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审计报告是审计机关实施审计后,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件,是审计结果的最终载体。因此,审计报告的格式、结构和内容等是否规范,将直接影响到审计机关形象、审计报告质量和审计结果的执行等问题,审计署六号令《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第五章就  相似文献   

2.
审计报告是审计机关实施审计后,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书。审计报告的质量控制,是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审计项目质量控制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审计报告是审计机关对外出具及对外公布的审计结果文书。审计报告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审计机关的形象。因此,必须认真把握好审计报告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审计结果公告是审计机关实施审计后.依法将审计结果向社会公众或特定的社会群体公开的行为。审计报告(本文讨论的审计报告,专指《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第五章所称的审计报告)是审计机关实施审计后.依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件。二者的关系是:审计报告是审计结果公告的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4.
审计程序     
王芳 《审计月刊》2006,(10):45-45
审计机关根据审计项目计划确定的审计事项组成审计组,并应当在实施审计三日前,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审计人员通过审查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查阅与审计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检查现金、实物、有价证券、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等方式进行审计,并取得证明材料。审计组对审计事项实施审计后,应当向审计机关提出审计组的审计报告。审计机关按照审计署规定的程序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进行审议,并对被审计对象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提出的意见一并研究后,提出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依法应当给予处理、处罚的,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作出审计决定或者向有关主管机关提出处理、处罚的意见。审计决定自送达之日起生效。  相似文献   

5.
田红 《审计文汇》2005,(2):18-19
审计证据是指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运用各种审计方法所获取的用以证明审计事实真相,形成审计结论基础的证明材料,并据以对被审计单位的真实情况做出正确评价的依据。只有证据充分、翔实的审计工作所做出的审计报告和处理意见,才是令人信服的,才能为审计机关和被审计单位所接受。证据不足所做出的审计报告和处理意见,不仅伤害了被审计单位,  相似文献   

6.
何进 《现代审计》2007,(1):70-70
《审计法》第40条规定:审计组对审计事项实施审计后.应当向审计机关提出审计报告。审计报告报送审计机关前.应当征求被审计对象的意见。被审计对象应当自接到审计报告之日起十日内,将其书面意见送交审计组。但是,以什么方式、以谁的名义、如何送达被审计单位,以及征求什么意见等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新修订的《审计法》第四十条规定:“审计组对审计事项实施审计后.应当向审计机关提出审计组的审计报告.”第四十一条规定:“审计机关按照审计署规定的程序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进行审议.并对被审计对象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提出的意见一并研究后.提出审计机关的审计报肯”。首次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双审计报告制”,  相似文献   

8.
高志明 《审计月刊》2005,(12):14-16
审计报告是审计机关的重要文书。1985年《国务院关于审计工作的暂行规定》最早对审计报告做了规定。1988年审计条例和1994年《审计法》将审计报告规定为审计机关的内部业务文书。《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以下简称6号令)对审计报告进行了重新定位:审计报告是审计机关实施审计后,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书。  相似文献   

9.
审计报告是审计机关实施审计后,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发表意见的书面文书。审计报告属法律文书。审计署下发的《审计机关审计报告编审准则》和《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对审计报告的编审和质量控制作了原则规定和要求,但对一些细节没有作具体说明,造成部分审计人员对某些方面理解不到位,  相似文献   

10.
审计署《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以下简称《质量控制办法》)就审计报告的定义明确为:“是审计机关实施审计后,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书。”并用较大篇幅和较多条款强调了审计报告的质量控制,突出了审计报告在整个审计项目质量控制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贾震 《中国审计》2005,(5):14-15
审计报告作为审计工作及其成果的总结,对于国家审计机关、被审计单位和审计报告的其他使用者(如:社会公众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审计法》第四十条规定:“审计机关审定审计报告,对审计事项作出评价,出具审计意见书,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需要依法给予处理、处罚的,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作出审计决定或者向有关主管机关提出处理、处罚意见。  相似文献   

12.
报告准则是审计组反映审计结果,提出审计报告以及审定审计报告时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明确了三个基本问题,一是对审计组提出审计报告的要求,二是审计机关复核审计报告的规定,三是审计机关审定审计报告的形式和内容。  相似文献   

13.
通河县审计机关与纪检监察机关在行政执法工作中密切配合,审计机关每一审计项目的审计报告在上报上级业务部门和本级人民政府的同时,报送纪检监察机关一份。纪检监察机关根据审计机关审计报告中反映违纪问题性质和审计建议对违纪违规人员给予恰当的处理。为规范被审计单位的财经纪律,杜绝被审计单位的违纪问题屡查屡犯,起到了威慑和警示作用。增强行政机关行政执法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4.
审计整改是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依法作出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后,被审计单位根据审计机关的要求和建议,落实审计决定,纠正违纪违规问题,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制定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管理水平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将审计报告进行了重新定义,取消了审计意见书,将其内容纳入审计报告,且在第五十八条第七项中规定:“必要时可以对被审计单位提出改进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管理的意见和建议”。这似乎就决定了审计建议在审计报告中的地位,即审计建议不是审计报告的必备内容,可有可无。“必要时”三个字给人的理解也因人而异,  相似文献   

16.
审计评价是指审计机关按照确定的审计目标对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以及效益进行分析判断并发表审计意见的行为.是审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审计报告的直接运用是各级党委、人大、政府及组织等部门,这些部门在运用审计成果时关注的是审计评价,因此审计评价是审计成果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7.
2011年以来,南充市审计局围绕全市经济建设中心开展审计监督工作,坚持服务与监督并重.有力促进审计成果运用,并取得显著成效。多项工作得到了上级审计机关和市委、市政府的肯定和表彰。其特点是:一是审计建议针对性强。全年提出各类审计建议158条全部被采纳,提交审计综合报告和调查报告12篇,  相似文献   

18.
按审计署和自治区审计厅的文件规定,自2001年起,我区各级审计机关对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审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一律按新的规范编写。新规范要求审计机关及其派出的审计组出具或提出的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审计报告,均不分对内报告和对外报告,以内外合一的审计报告同时满足审计监督和审计公证的需要。内外合一有形式上的,也有内容上的。形式上的内外合一,是指审计机关在审计同一个世界银行贷款项目所出具的审计结论,不再采取国内用“审计意见书”,对国外用“审计报告”,而是统一采用“审计报告(代审计意见书)”的形式,同时满足对内…  相似文献   

19.
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报告是审计组就审计检查情况和结果向委托机关提出的书面件,是对审计项目实施的总结。它是委托机关对被审计单位、被审计领导干部出具审计意见书、作出审计决定的基础,也是经济责任检查结果与审计工作质量的集中体现,具有评价、鉴证、建议的作用,是重要的审计凭,有法律效力。因此,写好经济责任审计报告,是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0.
邓勉 《现代审计》2010,(2):21-21
2006年6月,修订后《审计法》将审计报告由原来的审计组报告上升为机关报告,大大提升了审计报告的地位。此时的审计报告是名符其实的审计机关关于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或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发表审计意见的审计结论性法律文书。但是,为适应对外公告的需要,审计报告没有了主送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