业信用缺失问题,探究其根源,并提出改善信用状况的治理对策,旨在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白桦 《现代经济信息》2012,(23):226-227
信用是市场经济经济有效运行的基础,良好的社会信用是建立和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保证,也是有效规范经济金融风险的重要条件。近几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了持续、稳定、高速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中令人瞩目的亮点。然而,在发达国家逐渐进入"信用经济时代"的浪潮中,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经济的全球化使我国经济发展环境更为复杂,信用缺失问题显得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3.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和生命线,是资本和资产,是品牌和形象,特别是在经济进入全球化的过程中,信用是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非但如此,经济的有序和政治的清明都有赖于此。因此,信用理应作为生产力的要素,登上现代经济的舞台。  相似文献   

4.
饶国平 《经济师》2003,(11):260-260
市场经济中 ,信用实际上已成为社会资源分配的一种体制和社会制度。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已到了一个关键时期 ,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资本市场的健康规范、银行不良资产的防范化解 ,市场商品交易的扩大、经济活动中各种合约条款的履行等 ,所有这些体制的发展 ,都要建立在良好的信用环境和信用体系基础上。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是经济金融有效运行的根基 ,是现代市场经济不可动摇的基石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而我国信用缺失严重,已严重阻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笔认为我国要提高经济主体的信用意识,关键在于建立完善的信用中介服务机构,从经济主体的切身利益着手来使其提高信用等级,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信用意识,使我国成为征信国家。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市场经济体系日趋完善的大背景下,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更加激烈,而企业自身的信用管理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国际市场上,利用信用进行交易已成为国际通行的规则,国际上众多的企业运用赊销和赊购成功地进行了更大规模的商品交易,由此,许多关于企业信用的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应运而生,并日渐走向成熟。在我国,企业与个人的信用管理尚处于初级阶段,信用管理体系、理论、方法、技术的建设和信用政策的制定已大大落后于国际上的信用管理水平,制约了我国企业的发展与市场经济的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7.
李翔 《经济师》2003,(6):272-272
现代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文章阐述了信用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指出了中国入世对建立信用经济的迫切要求 ,提出了要借鉴发达国家经验 ,建立我国信用查询体系  相似文献   

8.
加入WTO之后 ,信用尤其是信用体系的建立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当前 ,在我国建立市场经济信用体系的过程中 ,存在着小生产信用观与市场经济信用观、计划经济信用观与市场经济信用观、国内经济信用与国际经济信用之间的矛盾。克服这些矛盾 ,使之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 ,需要我们强化信用意识 ,把信用意识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建设的重要内容 ;加强法制建设 ,以法律手段维护社会信用 ;认真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和各种腐败现象 ;尽快建立个人信用制度和信用体系 ,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制度和环境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王为 《经济研究导刊》2009,(14):275-276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发展市场经济必须建立和完善信用机制,加强对市场经济主体的道德行为规范的约束。促进信用经济的发展对于我国拉动内需、刺激消费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加强信用相关立法与执法、加强诚信道德教育、加强企业内部信用制度建设等方面发展我国信用经济现状。  相似文献   

10.
徐成伟  卞红梅 《经济师》2004,(3):261-261,295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更是信用经济。要建立信用体系必须依靠法律规范 ,切实优化社会的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11.
论信用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湘舸 《经济经纬》2006,(2):146-149
作为经济范畴的信用是一种经济能力与交换手段。它与信任和诚信有着密切的关系。信用文化是指有关信用这种特殊的经济行为在社会意识层面上的反映,它包括有关信用的知识、价值观和习惯等内容。信用文化对于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信任和信誉的建设,以及对于整个社会信用的建设,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为此,要把信用文化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调动一切社会力量参与信用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信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生活中对交易者合法权益的尊重与维护。缺乏信用,市场交易者之间缺乏信任,就不能正常交易,进而影响到经济的运行和发展。由于体制转轨的漏洞,加之利润冲动、法治不力等原因,改革开放以来,商品交易中的各种导致信用危机的行为长期存在,欺诈案件层出不穷,甚至愈演愈烈,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进程。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和发展,靠的就是信用。所以,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必须建立和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13.
信用经济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又是信用经济,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能健康地发展。分析我国目前信用经济的现状,就建设信用经济提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马林 《经济论坛》2003,(22):62-63
社会信用成了近几年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在我国经济的市场化进程日趋加快的同时,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的浪潮正伴随着加入WTO后的脚步和不断深化的开放席卷全国。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我国社会的各领域、各层面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导致现实的社会经济中出现了信用缺失现象。信用服务业是整个经济链条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程度的窗口,在一定程度上,它反映着一个国家市场经济的成熟程度。如何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深刻含意,从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快现代信用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人类社会将步入典型的信用时代,信用资源的匮乏问题却令人堪忧,市场经济其实是最为典型的信用经济,信用堪称市场经济真正的道德基石。要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的信用危机问题,除了重视以崇尚“信用至上”为核心理念的道德说教之外,更为重要的还是应当建立一套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16.
王爱华 《发展研究》2003,(4):41-42,55
现代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信用经济。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信用体系发育程度低和普遍的信用缺失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拟对我国社会信用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借鉴发达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经验,提出推进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社会经济中信用缺失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旺延 《经济师》2004,(9):50-51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和前提。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着一系列的信用缺失现象 ,构建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 ,应采取的对策是 :加强立法 ,对失信行为加大处罚 ;建设守信政府 ,发挥政府的信用保证职能 ;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的信用管理体系 ;营造诚信的社会氛围 ,树立正确的信用理念。  相似文献   

18.
我国信用危机及综合治理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中明  张静 《经济纵横》2003,(11):16-18
目前我国社会经济生活各个领域普遍存在信用危机,其危害十分巨大,严重阻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影响我国国际竞争能力的提高,从而影响我国融入世界主流经济圈。要根治信用危机,必须多管齐下,标本兼治,建立一套完善的社会信用综合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怎样构建社会信用体系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本着重阐述了市场经济与信用经济的关系、信用危机的表现和建立信用体系的政策措施,以防止和降低信用风险,促进市场经济高效率运行和宏观经济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0.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目前的信用缺失严重侵蚀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