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河学刊》2006,(3):I0001-I000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
推进"三化"建设是我市今后工作的战略任务和主攻方向。在这个过程中,村镇的规划和建设,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产生活,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搞好村镇规划和建设,发展村镇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改善生活质量,也有利于扩大内需,推动地区经济增长,更有利于城乡二元结构破除,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统筹建设。  相似文献   

3.
建制镇是农村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点和增长极,是统筹城乡发展和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主要着力点之一。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10年来,我国建制镇发展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建制镇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促进了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建制镇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进入新阶段。  相似文献   

4.
论全面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韩美群 《乡镇经济》2005,2(12):8-11
我国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纲领,是邓小平“小康”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从目前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来看,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最远的主要是农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在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应从政治、经济、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全面推进。  相似文献   

5.
许贵元 《发展》2006,(8):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需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按照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和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警惕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赵萍 《理论观察》2014,(1):85-86
推进“三化”建设是我市今后工作的战略任务和主攻方向。在这个过程中,村镇的规划和建设,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产生活,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搞好村镇规划和建设,发展村镇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改善生活质量,也有利于扩大内需,推动地区经济增长,更有利于城乡二元结构破除,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统筹建设。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则进一步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强调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扎实稳步地推进;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促进农村城镇化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刘枫 《北方经济》2009,(3):41-42
一、新农村建设与耕地资源保护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自身活力,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加快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改善.  相似文献   

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不上去,农民生活得不到明显提高,就无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发达地区县域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肩负着十分重要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0.
农村信用社在推进农村小康建设中应有所作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泓 《发展》2005,(9):91-9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主力军,推进农村小康建设给农村信用社带来了挑战机遇.农村信用社只要认真对待,调整思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在奔小康路上一定会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11.
龙烨辉 《重庆经济》2005,(12):35-37
百个经济强镇工程是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政府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村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2004年重庆市各级党政及各部门做了大量工作,百镇工程建设成绩显著。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30年,辽宁大中城市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相反,数目庞大的小城镇及乡村的发展命题却始终模糊。如何建设现代化村镇,让生活在村镇的人们也要体验到现代生活的巨大变迁是现实的迫切要求和必然趋势。一、辽宁村镇建设现状与面临的挑战辽宁现有建制镇536个,  相似文献   

13.
创建文明生态村镇是在全面分析当前农村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的基础上做出的一项重要决策,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是农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符合农村的发展方向和农民群众的愿望要求。就其在农村工作中的地位而言,创建文明生态村镇是推进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4.
一、内蒙古新牧区的内涵和特征(一)新牧区的内涵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提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党的建设,尽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整体面貌。2006年2  相似文献   

15.
农村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的实现,是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经济支柱。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到2020年实现人均收入翻一番的发展目标。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通过结合我国农村当前经济发展现状,探索如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加快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6.
城郊经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中,不仅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发展空间,而且在整个城市经济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其地位举足轻重。根据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我认为,石家庄市桥东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揽农村工作全局,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增加农民收入为出发点,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壮大区域经济实力,大力推进两基建设,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  相似文献   

17.
2003年,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良好的政策环境.200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明确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2003年年初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新一届中央政府的工作中,推进农村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被摆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这一背景下,有关部门也采取了一系列具体的政策措施,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这些政策措施,对我国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在新形式下为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现代化建设进程而实施的一项重大举措,其涵盖了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村镇建设等方方面面。如何做好农村科普工作,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服务,是科协组织面临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做好农村科普工作,对于加快推广应用先进科学技术,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从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全面小康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市的农村科普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农村“三个明”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随着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确立,新形势下农村科普工作面临着新要求、新任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农村现代化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农村相对城市社会经济、文化更加落后。在全国现阶段大环境下,如何在局部已基本实现工业化的村镇搞好现代化建设,唐山市借鉴国内发达地区的经验做法,提出用自己的双手建设自己美好家园,倡导建设文明生态村镇。去年首批选择了610  相似文献   

20.
整村推进是新阶段"一体两翼"扶贫开发工作的主体.2006年,江西省定南县在实施整村推进过程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及党和国家的扶贫开发工作方针政策,以重点村为主战场,以贫困群体为主攻对象,以提高扶贫队伍整体素质、增强贫困群体自我发展能力为着力点,以完善和创新工作制度与管理方法为切入点,以切实提高贫困群体生活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落脚点,稳步实施整村推进,17个重点村面貌有了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