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吴文昌 《西部旅游》2023,(15):49-53
<正>文章以江西省鄱阳县为例,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鄱阳县2011—2020年的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情况进行测度。结果表明:鄱阳县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度在2011—2013年呈高水平增长,在2014—2020年平稳增长且始终处于高水平耦合阶段;耦合协调度总体呈线性上升趋势,由失调衰退阶段逐渐转向中级协调阶段,其中,2011—2015年的耦合协调类型为旅游产业滞后型,2016—2017年为生态环境滞后型,2018—2019年两系统均衡发展,2020年为旅游产业滞后型。  相似文献   

2.
通过构建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以2000~2016年西北五省(区)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相关数据为基础,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西北五省(区)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西北五省(区)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整体发展水平呈缓慢上升趋势,生态环境保护明显滞后于旅游经济发展;两大系统的耦合度平均值在0.4~0.5之间,处于拮抗阶段;协调度均值在0.2~0.5之间,整体处于中度耦合协调水平;旅游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水平存在较大提升空间。下一步,应积极制定并严格实施生态环境保护政策,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同时,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加强环保宣传力度,最大限度将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升绿色旅游经济增长率。通过有机耦合,实现两大系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对促进地区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以典型旅游城市张家界为研究对象,在综合评价2005—2018年张家界旅游城市化水平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基础上,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灰色关联度模型对两系统间的耦合协调程度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1)在综合发展水平上,旅游城市化水平加速上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时序上呈先增后减的“倒V型”变化趋势,并在空间上表现为城市中心-外围逐步升高的发展态势。(2)从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来看,耦合协调度在研究期内呈倒U型发展趋势,由极度失调转化为优质协调继而又变为轻度失调,两子系统发展不平衡、不稳定。(3)就影响因素而言,旅游城市化系统中的公路旅客周转量、城镇污水处理率和星级酒店数量对耦合系统影响最大,同时生态系统中各服务功能的作用力均较高,旅游城市发展必须将生态保护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4.
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科学衡量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关系,厘清影响其协调发展的障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次引入生态系统服务测算,并在方法层面对现有的静态测算模型进行动态化创新,定量测度2000—2020年中国旅游经济与生态系统服务耦合协调度,科学度量其空间演化格局,并识别影响其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结果显示:1)中国旅游经济综合指数总体呈现波动上升态势,表现出东南高、西北低的分布格局;2)中国生态系统服务有一定的改善,整体呈现增长态势,表现出东高西低,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分布格局;3)中国旅游经济与生态系统服务长期处于高水平磨合阶段,耦合协调效应稳步增强,呈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分布格局,极核特征明显;4)旅游经济效益、支持服务、旅游经济规模和调节服务是制约旅游经济与生态系统服务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吴学成  吴立 《西部旅游》2022,(8):10-12+38
文章以贵州省为研究对象,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与改进的熵值法,对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数、相关系数、耦合协调度进行测度与评价。分析发现:贵州省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呈均衡、优质趋势发展;2008~2017年,贵州省旅游经济快速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也取得良好的成效,耦合协调度在2011年有轻微波动,但2008~2017年的增长率仍然是线性的,且耦合程度较高,耦合度达到了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6.
张家界旅游城市化响应强度与机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提出旅游城市化响应强度的概念,并将旅游城市化响应强度周期划分为快速、平稳、创新和分化4个阶段,以旅游城市化响应强度系数为测度旅游城市响应强度的变量指标,利用张家界1989~2010年相关统计数据,分析了张家界旅游城市化响应强度的时序演变特征,并进一步从静态和动态分析了张家界旅游城市化响应强度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1989~2010年张家界旅游城市化响应强度呈现出上升趋势,并呈现阶段性演变特征;从静态来看,张家界人均GDP、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人均建成市区面积和市域旅游开发强度与旅游城市化响应系数存在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026、0.8841、0.8405和0.7928;从动态来看,对旅游城市化有影响的因素按照影响大小排序为:人均GDP>人均建成市区面积>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市域旅游开发强度。  相似文献   

7.
旅游业与金融业耦合协调发展实证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业与金融业之间互动耦合是市场供给和消费需求的必然趋势,其耦合过程促进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平衡协调发展.文章在分析旅游业与金融业互动耦合发展作用机理的基础上,通过耦合评价模型和耦合指标体系的构建,对江苏省2001-2013年两个产业耦合发展的时空演变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江苏省旅游业与金融业在研究期内发展较快,呈现显著的耦合发展关系,但存在金融业发展滞后现象;两个产业区域间发展具有显著差异,苏南耦合协调度较高,苏中和苏北协调等级低,且有部分地区处于失调阶段.鉴于此,提出加大金融支持和服务、创新耦合发辰模式等建议,从而促进两个产业良性耦合发展.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杭州市萧山区、余杭区、富阳区、临安区、桐庐县、淳安县、建德市7个郊区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区域社会资本和乡村旅游系统16项指标的区域社会资本与乡村旅游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变异系数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12~2017年杭州市7个郊县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探索其发展特征及演化规律。研究表明:2012~2017年杭州市郊县整体社会资本与乡村旅游发展耦合协调度持续上升;社会资本水平呈波动增长态势;乡村旅游在2012~2015年快速发展后趋于平稳。此外,区域社会资本与乡村旅游发展耦合协调关系存在协调发展类和濒临失调衰退类两种状态和同步型、滞后型、损益型、共损型4种表现。  相似文献   

