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酒店销售给客人的客房产品,是由酒店的建筑空间、结构、设施设备、室内装饰、消耗用品、艺术陈设等硬件条件构成的。加上在特定时段、特定空间与环境中,消费者所取得的使用权以及在这些特定条件下我们提供给消费者的服务,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酒店产品的硬件和软件。可以构想:一间硬件条件良好、设计合理、品质卓越的酒店,加上良好的品牌和优秀的管理团队,要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是相对容易的。反之,一个优秀的经营团队,拥有良好的服务和卓越的管理水准,面对硬件条件先天不足、设计规划不合理、品质低劣的酒店,无论付出多大的心血,采取多么卓越的促销手段,  相似文献   

2.
细节决定成败……是我们都认同的观念。在营销实战中,作为战士的您,一定要经常反思自己每天的工作活动,想要成为行业的高手,必须注意自己的细节,您的口才好,是不是赢了辩论,输了客户?当客户拒绝时有没有奴颜婢色?有没有对同业任意批评?对客户的问题您是否可以准确的表述?等等。作为管理者和培训者,您的团队难道没有这样的问题吗?您将如何解决?  相似文献   

3.
5000-6000万元的资金,良好的团队,综合的开发、技术管理能力,这是业内人士勾勒的物流软件供应商的入门标准  相似文献   

4.
细节的力量     
佚名 《光彩》2008,(2):46-46
一家真正好的公司通常要从选用好的人才开始,然后为其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创造一个良好的组织氛围,把公司的信念和价值观溶在细微的管理之中,让员工得以充分发挥和伸展,维持高昂的士气,发挥团队的精神。透过微软我们可以看到所有这些细节,它们积聚起来的力量,成就了今天的微软,也成为了众多企业借鉴的典范  相似文献   

5.
《浙商》2008,(20)
是否对得起具有特殊地缘与文脉积沉的内城土地,视乎发展商、专业团队的视野与专业态度,视乎总体审美判断的能力与细部研究、执行的现实功底,能否以历史的视角观察—个时间的断片、以精神的高度细究哪怕一块石。  相似文献   

6.
汪中永 《商务周刊》2010,(19):95-95
读到蔡丰先生所著《亲历壳牌》,因其“企业帝国的细节”而久久不能平静。我们在企业培训和顾问活动中,常常被质疑,认为要求精细化就影响了人性化,强调管理细节就轻视了战略。《亲历壳牌》中作者给了我们令人信服的回答。  相似文献   

7.
"N病毒"     
在商务交流中,“团队”是一个高频词,我们经常能听到“我们有一支高素质的管理团队”、“我们有一支强有力的销售团队”之类的说法。但人们这样说的时候,更多想到的是“队”,而不是“团”。“团”的本义是相互之间具有黏性和吸附性的颗粒、个体的密切聚合。在很多“团队”里其实并无这样的黏性,“团队成员”不过是因为某种外力或交易而暂时凑合在一起,随时可能各奔东西的个体。有一位管理学家甚至认为“根本就没有什么‘管理团队’。  相似文献   

8.
闵盈盈  赵世杰 《商》2013,(8Z):148-148
大学生科研团队目前在各大高校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这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在科学团队完成对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的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到这支团队是巨大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我们要利用好这个平台,重点培养大学生的团队意识、实践意识、道德情操和思想素质的培养。本文就大学生科研团队的建设形式、具体需要对大学生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研究,希望对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销售与管理》2006,(10):60-60
打造富有个性的企业品牌是每个企业最关键的事情,但是往往我们会陷入一些误区,比如有些企业认为广告能够“轰”出一个品牌,但是那只是品牌的知名度提高了,究竟品牌的价值含量有多大?当我们与麦当劳、IBM等优秀公司相比时,我们国内企业称得上优秀品牌的公司真是寥寥无几。  相似文献   

10.
团队绩效的高低与团队的信息传播方式直接相关,而信息流是否畅通、是否能够保真决定于团队的管理模式。通常来说,综合国内不司公司的团队管理模式大致有三种,我们以销售公司的团队管理为例(见模式一)。  相似文献   

