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隐名投资的现象在经济生活中大量存在,由此导致的公司隐名股东的各种法律纠纷越来越多.实践中,对工商登记、实际出资、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实际享有股东权利等证据的运用差异极大,使得这类纠纷的处理比较混乱.隐名股东的法律问题,已经成为了当前司法实践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本文在对隐名股东的概念、法律特征、资格认定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2.
股东资格的认定是公司法诉讼中最常涉及的问题。在许多的诉讼中,股东资格的正确认定是解决这类纠纷的前提。股东资格认定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及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应当具备的基本特征,瑕疵出资股东、名实不符股东资格、"干股"股东资格及股权受让人的股东等几种特殊资格的认定。  相似文献   

3.
《公司法解释三》第二十五、二十六条首次明确了隐名股东的法律地位及与其相关的股权纠纷解决方式,但对隐名股东的股东资格认定规范并不详尽,隐名股东的股权转让行为效力亦未提及。隐名股东股权转让行为的效力认定问题,归根结底仍是股东资格的确认问题。通过结合司法实践案例进行理论分析,把握隐名股东股权转让行为效力和隐名股东资格认定的裁判倾向。判定隐名股东股权转让效力、认定隐名股东的股东资格应注意隐名投资的有效性,坚持内外有别原则,同时要把握显名股东与善意第三人间的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4.
A与B是朋友关系。2004年2月24日,A以B的名义个人出资12万元与他人设立C公司,占公司30%的股份。C公司成立后,A多次以B的名义参加该公司股东会,并在股东会决议上签上B的名字。2005年6月8日,股东会全体股东一致同意将在工商登记中B持有的C公司30%的股份转给自然人D。同日,A以B的名义与D签订《股权转让合同》,并签上B的名字。其后C公司向工商登记机关申请办理相应的股权变更登记手续,工商登记机关经核准将该30%的股份变更由D持有。2005年11月9日,B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确认A与D之间于2005年6月8日签订的《股权转让合同》无效;同时责令C公司向工商登记机关办理相关手续,恢复登记B的股东资格及30%的股份。请问,B的诉请是否有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5.
法律上的商誉是指商主体拥有的,以营业之整体为载体,能够为其带来超额利润收益的不可确指的无形财产。在资本经营观与公司契约观下,商誉作为股东的一种出资形式具有充足的正当性,其在适格性上的某些缺失只能成为立法上对其予以补足的根据而非禁止的根据。同时,也必须考虑到商誉出资的特殊性及其风险,并从为公司契约提供合同范本与漏洞弥补的立场出发,寻求对其风险的法律控制。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我国《公司法》与其他国家相关法律进行比较分析,考察我国实际情况,从出资的认定、股东的填补责任以及未出资到位股权的转让等方面探讨了有限责任公司设立中的出资问题。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我国关于公司赔偿责任法律规定的发展历程,对出资不到位进行了界定,指出关于出资不到位股东对公司债权人的赔偿责任在我国尚没有明确规定,相关的行政法规和司法解释则又因事而设,没有形成统一的责任规则。根据民法、公司法的原理,结合司法实务,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案例的方式引入公司运营过程中频繁发生的未经注册的出资人以及瑕疵出资中股东身份的确认问题,从司法实践中举出两个案例,从理论上给出三点支持意见,并对此类出资人的权力维护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由隐名代理向直接代理转化的规则不利于对第三人利益的保护和促进交易。对于第三人和代理人对他们所进行的法律行为效力的约定,法律应予以最大程度的尊重。我国隐名代理制度应在以上两个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0.
隐名合伙作为一种新的合伙形式已经逐渐的出现于我国的经济生活中,我国在立法上确立隐名合伙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拟从我国隐名合伙制度立法缺失危害试图对我国隐名合伙的立法完善做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的缺失和个人利益的驱动,使得股东在实践中可能会以各种方式违反出资义务。其中,股东抽逃出资就是股东违反出资义务的表现形式之一。股东抽走作为信贷基础和责任基石的出资,会对公司、其他股东、公司债权人产生一定的危害。现行法律法规对股东抽逃出资民事责任的规定比较欠缺,这可能会对保护公司、其他股东、公司债权人的利益产生不利的影响。本文通过实体和程序两方面来对股东抽逃出资的民事责任进行探讨,主张应进一步完善抽逃出资的股东对公司债权人承担民事责任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中股东资格继承问题越来越突出。本文通过对当前学界有关股东资格继承的观点进行评述,进一步结合对股东资格继承时确认依据的分析,最终指出公司章程在股东资格继承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以期对司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14.
在股东有限责任的制度安排下,为保障公司债权人利益,股东必须履行法定的出资义务.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股东瑕疵出资侵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现象相当普遍.围绕股东瑕疵出资的法律规制这一命题,本文对瑕疵出资的产生原因、追究股东出资责任的法理基础、相关主体对公司债权人的民事责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对现行法律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有人认为,干股股东由于没有实际出资,会导致注册资本不实,危及债权人的利益,同时干股很容易滋生腐败,因此,干股股东不具有股东资格。虽然干股存在一定的弊端,但干股并不必然导致债权人利益受损和滋生腐败,并且允许干股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司法的自由、效率等价值,故干股股东应该被认定为公司股东。  相似文献   

16.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瑕疵出资是指股东违反公司法规定的出资义务,没有缴纳其认购的出资份额或者缴纳的出资与其认购的份额不符的行为,本文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瑕疵出资的表现形式进行归纳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和探讨了股东瑕疵出资引起的与足额出资股东、公司、瑕疵出资的受让人及公司债权人间的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有限责任公司的名义股东是因实际出资人隐名出资而形成的具备股东形式要件但未实际出资的主体.就名义股东的法律地位认定问题,理论界有实质说、形式说和内外区别说三种观点,这三种观点都各持理由但也都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缺陷.<公司法司法解释(三)>为解决部分问题提供了依据,但在理论上仍应从外观主义的角度入手,符合外观主义的适用条件时...  相似文献   

18.
虚假出资的本质是没有支付相应对价而取得了公司股权。基于虚假出资行为,股东主要承担三个方面的民事责任。股东内部之间是违约与侵权的竞合责任;虚假出资股东对公司承担侵权责任,而按约出资的股东则应区分其主观态度决定其是否承担连带责任;公司债权人在一定条件下有权行使代位权追究股东的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9.
20.
有限责任制度作为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最为有效的财产责任形式,为当今许多企业所采用。但在其不断扩大适用范围的同时,也遭遇到了种种尴尬。最主要的问题是公司法人格和有限责任制度为不法股东所滥用,导致公司许多社会责任得不到履行,债权人的利益也常常受到损害,使得有限责任制度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偏离了法之公平正义的根本目的。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是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所采用的,用于解决公司法人格和有限责任被滥用的有效制度。其视野下股东的责任成为特殊条件下有限责任的替代形式,因而颇具争议。本文我们将就公司法人格否认视野下股东责任的性质,特征及和有限责任的关系做一番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