9.
以赤水河流域(遵义段)五个县(市、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旅游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评价模型,分析2015~2019年区域旅游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并结合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两者耦合协调关系,结果表明:1.域内旅游产业发展地区差异较大,两极分化明显,但年度发展差值随时间呈缩小趋势;2.域内环境保护现状地区差异较大,年度波动...  相似文献   

10.
徐潇 《西部旅游》2023,(21):14-16
<正>云南省丽江市是国际知名旅游城市,是我国旅游城市的代表,研究它的供需关系对于其他城市的旅游发展具有示范意义。文章以丽江市为例,通过构建旅游供需评价指标体系,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2012—2021年丽江市旅游供需耦合协调水平,结果表明:(1)丽江市旅游供给发展水平指数表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旅游需求发展水平在2012—2019年逐年增长,2020年以后有所下降;(2) 2012—2021年丽江市旅游供给与需求的耦合协调水平经历了极度失调到良好协调然后回落到初级协调的发展阶段,整体均衡度先提升后下降。  相似文献   

11.
传统主体是抽象的集体主体,个人只是主体的特例而已。这种视域中的教学主体往往走向主体对主体的压制,往往隐匿了个体人的存在。该文通过提出以个体主体论来思考主体问题,以解决传统视域中主体理论的困境。在个体主体论中,个体主体是主体存在的基本形态,交往是解决主体间关系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2.
国外乡村旅游研究述评   总被引:125,自引:4,他引:125  
何景明 《旅游学刊》2003,18(1):76-80
国外乡村旅游研究已经积累了不少成果,其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概念研究,乡村旅游与乡村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研究,基于供给和需求的乡村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社区居民对发展旅游的态度研究,乡村旅游发展的管理研究,乡村旅游发展的策略研究,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女性问题研究等7个方面。研究方法以社会学和旅游学的研究方法为主。  相似文献   

13.
旅游开发对语言文化景观的影响效应研究--以西安为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潘秋玲 《旅游学刊》2005,20(6):19-25
语言变化是衡量社会文化变迁与旅游开发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综述的基础上,以西安为例,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就旅游开发对目的地语言文化景观的影响效应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探讨了产生这些效应的原因和空间特征。研究发现。旅游开发导致了目的地当地方言的淡化,外来方言的渗入以及外语产生的影响,具体表现在:①土语景观萎缩,普通话景观扩张,形成新语言占据土语空间和两者并存的现象;②目的地语言景观曼趋多元化,空间上形成了以旅游区为主体的粤方言渗透区;③外语作为一种异质文化,与方言相互交融。形成中外语言景观并存,交互并用的格局。文章最后指出,经济上的巨大落差。构成了文化能量的累积差异。从而产生西方文化、粤文化等经济发达地区文化向旅游目的地的传播和影响。同时,旅游开发对目的地语言文化景观的影响表现出其独特的影响方向和空间特征。  相似文献   

14.
本文开展的重庆市水文分区工作,系根据流域下垫面的地形地貌特征、土壤特征、土地利用特征以及气候、水文等共13个特征要素,进行主成分分析,并以此作为聚类分析的变量,采用K-means聚类方法,综合考虑实际需要及最小类内方差准则,将重庆市划分为5个水文分区,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的方法论证分区结果的合理性.结果表明,2019年年降雨量、24h最大降水量、输沙模数和年径流深4个水文实测要素在不同水文分区有显著差异,采用空间聚类方法得到的水文分区较为合理.水文分区为重庆市区域代表站的划分以及无资料地区水文资料的移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生态旅游概念泛化思考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郭舒 《旅游学刊》2002,17(1):13-13
本文对目前学术界对生态旅游概念的有关界定进行了梳理,提出了更具本质规定性的生态旅游定义,并且探讨了对生态旅游概念内涵做限定性理解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旅游系统模型比较研究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9  
本文对国内外学者提出的三类旅游系统模型:旅游功能系统模型、旅游混沌模型、旅游地理系统模型进行了介绍和评述,并指出,对具有非线性特点的旅游地理系统的研究将成为未来旅游科学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黄潇婷  马修军 《旅游学刊》2011,26(12):26-29
旅游者的移动很早就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但是基于二手统计数据的宏观和中观尺度的旅游流研究较多。而关注旅游者微观个体时空行为的研究相对较少。文章以生物节律和时间地理学为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以2010年12月在北京颐和园完成的GPS调查数据和日志调查数据为基础,研究旅游者在景区空间尺度内的活动过程、节奏和规律。GPS追踪数据真实准确地记录了旅游者活动过程,为研究者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旅游者活动节奏和规律提供了数据基础。基于GPS数据的旅游者活动节律研究结果能够为旅游者行为质量评价、旅游者行为修正与优化和旅游景区动态管理等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谷慧敏  俞聪 《旅游学刊》2006,21(Z1):22-29
通过对全国范围内200家旅游院校的调查,本文旨在指出中国旅游教育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问卷显示,由于中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中国旅游教育院校的数量在10年中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师资力量,学生实践经验以及国际化程度方面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调查结果也显示了影响学生进入或留在旅游行业的因素中,薪酬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20.
旅游者购物行为研究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1  
石美玉 《旅游学刊》2005,20(5):70-75
旅游购物对一国旅游收入的增长具有重要的贡献,也是发展潜力最大的领域之一。本文从心理学、消费者行为学、经济学等多角度研究了旅游者购物行为模式、购买决策过程以及其特点,最后分析了旅游购物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