11.
汪中求 《商界》2006,(12):78-81
一位中国精细化管理专家,准备利用一年的时间考察精细化管理开展最好的日本、德国、新加坡三国。在第一站日本.我们的专家认识到:过去我们只知道日本企业家长于精细化管理,而这种精细化的思想,其实早已根植于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王巍 《商界》2009,(8):72-73
作为媒体,我们可以对华三进行观察、解读与记录,却不能对华三团队进行轻易地概括,一切逻辑概括总带有提纯后的片面性。因此,我们邀请到了曾经的华为人、现在的华三人王巍,为我们解读华三特殊的团队基因。  相似文献   

13.
拥有一支高绩效的团队相信是各个行业的各个企业都希望的.无论企业和团队的大与小。在本专题中.我们精心筛选.挑出身边实实在在的案例,挖掘他们值得借鉴的故事和历程,寻求其建设高绩效团队的方法,探求打造高绩效团队的路径。两个案例分别为上海联纵智达营销咨询有限公司的咨询团队和金融界的“斯巴达方阵”,同样是从2000年开始全新出场.四年的时间,二者都在业界取得了夺目的光辉成绩。两个企业的带头人都着力于人的培养和团队的建设,而他们所属的团队也有着相同和不同的特点,其成功的结果都值得我们思考。通过对他们长期的观察了解和直接的采访沟通,我们将其呈现出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整个团队在工作中肯定会有意见分歧,但是我们能够互补,分析问题、提出疑问,然后决策。设法解决问题,推动业务向前发展……所以我认为,团队合作很重要。  相似文献   

15.
本篇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谈谈团队管理的问题.以求管中窥豹.引起思考。现实情况下,要想提高团队绩效.我们必须分清团队的特点,根据不同的团队的不同的特点实施差异化的管理方式。大家常说,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但面对市场.我们应该反向思考一下.没有个人利益成全,怎么提高绩效?怎么实现集体利益的最大化?与团队成员进行有效地沟通,形成共识,将集体目标和个人目标进行分解实施,寻求既成全个人利益又实现集体利益的办法势在必行。同时,团队管理方式也在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适时而变,创新是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张汝铭  赵镜亮  胡洁 《华商》2012,(5):76-77
近日.本刊专访了华远地产长沙地区总经理许智来,湖南千思装饰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海波,湖南潇湘不动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段云峰,请他们从各自角度为我们畅谈关于豪宅、装饰以及房价走势、经济形势等话题,解析其所在行业当前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7.
作为团队组织的管理者.可以通过物质、精神等各种不同的激励手段促使部下或者队员努力工作,为你”卖命”——比如三国蜀汉之刘备与诸葛亮、赵子龙,也即通俗意义上的——”士为知己者死”;现代企业管理中,这种情形依然有之,但已经越来越不现实。这种激励模式并非我们推崇的激励模式,因为其背后不可预知的负面激励效应也如同定时炸弹埋藏在我们管理的团队或组织中,随时有可能让我们的整个团队、组织全军覆没。  相似文献   

18.
骆超 《网际商务》2004,(10):104-105
企业要生存,要壮大,就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能征战、训练有素的团队。而在团队建设中,特e是营销团队的建设中,我们发现,有三个挑战常常困扰着团队的建设们:一是在营销过程中,稳不住老顾客,又发展不了新顾客。二是团队弱,顾客少,收益也少;团队大了,就管不了,管不好,团队成员无法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而是一盘散沙。三是领导人在工作和管理中,总是  相似文献   

19.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一个团队是由特性、素质、技能等不同的个体组成的,也是由同样是个体之一的团队首脑实施管理的,并且团队的建设与成长又具有时间和背景的限制,因此,一个优秀的团队,不仅仅具有良好的信任与合作,也应正视存在着的种种矛盾和不平衡。只有正视并有效地处理好这些矛盾和不平衡,才能聚合团队的共同智慧,激发团队的活力。  相似文献   

20.
王建中 《品牌》2013,(2):24-25
不知从何时起,在人们热议的话题中,多了“团队”这个词汇。我们经常在媒体上可以看到有关“团队意识”、“团队合作”、“团队精神”的报道,同时也经常可以听到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们就这些词汇发表自己的看法。很多企业公开兜售自己对于团队精神的信仰,宣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